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设计亮点在展板效果图中尤为突出。衔接一、二期建筑的“凤溪桥”采用流线型钢结构,橙黄渐变色铝板模拟凤凰展翅姿态。这座人行天桥不仅是交通纽带,更将凤鸣湖公园纳入园区漫步系统。“夜间灯光将勾勒凤凰轮廓,桥面设置观景平台,市民可经此直达4号楼的下沉式庭院。”中建国际项目负责人介绍。最引人注目的4号楼采用阶梯式下沉设计,未来可举办产品发布会、科创市集等活动。建筑群屋面通过层层退台形成城市观景阳台,外立面采用智能调光玻璃幕墙,整体贯彻绿色建筑标准。
生态理念贯穿项目始终。该项目采用POD模式,是基于公园城市理念、以生态资源为先导的新规划模式。技术团队综合运用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海绵城市技术,结合屋顶光伏发电与雨水回收系统,使园区年径流控制率达85%,正在申报绿建二星认证。**公园规划植入迎宾彩林带模拟自然森林群落、潮汐韵律水景随水位变化呈现不同景观、叠翠下沉庭院融合休憩与生态展示功能等六大生态场景。植物配置遵循“春赏樱、夏遮阴、秋观枫、冬见绿”原则,选用乌桕、榉树等本土树种,营造四季变换的视觉体验。
运营创新是破解“产业园孤岛”的关键。项目在裙房嵌入1000-2000平方米的中试实验室,满足企业研发测试需求;沿湖打造滨水生活带,引入科技展厅、Livehouse等年轻化业态。值得关注的是210间人才公寓的设计,户型覆盖不同群体的需求,并配备共享厨房、洗衣房等公共空间。酒店会议中心创新采用共享模式,1000平方米宴会厅向园区企业开放,降低中小企业会议成本。
目前,凤鸣湖片区正经历深刻转型。随着二期工程推进,已有多家企业提出进驻意向。据测算,一、二期联动将形成容纳上万高端人才的创新社区,通过“公寓-办公-休闲”5分钟生活圈破解职住分离难题。在更广维度上,该项目与江北科技走廊形成研发-制造闭环,推动17平方公里“三湖片区”从工业景观向亲水空间转型。当夜幕降临,工地灯光映照着新浇筑的桩基,这些深扎地下的混凝土支柱,正托举起芜湖向“科创江河”时代跃迁的产业梦想。
人民说
凤鸣研创中心二期项目负责人胡逸文:很荣幸能加入到“三湖片区”重点项目建设,看着施工现场一天天的变化,我相信,美丽的凤鸣湖畔未来又会多一处地标建筑群。等到建成投入使用后,相信越来越多追梦人在这处有风景有未来的建筑群里奋斗成长,为芜湖汽车产业打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