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18年5月14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5-14 17:2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7座桥正好使用彩虹7色,多开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4 17: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SJ定了 武汉的赶快定下来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4 17: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泗港和白沙洲两座桥配图颠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4 17: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8-5-14 12:15
神马情况,难道有多一个外来和尚

人车生活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4 18:29: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差武汉了。杭州,济南的书记都定了,咱们应该也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4 18: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go0411 于 2018-5-14 18:40 编辑
kenwood 发表于 2018-5-14 15:11
前些时圈内大咖说有个汽车厂家会退出中国,PSA也是其中怀疑对象。。。


Suzuki铃木退出中国铁板钉钉,改印度进口,缩小贸易顺差,一举两得,反正卖得还不如PSA。只怕以后神龙没有垫背的了,悦达起亚与PSA竞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4 21: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于贯彻落实总   书   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征求意见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总  书  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建设“世界光谷”新征程,结合高新区发展实际,提出本实施意见。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入推进“双自联动”,聚焦“五谷”共建,构建产业、创新、人才、制度、开放、生态“六高”体系,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创新驱动示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依法治理引领区,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和“世界光谷”奠定坚实基础,争当全国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目标任务。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中国光谷”影响力大幅提升;第二步,到2035年,进入全球高科技园区前列,初步建成“世界光谷”;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2020年具体目标是:东湖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0%,拥有各类人才超过40万人,万人拥有发明专利超过200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00家,上市企业超过70家,形成1个万亿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2017年增长4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7年降低10%以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构建高能级产业体系,
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一)打造“5+2”产业体系。实施“万千百工程”,提升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节能、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竞争优势,加快推进国家存储器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显示、数字经济两大新兴产业,打造以“芯-屏-端-网”为核心的万亿级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构建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百亿级龙头企业,形成适应新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加快布局前沿产业。着力发展5G通信、全光网络、空天地宽带互联等新一代通信领域,在芯片、量子信息、脑科学、分子育种、精准医疗、新能源等领域实现战略突破。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交叉创新和跨界融合,培育新一代人工智能、北斗+、VR/AR、网络安全、智能网联汽车、区块链等新业态。构建多元应用场景,建立新业态发展赋能机制。

(三)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八大园区建设,突出特色发展,提升服务功能,强化承载能力。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存储器配套产业园、医疗健康大数据产业园、文化科技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等专业园。加快“金谷”建设,形成以光谷金融谷为核心的“一谷多中心”金融产业发展新格局。实施“腾笼换鸟”,推动老旧园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加强与周边地区联动发展,做实做大光谷园外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构建高精尖创新体系,
打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四)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规划建设“东湖科学城”,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建设若干跨学科、跨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平台。围绕新型存储、信息光电子、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领域,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一批国家级企业主体创新基地。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各类科技资源与创新平台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五)构建光谷众创生态圈。深入推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办好光谷青桐汇、东湖创客汇、楚才回家等双创活动,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加快推进“创谷”建设,打造一批双创亮点区块。推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形成环高校众创圈。支持领军企业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打造开放式创新创业平台,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格局。

(六)培育瞪羚与独角兽企业。实施“未来科技创业计划”,每年遴选20家拥有前沿技术和颠覆式技术的创业企业给予重点支持。建设第三方瞪羚企业服务平台,提供专业化、集成化、个性化服务,推动瞪羚企业快速成长,到2020年瞪羚企业超过400家。加强独角兽企业培育和引进,定制支持措施,到2020年独角兽企业超过10家。


构建高素质人才体系,
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

(七)构筑人才金字塔。加快推进“才谷”建设,深入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打造汇聚天下英才的“天下谷”。瞄准科技前沿,重点引进国际知名科技奖项获得者、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等一批国际顶尖人才,加快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围绕高新区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大力引进一批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壮大大学生人才、青年科创人才队伍。深化机构改革,培养和造就一支高层次党政人才队伍。

(八)打造国际人才自由港。推动建立外籍人才服务“单一窗口”,推进外籍高端人才出入境与居留便利化。推行“高层次人才居住证”,实现非本地高端人才享受武汉市户籍居民同等待遇。鼓励科研人员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双向流动,在离岗、兼职创新创业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聘请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参与教学科研工作。推动国际合作办学,支持全球研究机构、科技组织、智库等在光谷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才交流合作。

(九)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创新人才服务模式,搭建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深入实施人才专员制度,用好光谷人才基金,引导社会机构参与,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服务体系。完善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等配套设施,营造与国际接轨的宜居生活环境。加快建设光谷长江青年城,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建设人才公共租赁房。


构建高效率制度体系,
激活高质量发展活力

(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实施“光谷制造2025”,实施技改工程和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进一步降低能耗水平,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实行更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推动大工业电价适用范围扩大至全区研发类机构、孵化器、互联网企业,扩大互联网干线直联点容量,推动通信网络提速降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优化土地供给,推动工业用地中增加产业研发用地类型,探索园区土地混合利用。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用好引导基金,落实减税降费措施。

(十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大力实施科技成果对接转化工程,深入开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所有权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面向全球整合资源,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机制和新模式。谁深入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加快推进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建设,建设光谷知识产权法庭。

(十二)打造政务服务特区。深入推进“三办”改革,推动“放管服”改革再发力,打造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涉内涉外、网上网下、审批与服务“三位一体化”建设。落实“多证合一、多证联办”登记制度,深入探索“五个一批”证照分离、“先建后验”等改革,最大力度“减多减繁、减时减负”。强化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完善监管机制。建设智慧光谷云平台升级版。


构建高水平开放体系,
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十三)深化自贸区改革创新。扎实推进改革试点任务,扩大先行先试,建设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2.0版,积极谋划内陆自由贸易港。深化投资贸易便利化制度改革,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等贸易新业态,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创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构建铁水公空多式联运体系。

(十四)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瞄准主导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完善项目库,制定路线图,构建面向全球创新高地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国际化招商网络,重点引进国内外高端研发中心、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优化招商引资服务,实施重大项目专班负责制、领导包保制、部门与园区联动协同制,形成信息搜集、前期洽谈、项目签约、开工建设、投产见效“一条龙”服务体系。

(十五)鼓励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建设对外投资服务中心,完善对外投资合作相关政策促进、服务保障、风险防控体系。支持企业建立海外营销网络、研发中心、孵化平台和生产基地,开展海外技术并购,建设境外科技园区。支持企业国际参展和海外游学,高水平举办光博会、生博会、华创会、中国游戏节、直播节等,打造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构建高品质生态体系,
提升高质量发展环境

(十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共抓长江大保护,落实“河湖长制”,实施碧水保卫战“清流行动”,常态化开展湖泊专项检查,推进“四水共治”,加强生态修复。深入推进低碳城区建设试点,完善产业发展负面清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广光谷生物城、未来科技城垃圾分类试点。实施“大湖+”战略,建设主题功能区,打造天蓝水清地绿的花园城市。

(十七)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光谷火车站、轨道交通等设施建设,提高水、电、气供应能力及稳定性,建设海绵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高标准建设一批中小学,建设光谷国际医院、武汉市儿童医院江南分院,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和剧场“两馆一场”,完善大型商业、居住及配套设施,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强化组织实施,
形成高质量发展工作合力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东湖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管委会主任任常务副组长,委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办公室、组织部、发改局、财政局、科创局、企服局、投促局、建设局、自贸创新局、规划局、社发局、教文体局、城管局、政务服务局、重点办和金融办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发改局,负责协调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督促检查工作进展。各成员单位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十九)加强系统设计。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研究,系统谋划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定位和任务措施,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和制度环境。建设光谷高质量发展智库,加强理论创新与决策研究咨询。

(二十)加强监督考核。建立东湖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工作考核制度,将各项指标纳入相关部门和园区年度考核指标体系。由区督查室每季度汇总通报高质量发展工作进展,由区绩效办对各责任单位进行考核,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5 02:0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的新闻挺不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5-15 09:3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omano320 于 2018-5-15 09:39 编辑

长江网5月14日讯(长江日报 记者汪文汉)武船集团旗下合资公司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近日中标美国超大型化工厂模块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是世界上最大的乙二醇模块化项目,年生产能力110万吨,包含多个核心工艺模块,最大模块重量超过8000吨,长50米,宽42米,高52米。 模块总重近40000吨,将在2018年下半年开工,2020年底交付。
  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由武船集团和美国麦克德莫特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主要生产综合一体化海洋石油钻井平台,公司位于国家蓝色海洋战略的前沿阵地青岛海西湾,2015年初中标全球最大极地LNG项目——俄罗斯亚马尔(Yamal) LNG项目第8包。这个项目包括6个LNG工艺处理模块,共约1.2万吨,其中最大模块重4228吨,最小模块重1000吨左右。所有6个模块已在2016年7月前全部交付使用。
  模块化作为近年来的热点技术,在海洋和陆地的油气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公司已经先后高质量交付了海底管汇模块、海上气体压缩模块、北极液化天然气模块。这次乙二醇模块项目将帮助该公司实现模块产品在上、中、下游油气开发产业链的全覆盖。
  青岛武船麦克德莫特公司在油气市场逐步复苏的大背景下,率先赢得该项目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武船集团海西湾基地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13:40 , Processed in 0.03413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