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经济论道] 2025年武汉产业经济城建新闻综合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3: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MOD 发表于 2025-5-2 13:25
我最近看某些谣言说要复工,不知真假。

难,前几年经济情况好的时候就停工了,上百亿的投资那来。建地铁都结结巴巴过日子,还有几座大型高铁站要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1是什么香饽饽,1new这样的京官需要到你这里镀金吗?
那我们来捋捋时间线。

2015年5月21日,国际J事体育理事会第70届代表大会在科威特举行,会上,国际J事体育理事会ZX哈基姆·艾尔希诺正式宣布中国武汉获得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R运动会承办权。

2017年1月,经国家ZX批准,第七届世界军R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成立,由G务院1名副ZL、ZYJ委1名副ZX担任组委会ZX,组委会下设执委会,负责世界军R运动会筹办工作具体组织实施和组委会日常工作。

因为要高规格举办J运会,武汉地区相关工作需提前布局,多个ZY部委官员先后进入武汉。

先来看一个市委副,陈RF,Z宣部来的,简历自己查,只发重点。
2014.07-2016.08 Z宣部宣教局局Z
2016.08-2016.10 湖北省武汉市委副
……一直干到2018.11

再就是1new,他是什么来头,你们一点都不清楚?
2015.11-2016.12,ZY全面深化GG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2016.12-2017.02,湖北省委副,武汉市1,武汉J备区D委第一书
……直到2018.03 省委副高配市1


除了为J运会铺路,北京安排的人还有一些什么考虑?
糖走后,接手市2的是1万。软(2011.02-2016.12)、1万(2015.02-2018.05)。
软+1万的搭配,2015年一直在吃糖留的老本,2016年老本快要吃完了,招商引资和城建都出现了乏力,当时有个说法叫“让城市慢下来”,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软糖期间的大城建与工业倍增。2016年也是软的后期,面对基建和招商的乏力,并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加上到龄的约束,软也明显没有前中期的那种劲头了。

而这个时候,2016年年中,北京开始提前布局了,中宣陈RF到任。
后来呢,2017年初,软成功上升,1new接棒,成为1new+1万组合。
1new来了之后是什么情况,当时有个说法还记得吗?带着1万刷经验。

1new给武汉带来的,是解决问题(基建招商乏力)的办法。前期只会吃老本,想破头都想不出来的招,他直接告诉你了,他就是你们喜欢的浙江来的……他把吃饭的办法都教给你了,并且给你演示了一年多,还要怎样,有样学样照着做都不会,吃上饭了就忘了他的好。今天非但不感谢他,还在这边说什么都是运气。简单点讲,1new之后,直到今天(2018-2025-至今),武汉一直在重复吃1new留的老本。

城建上,提出长江主轴、东湖绿心、长江新城。
招商上,提出资智回汉、校友经济。
人口上,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
民生上,取消武汉市九桥一隧ETC通行收费。
(欢迎补充)

他能想出来,那些吃惯了老本的怎么就想不出来?
ETC一台车一年能省多少钱,武汉汽车保有量有多少万,一共能省多少钱,不记得了?
这边取消一项财政收入,那边再想办法给你找钱,那么就是招商引资的资智回汉、校友经济。从后续效果来看,招商引资带来的收入远远超过收的那点过路费来的财政,把蛋糕做大,而不是没钱就变着法的在汽车道路等民生上收税。跟一些小眉小眼的比,格局高下立判。
他能召集全世界的湖北籍武汉籍企业家、能召集外国外地湖北高校武汉高校校友回汉座谈投资,这就是能力和背景的体现。百万大学生留汉、资智回汉,武汉的城建招商乏力问题迎刃而解,大项目大投资一波接着一波,整个城市氛围面貌一改前两年的颓势。
……

武汉直到今天都一直在吃资智回汉的老本(重复招商引资的办法,但效果明显不如1new主导的时候那么好),享受着免费过江的“福利”……

这些都忘了?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吃上水就忘了挖井人。


每一任都会有环境的局限,1new也不是万能的,作为外来的,本土水果湖江滩的历史既有规划延续都是不可忽视的。也就是说,不论谁在这个位子,只能提出一些办法,优化规划的大方向,重新包装老的规划和政策,具体落实还是在于本土的长期工作。

城建的主轴绿心,对应的是旧的两江四岸东湖绿道。继续提升城建水平,以迎接世界军运会,没有毛病。

长江新城是江滩汉口北的老规划,重新包装了一下而已。江滩想扩大增加汉口的产业建设用地,走出张公堤,是早就有的想法,只是没有合适的时机或者办法包装推出而已。很多人对长江新城颇有微词,但把怨气撒在1new身上,怕是搞错了码头。就这么说,即便1new不提出长江新城,换个会包装的来,一样要推出长江新城,他不推,就该1万或者后继的来推,范围不会有很大差异,名字也可以换成“黄新新区”(黄陂新洲新区)或其它。据坛里人说现在的长江新区规划是Y勇建议修改的,这个我没有太多关注,可以请懂行的网友继续介绍。

水果湖和江滩的规划方向,1new改变不了。作为授人以渔的任务型官员,不可能长期主导地方。北京来的,军运会的前期工作做好了,武汉的经济、部门作风、城市面貌改善了,就可以离开了。不出预料,还是回的北京部委。办法都教给你了,地方上后面的事情,靠的是自己。

这就是有的人说的镀金?他从ZY平调武汉,就是不在你武汉干这一年,随便去哪里干一年副部,不动都可以,对后期晋升正部不会有任何影响。

反倒是武汉市1,有几个是从沿海来的,有几个是北京来的,有几个是市1干完直接进ZY部委的?

生意不好怪柜台,本地自己能力有限,怪别人任期短。你有那个本事为什么还要别人教你做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s://www.gov.cn/xinwen/2020-12/06/content_5567299.htm  ZYZF网站


武汉大力推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
2020-12-06 14:58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武汉12月6日电(记者 廖君、熊琦)“从没想过我会在曾经的方舱医院里找工作,现在这里好热闹!”近日,武汉轻工大学计算机专业应届毕业生时义强赶到洪山体育馆参加招聘会。

时义强参加的是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对接大会,200余家高校代表齐聚武汉开展校地校企对接,线上推送超过50万个岗位,约4000名高校学生现场求职。

从2017年开始,武汉启动“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买房租房打八折、落户仅靠一证、近500家企业带头落实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涵盖落户、安居、创业等力度空前的举措出台,释放出吸纳人才的“武汉引力”。

武汉市招才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武汉新增留汉大学生(参加社保)109万人,其中落户45.8万人。

今年4月份,武汉进一步加大吸引人才落户的力度,出台高校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22条政策创新措施。今年前10个月,武汉直接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资金支出超过5亿元。

“这些年,武汉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把研发基地选在武汉。”1995年出生的林枫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今年7月入职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研发设计师。对于武汉未来,他十分憧憬。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在武汉设立第二总部、分支机构,提供了非常多的高质量就业机会。”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王婷说,公司不少员工从北上广回流而来,说明武汉的吸引力、竞争力不断增强。

随着疫后重振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武汉各行各业人才需求趋旺。智联招聘报告显示,2020年度,武汉秋招在线职位数同比增长308%,简历投递数同比增长119%,机械设计、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相关职位需求大涨。

武汉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武汉将为留汉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专用租赁房,更大力度减免房租,打造更低成本的创业平台,做好外地留汉大学生未就业先落户、父母随迁等人才服务工作。

——————————————

你们经常谈的人口、落户,就是1new2017年提出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武汉的人口和落户,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幅增加的。
你们经常谈的招商引资、产业、X季度重大项目开工会,资智回汉、校友经济,就是2017年1new教武汉市搞的。包括你们的偶像雷军、泰康陈东升在内的所有与湖北、武汉、武大华科等湖北院校有关的
企业家,都是1new的座上宾。怎么着,他不请湖北校友回汉,你们自己就请不来?从1到2容易,从0到1就是创新,1new教给武汉的,是前所未有的创新。

你见过镀金这样镀的?啥都不干,混个经历,一样可以镀金。1new在这一年,干了很多人十年都干不成的事,教了武汉吃饭的本事。你自己不学,要别人在这里教你十年,跟班的都白刷经验Z绩,就他不升,下面的都升了?这样的任务型官员,能力和背景都是毫无疑问的,也是注定干不久的,愿不愿意在短期内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成绩,全看他自己。1new对武汉还不错,帮武汉解决了很多长期困扰发展的难题。这样的官员主政武汉是武汉的福气,再上哪去找这样有能力背景的人。现在你们等的不就是这样的人么,打铁还需自身硬,苛求太多(任期等)不是莫名其妙?

本土的软有十足的情怀,能力背景都有一些,对武汉的真情实感和重大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个武汉城市留言板,“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也是1new留的老本,1new在任的时候新设立的,他在的时候最管用。这么多年过去,老本不停在吃,但一些留言像说了白说。你们很多人到现在不也凡事就找留言板么,还说城管的事不要在论坛里说,都去留言。

他给武汉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一些司空见惯的东西都是他在武汉时的创新举措。
现在说没有他武汉一样发展的好,搞的好是摘桃子的运气。
那么问题来了,昨天说市1的位子对武汉市发展影响不大,谁来都一样,位子一直空着也可以搞的好;今天又说市1的位子是带头人,对武汉市发展影响重大,求爷爷告奶奶也要找点沿海有眼光的人来坐才好……

按昨天的说法,位子躺着空着一样搞得好;按今天的说法,位子空着躺着就一定搞不好。

怎么净说些自相矛盾的话?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long420922 发表于 2025-5-2 11:26
你不清楚江汉、江岸为金融、商业方面的争斗是有多狠。

江汉区吃亏在辖区面积狭小,没有发展空间,临江的沿江大道只管一小段,江汉路至汉正街老城区根本拆不起开发商望而却步,CBD还被军产搞死。江汉区以前GDP一直排名第一,因为没发展空间只能看着被别人超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能力干点事的说吹,没能力躺着的又说废。
有些人啊,武汉不就是你们常说的生怕把自己的优点拿出来宣传了,怕别人说吹牛。有什么怕的,别人不如你才说你吹,何况你那是真本事。
又羡慕东南西北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大肆宣传,成就了时代的网红流量城市。
这不就是典型的自我设限?你自己不宣传还等着谁来帮你宣传?等着央媒来发现你么?为什么武汉的正面宣传都来自驻汉央媒?本地宣传和民间自发宣传长期缺位。

自黑倒是一套一套的,取得了一点成就也不敢说,生怕别人说吹牛。就看论坛里的话风就看得出来,多的是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到了什么位置都不可能干好,到了宣传口更是经常犯些立场错误(屁股坐歪)。

论坛里不是经常批斗各种平台的黑子么,本地外地官媒自媒为什么会屡次出现黑文,跟湖北和武汉本地的舆论环境、理论认知都难逃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米兰 发表于 2025-5-2 10:58
最厉害的是糖,郊区工业倍增,郊区轨道+快速路。成都大发力也是糖赌气跑路去成都后。

英国媒体采访糖,12000个工地霸气出场!媒体酸不拉几的语气真想抽他!震惊西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enyunh 于 2025-5-2 20:19 编辑
chenyunh 发表于 2025-5-1 22:03
One new这样的更好一点,他可以借势激发很大的能量提高城市,属于增量。发哥也很努力,也做了很多事,受 ...


发哥和一新都很优秀,发哥在大放水的洪流中抓住机会更新了武汉的城市面貌,就这一点,功不可没,非常优秀的**人。同时光谷大发展,也是可圈可点,但是有一些事并不仅仅是发哥一个人的功劳,比如长江存储和华星光电,长江存储是几十年之功,在汉的各位和一届届**下本着成功不必在我的精神长长久久取得了成功。华星光电的李老板是红中**的老部下,当年在惠州TCL是在红中**的支持下取得了成功,后来红中**来汉是李老板追随过来必不可少的因素.发哥在大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了过多的土地出让与超高层容积率,不理想的众多楼盘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商榷之处的(又要大开发,卖地不可避免,事后来讲精细化上可以更好一点)。
       一新处于大放水的末期,基建和固投其实在全国范围内都在减少了,同年18年贸易战开打。一新在一年的时间使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在国际国内的美誉度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同时校友回汉,百万大学生留汉,长江主轴,东湖绿心,ETC。。。这都是在一年的时间内出现的,纵观各大城市的**人 在一年的执政期内取得的成绩是非常优秀的甚至独一无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的ZF高中基各个层面长期以来,不思进取,近亲繁殖,躺平摆烂的风气尤盛。one new时期,市Z机关,直属单位,市属国企普遍反映工作强度极大,躺不平躺也不住,上面的鞭子抽的飞起。就冲这一点,one new就功不可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2: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一定要抓住碳中和啊,这是武汉三产的跳板,不可错过,否则光靠文旅消费,持续性不高,这几年全国文旅都可以,但是人,都有疲劳期的,后面就得中碳登看怎么玩,这个大家都不会,看能不能接受东南亚的指标过来,范围扩大,不要给别人漏洞。说实话,纠结过去没必要,越纠结就越纠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辩论也要注意逻辑的,不然就变成吵架了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别讨论上面人的问题好吗?再这样下去,估计论坛要被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搞不懂每天谈论这些陈年旧事有啥意义,人要向前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光谷崛起“国之重器” ——探访汉江国家实验室科研总部项目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2日10:13 来源: 经济日报



□ 本报记者 柳 洁 董庆森

5月1日,记者来到有着“中国光谷”之称的武汉东湖高新区,在汉江国家实验室科研总部施工现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一座承载着国家科技战略使命的标志性建筑,正在上千名建设者的全力奋战中拔节生长。

汉江国家实验室为湖北省目前唯一的国家实验室,其核心使命是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技术,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建成,将有力推动武汉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研究,预计可集聚高端科研人才2000余人,带动相关产业投资超百亿元。

“项目于去年9月份正式启动,建筑体量约21万平方米,涵盖科研总部大楼、实验楼、服务中心、配套楼、人才公寓等功能区。”项目代建单位、湖北科投集团光谷科学岛(武汉)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念介绍,建设者们热情高涨,项目有望在今年6月底提前实现5栋楼全部封顶。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也是攻坚日。”承建方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项目经理甘猛一边查看施工图纸一边对记者说。在他身后,高达48米的1号研发楼塔楼初具规模,工人们正在第11层进行钢结构安装。

工地南侧,一台特殊的塔式起重机格外引人注目。这台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顶加节穿心塔式起重机”正在完成一次精彩的“空中芭蕾”——在液压系统驱动下,重达20吨的新节段从中心通道垂直升起,与原有塔身精准对接。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仅耗时90分钟,就完成了传统工艺需要4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量。

“这可是我们的‘镇场之宝’,全国仅有2台投入使用。”有着8年超高层施工经验的塔吊司机吴昌胜,谈起技术创新时一脸兴奋。“这台塔吊融合了5G技术,以前地面位置的情况我们在高处是看不清楚的,现在通过大屏,从吊物的位置到起吊的各个环节,我们都能实时监测,大大降低了操作风险。”

在地下室施工区域,防水作业班组长齐晶正带着团队进行最后的地坪施工。齐晶告诉记者,为了抢在梅雨季前完成地下室封顶,他们曾创下72小时完成5000平方米防水施工的纪录。

如今,项目地下室已经封顶,砌体、地坪、腻子和机电管综等工序全面穿插施工。室外管网如同城市的“毛细血管”正在逐步成型,有的绿化带已种下第一批苗木。地面上,1号科研塔楼以每5天一层的速度向上生长,2号厂房钢结构吊装日均完成80吨。项目采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了进度、质量、安全的数字化管控。

科研总部占地约118亩,为确保项目尽早投用,采用了整体开发建设模式,这需要在狭小空间里集中大量设备、物资、车辆和工人,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井然有序、整洁美观。

“我们在项目启动时就制定了打造标杆项目的目标,通过数字化项目管理系统,合理调配工序和现场物资、设备、工人数量,实现了作业面最大化,加快了建设进度。”中建三局城市投资运营公司武汉新城项目指挥部指挥长周瑞明告诉记者。

“未来,这里将诞生高水平的科技成果。”周瑞明指着施工图纸上的洁净实验室区域说。为满足科研需求,这些实验室的抗震等级、洁净度、电磁屏蔽等指标都远超普通建筑标准。比如,核心实验区的楼板振动控制要达到微米级,相当于刮大风时,楼内的精密仪器都感觉不到丝毫晃动。

高标准建设汉江国家实验室,是湖北打造以“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10家湖北实验室+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525家新型研发机构”为主体的科技力量矩阵,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支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 分钟前 | 显示全部楼层
peterwang 发表于 2025-5-2 20:10
英国媒体采访糖,12000个工地霸气出场!媒体酸不拉几的语气真想抽他!震惊西方!

糖只有工业倍增,城建都是发哥的,包括五环十三射快速路和地铁、东湖绿道、中山大道改造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3 00:42 , Processed in 0.043688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