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25-10-27 21: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
业态之变,让古城可沉浸、可消费
如果说,场景之变是古城空间物理形态和美学氛围的革新,那么业态之变则是古城商业内容和消费供给的升级。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苏州古城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水上交通条件得天独厚。基于此,苏州古城不断完善和推广水上慢行系统,依托山塘、平江、古运河等经典水系,设计“姑苏夜画”环古城河线等多条水上游览线。去年,苏州古城主要水上游产品游客量372.88万人次,营收1.47亿元。
随着旅游业向度假式、生活式旅游转型,酒店住宿演变成一个关键的甚至独立成章的文旅业态。顺应趋势,苏州古城《推动酒店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落地。苏州丽思卡尔顿等一批高端酒店陆续开业,总投资近5亿元的苏州瑞吉酒店(尼盛)项目开工建设。
引进首店品牌近500家,9家餐厅入选首版江苏省米其林指南;策划“古城之巅”——姑苏观景露台寻访行动;“拙政问雅”、网师夜花园、沧浪亭昆剧《浮生六记》等实景夜间演艺推陈出新……
以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契机,苏州古城聚力营造“时空可延展、体验可增值”的文商旅消费链条,更能代表当代苏州生活方式的文旅产品受到追捧。今年“五一”,姑苏区共接待过夜人数23.56万人次,古城旅游市场首次实现营收增幅超过接待游客人次增幅。这次国庆中秋假期,姑苏区酒店入住游客数同比增长13.59%。
体验之变,让古城可感知、可共鸣
10月19日,苏州古城相门城墙下灯火流转,桂香萦绕。“走,去福气之城”环古城河万人徒步嘉年华暨“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系列活动的首场子活动在此启幕。
“体验之变”是场景之变和业态之变的最终目标和价值体现。所有的场景营造和业态引入,最终都是为了创造出引起深度共鸣的“苏式体验”,让“城市作为景区”迈向“城市作为生活场景”。
这是从“视觉消费”到“五感沉浸”的维度拓展。过去,依托《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等制度保护,古城墙历经风雨飘摇依然巍峨耸立。现今,在风貌保护的基础上,古城墙多了沉浸式游览打开方式。相门古城墙推出城墙光影秀、品牌时装秀等;阊门城楼重新对外开放,城楼咖啡成为新晋打卡点。
这是从“游览者”到“生活者”的角色转变。正在热推的“姑苏早点来”晨经济品牌,将古城农贸市场打造为深度体验本地生活的鲜活入口,相关早餐销售额同比增长22.6%。游客们也真正过上了“苏州人的日子”,清晨去葑门横街像“逛早市”,下午在乌鹊桥路咖啡馆发呆。
场景之变、业态之变、体验之变层层递进,共同将苏州古城从一个旅游目的地,转变为一个东方美学的体验场和展示窗,“食四时之鲜、居园林之秀、听昆曲之雅、用苏工之美”的苏式生活触手可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