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逸雪霁蓝

2025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经济城建发展综合(禁止政治人事讨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1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逸雪霁蓝 于 2025-11-17 11:26 编辑

传化智联、智元机器人、蚂蚁集团、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等合资在杭州成立未来科技有限公司

       IT之家 11 月 11 日消息,杭州传智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于 11 月 10 日成立,注册资本 2000 万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传化智联、智元机器人关联公司智元创新(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云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等共同持股。

       股权架构中,传化智联作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0%,第二大股东智元机器人持股16.67%,蚂蚁集团旗下上海云玚企管与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各持股11.11%,灵初智能与萧山国资各持股5.56%。

  据悉,传智未来定位为国 家级开放性的具身智能训练场与创新中心,将在“资本+场景+技术+生态”四位一体模式下,围绕工业制造和现代生产服务业构建多方资源共创共享的新型创新平台。针对本次合作,作为第二大股东的智元机器人将发挥关键的技术支持,其已授权传智未来在化工制造、园区物流、农业领域,享有智元机器人A2W技术的独家场景开发权,凸显垂直领域深度合作的战略价值。

  此次合作是传化智联“生态+科技+应用”的具身智能全场景发展战略脉络的延续。2025年5月,传化智联与杭州高新科创集团、宇树机器人等成立杭州市具身智能中试基地公司,加速AI技术产业化进程。此次,公司又凭借自身作为物流行业龙头的丰富场景资源,联手机器人技术先锋智元、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AI数据生态平台蚂蚁云玚、AI算法企业灵初智能以及地方国资等多个权重核心资源,持续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轨并进。

       IT之家注意到,蚂蚁集团近年来持续在具身智能 / 机器人行业布局,投资了宇树科技、星尘智能等公司。

       今年 2 月,蚂蚁集团开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等岗位,相关招聘主体为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对此蚂蚁集团官方回应称,“蚂蚁集团去年注册成立了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蚂蚁集团在持续布局和加大 AI 投入。”

       今年 3 月,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在浦东举行揭牌仪式,助力浦东加快技术引领、行业集聚、产业升级步伐,打造以人形机器人为引领的具身智能创新高地和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产业生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杭氧切入核聚变产业赛道!“人造太阳”将有“杭州制造”的光和热

      近日,凭多年深耕制氧“大器”起家的杭氧集团,华丽“入圈”核聚变赛道,临安高端装备制造再添“新故事”。“入圈”的标志性事件有两起:一是杭氧正式加盟核聚变产业联盟;二是杭氧成功中标聚变新能(安徽)有限公司低温氮系统项目

      前不久,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向全世界“秀”了一把中国“人造太阳”。据她介绍,坐落在安徽合肥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预计将于2027年竣工投运,将挑战“太阳之心”上亿摄氏度极“炙”高温与超导线圈零下269摄氏度极致严寒共生共存的科技“魔境”,加速推动人类奔赴清洁能源。而此次杭氧“入圈”核聚变产业联盟,无疑将使杭州制造迸发新的时代光芒。

       可控核聚变之所以被称为“人造太阳”,是因为其原理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相似。它之所以被称为“终极能源梦想”,是因为它的能量密度以及带来的环境影响,与目前的化石燃料和核裂变发电都有着更多的优势。比如,核聚变反应的产物是惰性气体氦,不具有危害性;核聚变过程一旦出现“处置不当”影响运行的工况条件,就会安全地自行终止,不会发生爆炸。

      这么优质的能量,为何迟迟不能惠及人类?原因是,凭人类目前的工业制造能力和控制水平,还无法长时间安全可控地驾驭这一能量源。为了安全可控地利用这团等离子体,目前,全球科学家都在你追我赶、暗自较劲。

       此次杭氧的设备中标,究竟在可控核聚变反应中承担什么角色?杭氧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等离子体的稳态运行需要具备“冰火共存”的极致工况,其中的最低温度可达零下269摄氏度。而杭氧,恰是营造这个超低温环境的“重器”匠人。此次中标,标志着杭氧的技术能力和综合实力得到了核聚变领域的高度认可,杭氧加盟核聚变产业联盟也属实至名归。

       该项目应用于BEST(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低温系统,是保障超导磁场稳定运行的核心设施,该系统需维持超导磁体在极低温环境下持续运行,确保等离子体实验的精度与安全性。低温氮系统是 BEST低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提供核聚变实验所需的超低温环境保障,为用户输送工艺所需的液氮以及氮气。由于用户在运行过程中需要长期持续消耗液氮和氮气,低温氮系统必须有较高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此次中标,标志着杭氧在核聚变系统领域的综合实力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也为公司在核聚变领域的深入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家拥有70多年大型装备制造技术积淀的“大国重器”制造商,杭氧于2021年切入氢能赛道,专注于氢能技术研发、设备销售、项目投资运营和氢气零售等业务。比如在制氢方面,杭氧研发了从工业尾气中提取高纯氢气的工艺,还同步提取了一氧化碳、甲烷或液化天然气等“附属”产品,实现了焦炉煤气的高附加值利用。此外,杭氧还积极探索固废制氢和热解水制氢等新技术,努力实现废弃物的清洁化利用以及低能耗低成本制氢新型工艺的开发。

       今年,在被誉为“全球发明界的奥斯卡”的第五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杭氧集团自主研发的“承托式滑动型径向流纯化装置”,斩获金奖。随着该集团本次成功切入核聚变产业赛道,“杭州制造”的硬核实力又得到充分验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WaveUP与谷子产业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拓“数字藏品+裸眼3D”新路径

       11月15日,浙江鸿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WaveUP)与杭州谷子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将围绕“文化资产科技化”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引领数字文化体验的升级浪潮。此次合作将依托蚂蚁链的链上确权能力与裸眼3D技术,推动文化资产在数字化、科技化、场景化方向实现新突破,打造“链上确权+科技呈现”融合发展的示范案例,使文化数字化成果真正“看得见、可互动、能落地”。

       根据协议,WaveUP作为蚂蚁链生态的结构合作方,将承担文化资源的链上确权、数字资产合规管理与价值结构服务;谷子产业科技则通过其裸眼3D悬浮显示与PUF芯片确权技术,为文化数字资产开发立体、动态、沉浸式的现实呈现形态,使公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即可观看悬浮影像,极大提升了数字内容的视觉冲击力和互动体验。

       双方合作将重点推进三大方向:一是联合研发“链上确权+裸眼3D”融合产品,形成兼具收藏价值与展示价值的新型文化载体;二是共建从内容数字化、确权、科技化呈现到场景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助力文化机构、文博单位以及实体企业完成数字化升级;三是面向文博展陈、城市文化地标、教育与公共文化场馆等场景,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文化展示解决方案。

       WaveUP创始人杨夏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通过区块链确权与科技呈现的结合,数字文化资产将不再停留在虚拟空间,而是能够进入现实场景、服务实体产业,使文化价值得到更真实可见的落地。”

       谷子产业科技负责人也指出,未来文化数字化建设将更依赖科技赋能,两者的深度融合将为文化内容带来更具沉浸感、生命力与想象空间的表达方式。

       业内专家认为,“文化资产科技化”是文化数字化下一阶段的重要方向。区块链确权、数字身份认证与新型显示技术的结合,不仅能提升文化资源的传播力和体验度,也为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路径,助力数字文化产业实现规范化、场景化与可持续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CANN开源首次技术沙龙,天宽科技联合全球计算联盟、浙江省昇腾生态创新中心、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发布CANN生态联创计划

       11月14日,AI产业生态发展历程中迎来重要里程碑——杭州天宽科技有限公司在“昇腾CANN开源开放沙龙·浙江站”上,依托区品牌活动“滨创汇”的集聚效应,携手全球计算联盟、浙江省昇腾生态创新中心、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重量级伙伴,共同发布“CANN生态联创计划”。这一开创性举措标志着CANN开源生态首次以体系化、平台化的模式落地浙江,凭借其在昇腾AI生态中的技术和整合能力,深度主导多个关键环节,成功将本次技术沙龙升维为引领区域AI产业发展的战略发布平台。

       现场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理生、华为计算昇腾业务生态创新中心总经理周黎,华为计算昇腾生态发展部副部长陈海波以及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浙江科技大学、树人大学等高校领 导、师生及企业等260余位开发者参与此活动。

       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理生在开场致辞中提到华为杭州研究所落户滨江以来,已集聚超万名高端研发人才,产出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硬核成果。他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整合提升,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产业生态高地,希望与更多生态伙伴共同打造更具影响力、更具温度的开发者生态。这一期待,正与天宽科技以技术推动产业赋能的使命不谋而合。

       华为计算昇腾业务生态创新中心总经理周黎在致辞中表示,浙江省昇腾生态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昇腾AI技术在浙江地区的产业应用和人才培养,这一战略规划与天宽科技在算力运营、技术赋能和生态构建方面的核心能力高度契合。通过CANN与开发者开放、合作、共赢,以技术创新激发生态活力,为杭州AI产业创新注入强劲动能,推动AI生态的持续繁荣发展。

       在本次沙龙的重头戏——“CANN生态联创计划”发布环节中,天宽科技作为核心发起单位之一,与全球计算联盟、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浙江省昇腾生态创新中心共同启动了这一重要生态倡议。本计划包括240P算力、举办10+行业峰会、10+CANN算子开发大赛、培养1000+开发者、打造20+场景、20+技术专家团队。联创计划的首期项目“智算+电力行业创新”由天宽科技主导推动,这标志着天宽科技在智算+电力领域的先行探索获得了生态层面的高度认可,包括电力ISV走进华为,智算中心建设与运营、CANN在电力行业的创新与比赛、具身智能在电力行业的创新与应用、AI for Science,也为后续将这一模式复制到更多行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如何发展区域生态形成闭环”的开放研讨环节,天宽科技代表龚徐建与多位专家及开发者展开了深度对话。他基于天宽科技在运营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过程中积累的丰富实践,分享了构建区域AI生态的实践路径,以场景创新为牵引的生态建设,打造“滨聚星火,链动未来”开发者社区,为现场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的产业视角,展现了天宽科技在生态构建层面的前瞻性与推动力。

       在技术实操环节,天宽科技更是派出多名技术专家,为开发者提供Ascend C、CATLASS以及Triton-Ascend等算子开发方式的现场指导。同时,天宽科技自主研发的DeepCT模型诊断平台也在伙伴动手区亮相,为开发者提供了从算子开发到模型调优的全链路实战体验,充分展现了天宽科技在AI工程化应用方面的技术积淀。这一环节充分验证了天宽技术团队在CANN底层开发与AI应用方面的深厚积累,真正做到了降低开发门槛,赋能创新落地。

       本次昇腾CANN开源沙龙的成功举办,再次证明了天宽科技在昇腾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价值。是天宽科技“技术实力派”与“生态连接器”双重角色的生动诠释。未来,天宽科技将继续依托杭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算力底座与自身的技术服务能力,携手广大开发者与生态伙伴,持续推动CANN开源生态在浙江的繁荣与发展,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投资金砖——共建智能时代的互联互通专题活动在杭州举办

       11月14日,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秘书处主办的“投资金砖——共建智能时代的互联互通”专题活动在杭州顺利举办。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秘书长姚丹波、浙江省商务厅总经济师朱军出席活动并致辞。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白俄罗斯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等政府和机构代表,承包工程领域央浙企、投资贸易企业、行业协会及服务机构,商务系统等政 府部门代表200余人参会。

       浙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今年,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在浙江正式揭牌,将贯彻好国家的决策部署、结合好浙江的优势特色、服务好金砖国家合作,致力于建成为中国与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阵地,服务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重要窗口,推动协同联动、优势互补的重要引擎和促进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创新发展的重要策源地,成为服务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新平台。

       本次活动旨在打造国家级、高水平、宽视野的开放合作平台,共同探讨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在绿色转型与数字融合背景下的协同发展路径,助力构建更加紧密、可持续的高质量伙伴关系。

       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常驻代表巴赫、白俄罗斯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代理总领事奥尔加·克里维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领事拉赫马诺夫·哈米德焦恩等外方代表,分别介绍了本国金砖合作成果与特殊经济区政策,重点解读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发展等领域的合作机遇,并欢迎中国企业赴当地投资兴业。

       主题演讲环节亮点纷呈。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DMCC)中国代表处负责人赵青解析迪拜自贸区政策红利;中车国际副总经理余继红分享巴西轨道交通与清洁能源共建实践;世界资源研究所马钰副研究员提出金砖国家能源转型实施路径;云深处科技海外总监王世兴介绍AI智能机器人平台服务金砖市场的开放共赢模式;经济学人智库李子谦高级经济学家深入分析金砖经济趋势,为企业拓展金砖国家市场提供专业指引。

       在圆桌讨论环节,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慧贸天下、京东工业、杭州阿启视科技等企业代表,围绕“智慧供应链构建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协同新生态”展开深入交流

       本次活动进一步巩固了金砖国家在贸易投资与特殊经济区领域的合作,深化了产业、基建、数字经济等方面的共识。下一步,浙江省商务厅将持续发挥开放优势,聚焦金砖国家市场需求与浙江产业优势的契合点,推动金砖合作迈向更高质量、更宽领域、更深层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2025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杭州跻身全球十强

       11月16日 ,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在线发布了《自然》增刊 “2025自然指数-科研城市” ,聚焦全球主要城市及都市圈2024年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追踪的高质量期刊上的最新科研产出变化。中国首次占据全球科研城市十强榜单一半以上席位,由2023年的五席增至2024年的六席。北京继续保持2016年以来全球科研城市榜首的位置,上海仍居第二位。同日,相关数据也在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二十周年学术年会上对外发布。

       除北京和上海外,2024年全球其他十大科研城市依次为纽约都市圈、波士顿都市圈、南京、广州、旧金山湾区、武汉、巴尔的摩–华盛顿,以及杭州。其中中国城市的表现有显著提升:广州从2023年的第八位升至第六,超越了旧金山湾区;武汉继续攀升一位;杭州则从2023年的第十三位跻身前十。从自然指数关键指标之一份额(Share)经调整后的数值来看,北京2023至2024年间,科研产出增幅逾9%,上海增幅近20%,而同期全球十强中的所有美国城市,其份额均有所下滑。

       增刊还分析了科研城市在自然指数所追踪的五大学科领域中的表现。中国城市继续主导了化学、物理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这三个领域的榜单。其中,中国城市首次包揽了化学领域全球前十,在另外两个领域则各占六席,北京在这些领域均位居第一。

       在生物科学领域,西方城市仍保持领先,纽约和波士顿位居前两位,北京排名第三。在2022年新纳入自然指数的健康科学领域,美国城市占据了十强中的半数席位,北京位列第六。上海和广州也进入这两个领域的十强榜单,其中广州增长显著。此外,增刊还聚焦于快速扩张的沿海超大城市所日益面临的地面沉降问题,尤其是在海平面持续上升的情况下,并探讨了如何通过全球科研合作来应对这些挑战,包括沿海城市的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城市继续在自然指数所追踪的大多数学科领域增强了领先地位。今年的增刊也显示,当科研人员开展跨越国界、学科,以及内陆与沿海之间的合作时,就有可能产生强大的现实影响力,为地面沉降等挑战带来创新的解决方案。” 自然指数主编Simon Baker(西蒙·贝克)说。

        自然指数由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自然科研智讯(Nature Research Intelligence)编制,是一个包括了作者单位信息和机构间关系的公开数据库,它追踪各机构对145种高质量自然科学和健康科学期刊上发表的科研论文的贡献情况。这些期刊均由独立的科研人员小组依据期刊声誉选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前10月汽车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吉利汽车距离“冠军”只差临门一脚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10月厂商销量快报。整体市场虽然延续了稳健增长的态势,但企业间的分化正在加剧:头部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中腰部阵营的竞争则愈发激烈。尤其在新能源转型进入深水区后,价格战、技术战、渠道战层层叠加,稍有失误便可能被拉开差距。在这样的环境下,吉利汽车依然稳居主流阵营前列,不仅实现了环比、同比双增长,更以远高于行业平均的增速,展现出极强的韧性与穿透力。

       从数据来看,2025年1-10月,吉利汽车累计零售销量达214.1万辆,同比增长56.2%,市场份额达到11.1%,位列整体排名的第二。要知道,这一增速比其他TOP10车企普遍高出40-60个百分点,而第一名的增速则出现下滑。同时,吉利整体增速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8%,吉利的表现相当于大盘的七倍。更具象地说,在高销量基盘之上还能保持如此爆发力的车企,整个市场屈指可数。与第一名相比,吉利的市场份额差距已经缩小至3.6个百分点。如果照此趋势持续下去,这个差距并非不可逾越。

       新能源板块方面。吉利1-10月新能源零售销量达到125.6万辆,占比超过总销量的50%,同比增长高达98.4%,实现翻倍增长。从市场份额看,吉利以12.4%的占比位列全国第二,这也就意味着,在中国市场上每卖出8辆新能源车,就有1辆来自吉利。这一成绩背后,是强大的产品矩阵与精准的市场节奏。相比之下,多数车企的新能源增速正在趋缓,甚至出现环比下滑,而吉利却能在大基盘下保持接近翻倍的增长,不仅高于行业平均21.9%的增速,也领先于特斯拉中国、长安、奇瑞等一众主流品牌。更关键的是,排名第一的车企在同期销量出现下降,这意味着吉利与榜首之间的差距,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迅速拉近。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看,吉利当前的增长并不是“冲量”的产物。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结构的调整和效率的提升。

       首先是布局上的提前量。过去几年,吉利以“多品牌、多能源、多市场”形成了完整矩阵。主品牌覆盖主流市场区间;银河品牌聚焦智能新能源中高端;极氪、领克负责开拓高端豪华市场;中国星继续保持燃油优势。这样的布局让吉利的新能源体系呈现出“层层递进”的结构,从燃油、混动、到纯电等均有布局,既能捕捉广泛用户需求,也能分摊市场风险。同时,吉利采用了“技术下沉+体验升级”的策略:以自主研发的雷神电混、银河座舱、Flyme Auto智能生态等核心技术为支撑,让消费者以更理性的成本体验高阶智能化。事实证明,这种兼顾性能与实用的平衡策略,恰恰是主流市场用户真正需要的。

       其次,是体系效率的成熟化。过去几年,吉利在体系重构上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是产品平台的整合,比如CMA、SEA等架构的协同开发,让不同品牌能够共享技术基础、分摊成本;另一方面则是管理端的扁平化和数字化。无论是银河的敏捷开发模式,还是极氪的用户运营系统,都是吉利体系创新能力的体现。这种从内到外的体系优化,才是支撑其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同时,在营销端,吉利也在加速数字化、年轻化转型,从银河体验中心到极氪直营体系,吉利已经打通了从研发到销售的全链路用户闭环。

       需要指出的是,当部分车企在新能源转型中陷入“断层焦虑”时,吉利始终保持节奏:既不放弃燃油市场,也不固守传统路径。燃油车领域的稳健表现,为其新能源转型提供了现金流支撑;而新能源的高速增长,又在反哺品牌价值。这种平衡感,使吉利在激烈竞争中具备了穿越周期的韧性。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那就是吉利在全球市场的布局。10月,吉利出口表现依然强劲。无论是中东、南美还是欧洲市场,吉利都在以稳健的节奏推进品牌本地化建设。尤其在欧洲,领克和极星品牌的持续投入,已经帮助吉利建立起完整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对于一家中国车企而言,这意味着不仅是“出海卖车”,而是真正开始参与全球竞争。这种长期主义的布局,也为其未来销量增长提供了第二增长曲线。

       在行业观察人士看来,吉利之所以能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走得稳,是因为它不盲目跟风,而是始终在“做对的事”。这句话其实很准确。面对新能源转型的浪潮,吉利既没有急于抛弃燃油车,也没有一味追逐概念,而是在不同阶段保持节奏感,这种“策略稳、行动快”的节奏,让吉利在转型路上少走了弯路。

       在这样的体系支撑下,吉利“300万辆”年度目标的完成几乎已是板上钉钉。接下来,它要思考的问题不是“能否达标”,而是“能超多少”。如果说过去十年,中国汽车产业的主题是“新能源崛起”,那么未来十年,主题将是“体系竞争”。在这个维度上,吉利无疑已经提前完成了“进阶”:它拥有了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完整的品牌梯度、持续增长的全球网络和足够的战略耐力。

       可以预见,如果吉利继续保持现有节奏,它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对“冠军”的实质性追赶。这个“临门一脚”,不仅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接近,更象征着中国自主品牌在规模、技术、智能化和全球化格局下,具备真正的跨越能力。吉利正在用成绩证明,自主品牌完全可以在高体量、高竞争环境中从追赶走向领先,而这份能力,也将成为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标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11-17 22:29 , Processed in 0.04357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