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亚洲第四城

[经济资讯] 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正式立项并落户深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30 13: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山大学深圳未来录取分数线未来超中山大学广州也是大概率事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31 10: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琴计划”实施进入新阶段——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暨可研报告编制启动会顺利召开
稿件来源:重大平台建设处,天琴中心 | 作者:重大平台建设处,天琴中心 | 编辑:蒋静 | 发布日期:2018-07-30 | 阅读次数:
      
      

       7月30日,我校在深圳市召开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暨可研报告编制启动会,标志着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实施进入新阶段,其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式立项。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叶朝辉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韩杰才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蔡荣根院士,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韦子超主管,教育部科技司李渝红副巡视员,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王瑞军厅长,深圳市政府吴优副秘书长,深圳市发改委蔡羽副主任、陈广文处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技术业务部马超英主任、吕琨副研究员,我校校长罗俊院士等出席会议,常务副校长孙冬柏主持会议。
      李渝红副巡视员在致辞中表示,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建设是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山大学加强合作,以高校为科研载体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有益探索。她希望项目能建设成为国际一流、高起点、高标准的标杆,成为全国典范。 王瑞军厅长表示,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是广东省首个自主提出、自主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的立项意味着我省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由此迈向自主创新的新格局,装置的建设将成为我省科技创新实力的持续攀升的里程碑。
     吴优副秘书长代表深圳市政府致辞。他说,深圳市从2017年启动“十大创新行动计划”,其中就包含“科技基础设施行动计划”。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之一,深圳在高新技术研发产业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基础研究方面仍存在短板。深圳正高水平、高标准建设“光明科学城”。中山大学将引力波项目落户深圳意义重大,深圳市政府对项目充满期待。他表示深圳市政府会一如既往强力支持,希望引力波设施早日建成。
      随后,我校罗俊院士介绍“天琴计划”、中咨公司马超英主任介绍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可研工作要点、我校天琴中心涂良成教授汇报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我校天琴中心叶贤基教授汇报星间激光干涉测量研究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周泽兵教授汇报高精度空间惯性传感研究进展等五个专题报告。会后与会嘉宾合影留念。我校天琴中心项目团队代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团队有关代表等60余人参加会议。
     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是广东省首个自主提出、自主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我校牵头实施“天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以服务未来空间引力波探测为核心目标,通过建设空间复杂环境模拟系统、超高精度惯性基准模拟系统、长基线激光干涉测量模拟系统、数值仿真与数据应用系统四大系统,形成对空间引力波探测进行全系统模拟的能力,为解决空间引力波探测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高精度惯性基准、超远距离星间测距、太空复杂环境影响的精确评估、多自由度编队控制等核心技术难题提供大型复杂科学系统支撑。设施建成后将为我国开展空间引力波探测研究提供系统完整、精细可控的模拟环境和全新研究手段,力争成为国际一流的空间引力波探测研究中心。
       引力波研究设施是国家中长期规划的建设内容之一,2016年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设施“十三五”规划时,本项目通过了领域专家组的初评,进入到了最终的20项复评名单,最后列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后备项目。
       2017年,深圳市对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建设遴选项目,将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纳入《深圳市十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建设内容予以重点支持。我校组织校内优势科研力量、委托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了地面模拟装置项目建议书,经反复研讨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了完善。项目于2017年12月4日通过深圳市创新中心组织的建议书预审会,并于2018年2月1日通过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的项目建议书评审。日前,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项目建议书立项,项目建设选址在我校深圳校区,建设总投资预算超过10亿元。
       目前,广东培育建设了若干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标志着广东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开启全新格局,已实现从“外来输入”向“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转变。该项目落户深圳光明创新城,是我校科研资源支撑深圳自主创新发展抢占国际科技前沿制高点的里程碑,将为深圳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31 10:0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海之滨 于 2018-7-31 10:07 编辑

“天琴计划”空间引力波探测地面模拟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立项暨可研报告编制启动会在深圳举行。为下一步“太空探索”做足准备这个装置意义可不小。从科学研究来说,它建成后,将在地面全面系统地模拟空间引力波探测,为下一步太空探索做足准备。
  “天琴计划”主要分为载荷研究基地、地面模拟装置、系列实验卫星和国际大科学计划四部分:
    1.载荷研究基地位于中大珠海校区,该项目主要包括关键技术和载荷的研发与测试。“用通俗的话说,这个基地主要是做卫星里装的东西。”罗俊说。
    2.地面模拟装置,也就是今天的主角,位于中大深圳校区,主要包括地面模拟、系统集成和综合测试。“最终要上天,需要在地面做好系统的模拟,否则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导致巨大的损失。”罗俊说。
    3.系列试验卫星。罗俊透露,目前有两颗正在试验中,分别是“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和“天琴1号”试验星。
    4.国际大科学计划。罗俊说,探索宇宙未知需要的是全球的智慧而非一校、一国的智慧,“天琴计划”将成为全球大科学计划。目前,天琴计划的国际意向单位包括莫斯科大学、都灵理工大学等,以及国内的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正在深度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8 03:25 , Processed in 0.022152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