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3 11: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刚在调研畅通工程二期实施期间缓堵工作时强调
既要着眼长远解决明天的拥堵
又要立足当前不让百姓今天堵心
市级党政机关将带头缓堵;欢迎市民踊跃建言献策
1月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刚专题调研畅通工程二期进展情况,看望慰问城市建设一线职工,强调要着眼长远加快实施畅通工程二期,解决明天的拥堵,又要立足当前,最大限度减小交通施工对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不让百姓今天堵心。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作勋,副市长高卫东、吴军陪同调研。
据了解,为有效解决老城区功能压力过大、道路设施不完善、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增强城市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我市在充分发扬过往经验、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贵阳市中心城区畅通工程二期实施意见》,力争用五年时间,初步构建形成市民满意、出行便利、低碳绿色的现代交通体系。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等重大交通工程的实施给中心城区现状交通带来什么影响,陈刚十分关心。当天,他首先来到云岩区安云路口,实地察看轨道交通1号线北京路站施工情况,详细了解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各大站点地下施工安排和地上交通组织,叮嘱要采用先进工艺、优化施工方案,切实保护或改迁地下管线网,通过确保施工安全加快工程进度。
乌金路口汇聚了市西路、贵阳烟厂、花果园立交等节点的交通流量,是老城区的重要堵点。陈刚察看该路段车流状况,询问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措施,强调要深入评估工程对周边片区的影响,结合市西路商业街迁改、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等工作,以科学合理的方案有效疏导交通。
公交车是老城区车流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停保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公交优先原则的贯彻落实。陈刚来到河滨公园公交停保场,察看“疏老城、建新城”基础设施规划,听取BRT快速公交建设方案汇报,要求精心设计人行设施,最大可能地为市民提供便利。针对我市远期规划的东、南、西、北四个公交停保场,陈刚指出,随着快速城市化的推进,位于放射状起点的公交停保场越来越成为人为堵点,要借鉴发达城市“一体化”建设管理先进经验,进行有效疏散、合理布局,在发挥好公交便捷性功能的同时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在听取畅通工程二期重点项目实施时序、建设进展及交通组织等相关情况汇报后,陈刚指出,为了解决城市明天的拥堵,市委、市政府及时决策,作出了实施畅通工程二期的重大部署。广大群众积极支持,累计提出6万余条意见建议,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齐心协力缓堵治堵的良好氛围。随着各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启动建设,中心城区现状交通面临很大压力,党委、政府务必高度重视,充分预判工程施工对城区交通带来的挑战,把工程施工给中心城区交通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陈刚强调,要强化信息公开,深化政府与市民的互动,形成改善城市交通的强大合力。在开展的“交通大家谈、畅通你我他”等活动的基础上,要及时发布施工计划安排和现状交通调整等信息,继续收集梳理群众的意见建议,将有借鉴意义的充分吸收采纳;要多站在市民的角度,谋划好推进施工期间的缓堵工作,既考虑城市长远的社会发展,又满足百姓当前的出行需求,真正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不能因为长远利益、整体利益损害当前利益、局部利益;要优化交通组织,通过远端监控等办法,局部调整渣土运输和货物运输管理;做好施工组织,合理调配轨道交通、1.5环、打通断头路等工程时序,形成各部门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特别是要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严密防范塌陷等事故,确保工程如期推进。
陈刚强调,要求社会做到的,政府首先做到,要尽快研究出台市级党政机关带头缓解拥堵的意见。要结合机关事业单位实际,制定控制会议规模、减少大型活动、错时上下班等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研究对公车采取更严的限行规定,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运行释放空间。
李作勋、高卫东、吴军也分别就实施好畅通工程二期提出具体要求。
市直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会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