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LAWDEFENDER

[项目进度] 广州微改造和旧改专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9 03: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萧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首期安置房动工

2025-10-18 19:02:03
广州日报新花城

10月18日,广州市白云区萧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首期安置房正式动工建设。本期建设的安置房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共9栋楼约1940套房屋。这标志着萧岗村加速驶入“云山辉映的国际化未来社区”建设快车道。

据介绍,萧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东接云城西路,西靠机场高速,南临云霄路,北至悦云路。项目改造范围119.65公顷,总规划建设量262.10万平方米,拟拆除总建筑面积280.93万平方米,总投资261.91亿元。首期建设的安置房,总规划用地面积约3.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9万平方米,户型覆盖80至120平方米的二至四房,共9栋楼约1940套房屋。配套建设颐康服务站、托儿所、文化室、居民健身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可满足村民日常生活、医疗康养、文体活动等居住需求。周边还将完善“四横四纵”路网,衔接轨道交通3线4站,强化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保障村民高效出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04: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番禺里仁洞村首批复建房交付 1688户村民喜迁新居

2025-10-24 18:50 来源:大洋网
分享到:
10月24日,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里仁洞村迎来城市更新重要节点——首批复建房正式交付,1688户村民陆续搬入现代化品质社区,标志着这一广州规模最大的旧村改造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区有关**,市区相关部门、南村镇负责人,越秀地产和村民代表等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本次交付的首批复建房共10栋住宅及1处宗祠广场,提供75至180平方米多种户型,精准匹配村民需求。项目在设计上对标商品房,楼间距最大达80米,绿化率超40%,配备环形跑道、儿童乐园、游泳池等设施,实现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跨越。

同时,教育、医疗等配套也同步落地。社区周边配建18班幼儿园、36班九年一贯制学校、敬老院、肉菜市场等,番广附万博学校已于今年9月开学,真正实现“家门口上好学、出门能就医”。


作为广州体量最大、涉及村民最多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里仁洞旧村改造总计容面积近40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超过500亿元,目前已累计投入112亿元。项目自2019年启动以来,在番禺区**与越秀地产的高效协作下,屡次刷新广州旧改纪录:从地块划拨到方案获批仅用20天,整村私宅签约率在6个月内突破80%,首期复建房8个月实现全面封顶。里仁洞项目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市更新”模式,探索出一条“拆、治、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里仁洞复建房实现高品质交付,这一成果不仅是广州城市更新的重要里程碑,还为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经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10-28 02: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西路城中村改造项目迎来关键进展。复建安置区35地块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该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为提升区域能级、改善民生福祉按下“加速键”。

南岗西路项目地处广州“东部中心”核心区,属黄埔临港经济区板块,北联科学城,南接狮子洋,是广州实施“两江东进”战略、打造“现代活力核”的重要抓手。根据方案批复及建设计划安排,项目安置区共规划5个复建地块,规划建设53.1万平方米、4425套安置房。

此次项目率先启动建设的复建安置35地块,用地面积约3.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6.67万平方米,规划建设6栋安置房,可提供1448套回迁住宅,并配套1万余平方米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预计于2028年4月竣工,可满足2600名村民回迁安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社区环境品质,推动村民居住环境,从“旧村”到“新城”的跨越,切实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南岗西路项目由开发区城发集团作为改造主体,以优化城市功能与产业布局为核心,规划构建“一廊一轴、三芯四片”空间结构,依托南岗河生态绿廊与黄埔东路发展轴,串联综合服务、宜居生活、特色文化与科创服务四大片区,致力于打造集产业、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山水融城社区和产城融合高品质服务组团。

后续项目将配建总规模近30万平方米的公共服务设施,涵盖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及医疗站点、市政站点等,显著提升片区生活品质与城市韧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04: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统计,目前广州市城中村居住人口已超700万人,占全市约40%;城中村占地面积534.63平方公里,仅占全市7.19%。

https://www.gz.gov.cn/zwfw/zxfw/gysy/content/mpost_9988196.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6: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下称“《专项规划》”)经第四届广州市规划委员会地区规划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提出,至2035年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300平方公里(含城中村改造155平方公里),通过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面改造多种方式并举,推动低效存量土地的盘活再利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6 16: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以上城中村改造规划,到2035年,广州最大程度也只能改造30%左右的城中村面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12 17: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WDEFENDER 于 2025-11-12 18:00 编辑







广州荔湾坑口村城中村改造方案公布

2025-09-30 18:37:22
广州日报新花城
9月30日,广州荔湾区公布坑口村城中村改造方案。根据方案,荔湾区坑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白鹅潭商务区,东至珠江,南至鹤洞路,西至白鹤沙工业园,北至花蕾路。改造范围包括坑口村、花地村以及花城玻璃厂、汇兴社区等国有用地,总用地面积147.71公顷,现状总建筑面积为195.42万平方米,改造范围内村户籍总人口8033人。

项目复建安置总量116.25万平方米(包括复建村民住宅69.46万平方米,国有住宅7.31万平方米,复建地块内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4.33万平方米,复建物业20.69万平方米,村集体物业预留指标14.46万平方米),配套独立占地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8.78万平方米,相关建设量原则上不应超过经市**批准的详细规划所确定的指标。

项目总成本含前期工作费用,征收补偿、安置房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专项借款、企业自有资金、市区财政资金,**专项债、**预算内投资、**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等。

就在今年9月19日,《荔湾区坑口片区(首期范围)控制性详细规划》结束公示期。根据该规划,荔湾区坑口片区(首期范围)位于坑口片区东北部,北至花蕾路、南至龙溪大道、西至东漖涌、东至珠江,包括聚龙湾单元以及4个需近期建设的地块。其范围与坑口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存在大面积重叠。而坑口片区内的聚龙湾地块,珠江产投联手太古地产,正共同建设全国首个国际高端滨水“双太古”项目,首期计划在2025年底开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广”设计师激活老街区


2025-11-14 07:05 来源:大洋网
分享到:
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周边街区最近焕然一新。封闭的体育场北看台打开,形成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这一妙笔,出自一位“老广”之手——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粤建环艺院景观一所副总建筑师区展辉。旁人看来不同项目有高低落差,区展辉认为“人的感受没有贵贱之分,只有需求之分”。从人的感受开始思考设计,尊重在地文化,是区展辉一以贯之的设计理念,也是这座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关键所在。



从西关到东山的老广设计师

今年51岁的区展辉,在西关出生、成长,麻石街、青砖屋、大榕树是他年少时的城市记忆。对城市风貌“有感觉”的他,大学选择了建筑设计专业。

大学时,建筑学主要讲授西方的设计理念。读研阶段,区展辉的导师李敏,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吴良镛的弟子。在导师的影响之下,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设计理念有了更多理解和研究。

从西关到东山,从西关大屋到小洋楼,生于斯、长于斯的生活经历,清代商贸文化、岭南文化的耳濡目染,让他对在地文化有更多的挖掘。“说起广州文化,往往首先会想到西关文化。它的起源是什么,怎么形成的,有怎样的底蕴,还有我们的城建历史,这些我都花了很长时间深入研究。”区展辉说,“我也很喜欢摄影,自己出了几本摄影画册,都是西关的‘扫街’。”

广州致力于打造精致街区,区展辉接到了位于“家门口”的项目——广东省人民体育场周边街区改造。“我们很用心打造这个项目,基本每天都在,晚上7:30必须开会。”区展辉说,他白天在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班,晚上在项目现场上班。

这是他生活20多年的街区,在设计中,他提出了一个颇为大胆的构想:“东较场以前是练兵的地方,跟英雄广场、烈士陵园一道,体现了保家卫国的历史。我们希望把三者串联起来,通过拆除省体育场北侧看台,打通与英雄广场、烈士陵园贯通的南北纪念轴线。”构想能否实现,甲方的意见很重要。

结果比想象中要顺利得多。方案提出后,业主方认为这一改动对整体有很大帮助,包括场馆疏散、功能性提升等等,大家都非常赞同。区展辉说:“目前完成的是中山路以南的部分,方案还包括往北延伸至烈士陵园的部分,只是由于文保和工期的缘故暂未实施,留待日后推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11-14 10:25 来源:大洋网
分享到:
洪桥街小石集“原拆原建”项目半年时间完成重建,完成“忧居”到“优居”蜕变;东山印象广场“扩容重构”成为新河浦历史街区的“客厅”;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实施“第五立面”焕新提质,解决隔热、防水难题变居民花园……自“百千万工程”启动以来,广州市越秀区紧扣“大抓产业发展、大抓人居环境建设、大抓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大抓体制机制改革、大抓社会力量参与”要求,以改革破题、以创新赋能、以民生为本,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



越秀区东山口(庙前西)商圈成为全市上榜的两个商圈之一。以“一方东山”文创园为代表的东山口商圈,以潮流业态赋能历史文化街区新活力。





光塔街辖内解放南象牙街的民国红砖建筑群,近来成了市民打卡的新热点——这里是大湾区中医康养街区的首发区“大德・国医坊”。





十五运会开幕前夕,阔别市民近40年的均益球场重新“回归”,打造街角开放式小型足球场;二沙岛广州大桥桥底的空间“变身”成为乒乓球场、匹克球场。秉持“办好一次会、激活一座城”的核心理念,越秀区深度挖潜桥下空间、闲置天台、低效场地等城市边角地块,建设、翻新“灯光球场”24处38个,转化“金角银边”运动场地超3万平方米,有效破解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紧张、运动空间不足”难题,实现公共服务提质升级,空间资源集约利用。作为十五运会比赛场馆,省人民体育场周边精准实施“全要素”提升,“烈士陵园-英雄广场-省体育场”空间轴线实现贯通,赓续厚重记忆,更添街区活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20 10:57 , Processed in 0.22378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