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与泉州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第八届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国际会议(AIPR 2025)
9月19日至21日,第八届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国际会议(AIPR 2025)在福建泉州圆满落幕,为全球人工智能、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及智能感知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本次会议由华侨大学与泉州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中国、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百余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的最新科研进展与实际应用。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科研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也为泉州乃至福建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与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本次会议的开幕式由华侨大学田晖教授主持,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蒋柱武教授、华侨大学副校长缑锦教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Witold Pedrycz教授等嘉宾出席并致辞。缑锦教授代表主办单位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技术对推动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意义,他表示华侨大学在该领域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专长及资源将为大会成功举办提供有力支持。蒋柱武教授代表福建省科协对会议的举办表示祝贺,并介绍了会议的背景、合作方及核心价值,强调了会议对推动技术创新、合作以及福建科技发展的重要意义。Witold Pedrycz教授则充分肯定了AIPR在促进国际学术合作与跨学科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期待会议进一步激发创新思维与深度交流。 在大会报告环节,来自厦门大学的沈志荣教授(福建省“雏鹰计划”人才)、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系主任刘乐元教授,以及昆山杜克大学终身教授、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黄开竹教授等知名学者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演讲。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优秀论文与优秀学生论文颁奖仪式,表彰在相关研究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与学生。会议共设有三场主旨报告、两场线下分会、一场专题研讨、两场海报展示以及十八场线上分会,研讨主题涵盖智能通信、图像处理、目标识别与跟踪、医学图像分析、机器学习、多模态语义分析、无人机通信与物联网应用等二十余个前沿方向,全面呈现了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应用前景。 本届会议为期三天,除3场主旨报告外,还设立2场线下分会、1场专题研讨、2场海报展示及18场线上分会,研讨主题涵盖智能通信、图像处理、目标识别与跟踪、医学图像分析、机器学习、多模态语义分析、无人机通信与物联网应用等二十余个前沿方向,全面呈现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动态与应用前景。 AIPR会议自创办以来,已成为该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学术平台。本届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科研新成果与发展趋势,也为泉州乃至福建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size=0.18] [size=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