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289|回复: 7

[经济] 全国仅6座城市入选,合肥位列其中:合肥首次跨入国家高企“万户俱乐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14 21:5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合肥首次跨入国家高企“万户俱乐部”


       昨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3月12日,国家工信部火炬中心发布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补充备案名单,合肥共有440户企业上榜。这标志着全市2024年净增国家高企1663户,总数达10130户,首次跨入国家高企“万户俱乐部”。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研发投入和产出息息相关,能够反映一个地方科技创新“护城河”的深度。

  “合肥的科创资源,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动力。”合肥国风先进基础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阮利说,公司在肥成立以来,注重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24年,他们成功开发出QFN封装用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当年即实现批量销售,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11月,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企。

  近年来,在科技创新驱动下,国家高企的“合肥版图”上,呈现出一条漂亮的“上扬曲线”:2016年为1357户,2020年达3328户,2022年达6412户。到了2024年,净增1663户,总数首次突破1万户,实现三年翻一番。

  超1万户的巨大体量,不是凭空而来。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合肥通过“本地培育一批、成果转化一批、外地招引一批”三条路径融通推进,实现企业创新主体快速扩容增量。

  创新能力,是国家高企的重要评定标准。“合肥聚焦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精准注入创新资源要素,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该负责人表示。

  合肥将创新基础好、研发投入多、发展潜力强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国家高企后备力量,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按研发费用15%最高100万元,给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补助支持,2023年共兑现研发补助资金近3亿元。

  国家高企群体不断壮大,意味着合肥创新的浓度越来越高。2024年,合肥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4%,高于全国1.35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4%且高企总数过万的城市,包括合肥在内全国仅有6座,其中还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0 11: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落户合肥,增加就业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0 2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




包括合肥在内全国仅有6座,其中还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
------
还有一座在那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4 09: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懂的都懂,高企评定有多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3-26 10: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

研发强度:约6.5%(全国最高)

高企数量:超2.5万家

深圳

研发强度:约5.5%

高企数量:超2.3万家(全国前列)

上海

研发强度:约4.2%

高企数量:超2.2万家

苏州

研发强度:约4.0%(2023年首次达到)

高企数量:超1.5万家(地级市第一)

杭州

研发强度:约4.0%

高企数量:超1.2万家

合肥

研发强度:约4.0%(2022年已突破)

高企数量:超1万家(2023年数据)

补充说明:
研发强度:北京、深圳显著领先,其他城市集中在4%-4.5%区间。

高企数量:北上深第一梯队,苏州、杭州、合肥为第二梯队。

其他接近城市:广州、南京等研发强度略低于4%,或高企数量未完全过万。

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科技局公开报告及《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2 10:4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似乎武汉不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4-14 17: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企多是好,但很多太小太弱了,很多都是亏损的,还是靠**补贴来生存,巨无霸的几乎没有啊!希望中小企业尽快壮大起来,成为真正的有竞争力的高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南首邑AH芜湖 于 2025-4-29 21:26 编辑
yjauo 发表于 2025-3-26 10:04
北京

研发强度:约6.5%(全国最高)


~~~~~~



晓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3 13:38 , Processed in 0.03670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