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8739|回复: 34

[规划建设] 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将建空中轻轨,大家怎么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9 15: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被称为广州的“黄金三角”,也是未来广州最具活力的经济引擎。但一条珠江将三个地区从中隔开,如何加强彼此之间的交通联系?三个地区如何快速抵达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规划部门已经着手进行统筹规划。昨日,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地区交通一体化规划开始招标,要求对珠江两岸30平方公里范围的综合交通系统进行整合提升,实现黄金三角区与重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重要功能区以及三个地区内部的互联互通。

  名词解释:

  空中轻轨

  意为倒挂的轨道交通,在德国出现较早,这种悬挂式单轨交通系统只需要立柱和轨道建设,在城市上空,在拥挤的公路上方,“空轨”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悄无声息地穿梭,安全、经济、快捷、舒适、无噪声、无污染。

  规划范围珠江两岸30平方公里

  据悉,本次规划范围包括珠江新城、国际金融城、琶洲三个地区,规划边界西至广州大道中,东至黄埔鱼珠东路,北至黄埔大道中-科韵路-中山大道-车陂路-黄埔大道东,南至新港路-黄埔涌-珠江航道,总用地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

  目前,由于受到珠江的阻隔,琶洲与金融城、珠江新城的交通不是非常便利。除了搭乘APM线可以从珠江新城前往赤岗地区外,其余都需要绕行各大跨江桥梁,但由于广州大桥、猎德大桥等时常出现拥堵,“黄金三角”区域内交通并不便捷。

  为了支持琶洲互联网创新聚集区的发展,琶洲和珠江新城规划了两条过江通道,分别是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马场路-海洲路隧道。

  而在金融城此前的规划中更是大打“智能交通”的牌,提出了都市公交、立体人车分流的理念,提出通过空中轻轨、过江缆车、低空航道、水上BRT、地铁、过江隧道、过江步行桥等方式与江对岸的琶洲加强联系。

  规划目标五大功能组团快速互通

  规划部门表示,此前三个区域各自的交通规划比较分散,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与整合。本次招标公告中也显示,要实现地区与空港、海港、铁路等重大综合交通枢纽快速直达从而便捷联系全中国及国际重要城市和地区,促进三个地区互联互通支撑一体化协调发展。

  设施选址要充分结合沿线的现状用地条件及规划情况,用地红线控制方案尽可能减少与现状建设及征地情况、控制性详细规划、广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矛盾,便于规划落地和项目实施。

  在对外区域交通规划方面,要研究地区高快速路、轨道等对外交通系统和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布局,实现五大重点功能组团与白云机场、广州南站、广州东站等重大综合交通枢纽和南沙自贸区、空港经济区、中心知识城等城市重要功能区的快捷联系,营造高效的商务出行环境。

  过江两隧道

  车陂路-新滘东路隧道:全长约4329.1米,起于规划新港东路与科韵路相交路口西,止于珠江北岸黄埔大道与车陂路相交路口。

  马场路-海洲路隧道:全长约2088.583米,起于海珠区新港路,止于天河区马场路与花城大道相交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17: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性不清楚,但对地面的影响肯定最小,景观作用很突出,也许试验一下是好事?要是横穿珠江的话,类似重庆长江索道,那也很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17: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西門小官人 于 2016-6-29 17:11 编辑
braveenough 发表于 2016-6-29 17:02
安全性不清楚,但对地面的影响肯定最小,景观作用很突出,也许试验一下是好事?要是横穿珠江的话,类似重庆 ...


日本早就有,重庆也运行了n年,运力不大,速度也不快,适合短程运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17: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而且要前期做好规划。并适时上马,不宜迟。
空中轨道交通和周边楼宇也需要统一规划布局,交通和景观并重。这么一个片区如果没有一个空中景观走廊是会很可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17: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呢个空中轻轨讲咗n年了,都系大只讲  
…………………………………………
谨慎估计在三年,金融城出来就有这事。
再往前,估计是APM那时有这念头,后来也许路过的区域,建高架有难度,就把APM按到地下去了。

所以说,如果真规划就要协调好楼宇空间的预留,整个路段不能只是楼宇,还应该有绿化、湖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17: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乱拼凑的一篇文章,没什么价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20: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地区,

作为地铁的补充,我倾向于地上搞有轨电车、地下搞APM(在没有地铁的重要道路和区域),且要多、要密、成网、衔接要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20: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穗 发表于 2016-6-29 20:39
在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地区,

作为地铁的补充,我倾向于地上搞有轨电车、地下搞APM(在没有地铁的重 ...

假如道路没有预留有轨电车通道的话,那在原马路上加建就占用了道路的两条车道,这令道路更挤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22: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哈哈哈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23: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支持!!!~绝对好东西,建造时间短,运行速度快,不占用地方,拆迁难度小,投资小,影响环境小,唯一的一个小缺点是运力没地铁多!~{:5_122:}{:5_1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29 23: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能达到标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0 01: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Distinguished 发表于 2016-6-29 20:53
广州规划局的猪脑 他们的规划理念都缺乏 广州的交通网支离破碎 完全不考虑0换乘 一张大网 故此广州的交通效 ...

谁不知道越方便换乘越好啊,换乘是需要交通路网的完善,罗马不是一夜建成的,广州地铁当然也不能,包括公交线,这个轻轨的概念是各种交通的一种补充而已,像有轨电车一样,兼顾着不同的功能,并不想地铁啊那些通勤工具那样需要那样的便捷度。另外,这篇报道一点有用的信息都没有,连论证都没有,有什么可讲的呢?还有,您什么都迷信国外,还说人家是猪脑,那么连您都想到了,还要什么国外专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0 08: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担心影像地面景观,视野;类似高架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0 09: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joss 发表于 2016-6-29 23:58
技术能达到标准吗

西德时代就开始运营了,留意是西德不是德国,这种技术已经使用n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6-30 09: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Sieben 发表于 2016-6-30 08:20
我担心影像地面景观,视野;类似高架桥。

的确会影响景观,我个人认为不适合在众多高楼大厦的区域用,应该放在一些新城。黄埔区原萝岗片区的道路宽阔,两旁建筑不是很高,比较适合用这种空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13:43 , Processed in 0.14061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