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6-3 22: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源头创新性产业的辐射者
让美国“害怕”的广州云超算
2015年4月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报告,决定拒绝英特尔公司向中国的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出售“至强”芯片用于天河二号系统升级的申请。对于原因,美国方面给出的解释是这4家中国超算中心从事违反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活动。
“我能想到的真正原因,是美国害怕我们的云超算了。”广州超算中心主任袁学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14年,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第四次摘得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桂冠。
许多人不太了解超级计算机跟经济生活的关系。有两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广汽研究院是“天河二号”的用户之一。去年,在超级计算机的帮助下,某个原来需要两至三年的新车型设计,缩短到5个月完成,并可模拟实现优化设计、防撞性能测试等,大大节约了成本。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加快上市速度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胜的不二法门。对于广东企业来说,超级计算机无疑是一个“大杀器”。
华大基因计划与广州超算中心合作,开展百万人基因测序,为基因精准医疗打下基础。袁学锋说:“这是新的产业,美国都还没开始。广州有一流的超算、一流的医院,中山大学八大医院每年接诊病人1200万,手术病例30万,这是巨大的数据库,拿到这个数据,我们对生命健康医疗将获得领先全球的深刻认识。”
广州将在超算中心周边规划建设100万平方米的云超算产业园。袁学锋说,广州有了云超算驱动,未来有可能是硅谷的强劲对手,超算可以让中小企业获得爆发性增长。
广州是华南科技研发资源最丰富的城市,聚集了广东省2/3的普通高校、97%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全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和科研基础设施向产业辐射的能力不断加强,“源头创新”开始发力。
广东工业大学在广州大学城设立的“广州国家IC基地”几乎整合了全广州最优秀的IC设计公司,也汇聚了IC设计的高端项目和产业精英。广工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章国豪率领团队研发的4G芯片应用于中兴智能手机,引起业界广泛关注。除此之外,广工还建设了东莞华南工业设计创新院、佛山市装备创新院,三个亿元级投资的重大协同创新平台,把大学与产业界深度融合在一起。
广州与62家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建立“校地协同创新联盟”,2014年共征集校地协同创新项目近300个,覆盖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多个产业领域。
新一代电商的开路者
千年商都血液流进电商网络
2015年5月底,广交会所在地的琶洲A区拍出10个地块,价值近100亿元。真正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未来进驻企业的名称:腾讯创新产业基地项目、阿里巴巴华南营运中心、复星集团南方总部、国美电商、苏宁易购、小米手机、唯品会、UC、YY等。这些要跟广州一起“玩耍”企业代表着当下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思维潮流。
琶洲A区被定义为广州的“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产业总部示范区”,未来3-5年内将培育成千亿元级的产业集聚区,其集聚的科技将为千年商都注入新鲜的血液。
千年商都如何嫁接现代科技再次腾飞?最近广州一家电商引起广泛关注。2015年4月20日,“一呼百应”原材料阳光采购商城全面上线,主打中小企业供应链原材料采购。一呼百应相关负责人说,公司准备用5到10年的时间,成为与百度、阿里并驾齐驱,市值千亿的互联网企业,同时公司正在筹备在新三板挂牌。
中国电商发展的轨迹是:第一代,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B2B;第二代,以淘宝为代表的B2C。而电商的未来十年,或许将是以“一呼百应”为代表的B2B2.0。据统计,B2B交易额占中国电子商务总体交易额的八成,这也是B2B大热的原因。
一呼百应、阿里巴巴和慧聪最大的不同,是真正实现了原材料线上采购。让采购商把原材料采购环节搬到网上,有利于企业采购的阳光化,同时线上交易也有助于其建立更强的供应商库。一呼百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今年的目标是交易流水达到100亿元。
据了解,目前一呼百应注册用户已超过550万,其中三分之一的用户是珠三角的制造业企业。珠三角制造业的发达,给一呼百应这类B2B电商市场拓展提供了不小的便利。
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一贯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一口通商”时期的广州,早在明清就形成“万邦来朝”的贸易盛况;拥有58年历史的广交会一直是中国出口商贸风向标。商业血液接入电商科技,再加上珠三角发达的经济腹地,给广州振兴“千年商都”带来了新希望。
短评
厚重:
广州引领珠三角
创新驱动的底色
“轻和快”似乎已经成为新经济最时尚的逻辑。然而,“轻”和“快”是创新和转型固有的逻辑吗?恐怕并不尽然。比如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领域,企业能舍弃工厂,让设备变“轻”吗?答案是否定的。
与“轻快”相比,广州更多的是“厚重”。尽管2014年广州有8家入选美国商业杂志《快公司》(中文版)“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企业,广州上榜企业数量仅次于北京,但“厚重”仍是广州的底色。
广州的“厚”,体现在广州的科研实力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实力。广州聚集了广东省2/3的普通高校、97%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全部国家重点实验室,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也落户在广州,广州是华南科技研发资源最集中的城市。广州的“厚”,更体现在历史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积淀上,一座两千多年来兴盛不衰的港口城市、商业城市,广州在全球城市发展史上都是重要的一页。
广州的“重”,体现在广州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上。广州目前拥有六个过千亿的制造业集群,分别是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产品、重大装备、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是珠三角制造业集群的龙头,引领转型使命重大。
一个企业可以追求“轻快”,乃至一座城市可以追求“轻快”,但一个国家不能,一个代表国家参与未来产业竞争、一个影响辐射华南区域的功能城市也不能。“厚重”的转型虽然艰难,虽然漫长,却是必须勇于承担的责任。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重点工作方案》(2015-2017年)中明确,深圳市要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州市要发挥创新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连同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市等7个地级市共同创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1+1+7”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格局,建成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
广州这个广东乃至国家创新发展的龙头不容易当。要继续加强基础研究,跟上并超过国际领先水平;要打破“产研两张皮”的怪圈,打造“政产学研金”合作的创新体系;要利用功能中心的优势,集聚更多创新人才和创新要素;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要实现产业输出、技术输出、人才输出,带动珠三角制造业向中国制造2025升级。
欲当“龙头”,必承其“重”。广州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事关全省全国,我们寄予厚望的同时又充满期待。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