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注册资本4900万元!四大股东联手成立氢能新公司
新浪财经 2025-11-14 22:32
(来源:OFweek氢能)
近日,广东开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法定代表人为邹德强,注册资本高达4900万元。
在股权结构方面,该公司是由四家实力企业共同持股,其中广东鸿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55%的持股比例稳居控股地位,广东开源氢能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紧随其后,持股35%;而广州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康普锐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则分别持有5%的股份。
值得关注的是,这并非广东鸿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国鸿氢能体系的首次合作。
就在10月24日,双方已共同成立了鸿景创能物联(浙江)有限公司。不到半月时间,两次联手投资新公司,显示出合作各方在氢能领域加速布局的明显意图。
控股55%的广东鸿运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是广东鸿运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广东鸿运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注册资本1.05亿元,法定代表人同样为邹德强。
该公司位于广东佛山,属于商务服务业,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布局频频。邹德强作为核心管理人员,关联企业达28家,担任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务。2025年8月12日,公司进行了高级管理人员备案变更,进一步强化了对业务的管理。
事实上,氢能行业正经历从“政策示范驱动”向“场景商业化驱动”的艰难转型。国鸿氢能国鸿氢能近期财报清晰地反映这一现状。
2025年上半年,国鸿氢能总收入录得589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高达55.7%;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84亿元,但较去年同期已减少13.2%,显示出亏损收窄的积极信号。
产品价格方面,上半年,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平均售价由3779.4元/千瓦下跌至3304.9元/千瓦,下降12.56%;电堆产品平均价格则由1799.4元/千瓦跌至841.8元/千瓦,跌幅高达53.22%。
销量数据方面,国鸿氢能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销量由34635.0千瓦减少至11090.0千瓦;而电堆销量则由240.0千瓦增加至2396.1千瓦,主要得益于新拓客户的业务规划需求。
面对行业转型带来的重重考验,企业纷纷采取策略调整以应对。国鸿氢能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坦言,收入下滑虽在预期之内,但实为公司主动战略调整的结果。公司毅然决然地舍弃了部分低价竞标项目,守住现金流比守住规模更重要。
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氢能企业正在积极调整经营策略。
其中,国鸿氢能的转型举措颇具代表性:该企业果断舍弃毛利率低于5%的公交大单,转而聚焦毛利率更高的物流车、环卫车及固定式发电项目。与此同时,通过BOM优化与零部件国产化举措,国鸿氢能成功将110kW系统单位成本削减18%。
其业务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转变:维修及技术服务收入占比从无到有,跃升至32%,且该业务毛利率超30%,在营收缩减背景下仍贡献了1900万元毛利,成为企业“止血”的关键一环。
当下,氢能企业已从“补贴竞赛”转向“生存比拼”,如何在激烈竞争中稳健前行成为氢能企业亟待思考的重大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