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6-20 00: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asaintrara 于 2017-6-20 10:05 编辑
一)关于所谓的中心车站
我没听过北京一定要把所有线路集中在北京站、(或北京西站、或北京丰台站、或北京南站)形成一个绝对中心的说法;
我没听过上海一定要把所有线路集中在上海虹桥站形成一个绝对中心的说法,上海正在设想将京沪铁路的客运往南翔外移,将沪昆铁路的客运往松江外移,高速客运集中在上海站、上海虹桥站、上海南站、上海浦东站等四大客站;
我没听过广州一定要把所有线路集中在广州南站形成一个绝对中心的说法,广州客运车站布局的规划是“五主三辅”格局;
我没听过武汉一定要把所有线路集中在武汉站形成一个绝对中心的说法,武汉客运车站布局的规划是“五主两辅”格局;
以上是刘志军时代指定的四大枢纽对内部各大车站的定位。
对于长沙而言,比照方向别设置参考性较强的郑州,郑州至万州至重庆高铁、郑州至阜阳至合肥高铁、郑州至焦作铁路的正线也不经过郑州东站,郑州东站只有京广高铁、徐兰高铁以及郑济高铁五个方向的高铁正线衔接,和其它线路主要靠联络线衔接。郑州至济南、郑州至万州(重庆)、郑州至焦作(太原)、郑州至阜阳(合肥)高铁正线起算点都设置在和比照郑州东站规模修建的新郑州南站。郑州确定了郑州东站这样的绝对中心吗?
对于长沙而言,既有铁路、既有车站,新建线路、新建车站,储备规划线路、储备规划车站的相对位置和长沙类似的西安,规划了西安站、西安北站、新西安南站、新西安东站(纺织城站)、阿房宫站的四主一副格局,并通过相关线路建成了组合环的结构。西安确定了西安北站这样的绝对中心吗?
现在把渝长厦铁路通道折腾完了,未来还要争取长沙至九江铁路、长沙至娄底至南宁高速铁路、京广铁路第三双线,怎么继续引入线路来确定长沙南站这个绝对中心?
除了美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外,包括中国、日本、法国、英国等轨道交通发达的国家的城市越是多线汇聚,越需要通过多车站布局分散相关线路,平衡各区域的客流负担,并通过合理布置联络线(包括高速铁路本身,也有城市轨道交通,可参考日本东京和中国成都)沟通各大车站。
中央车站的概念一般适用在客流始发终到的路网末端车站,长沙作为几个大通道的汇聚点过路客流这么多,能完全套用大中央车站的做法么?
二)关于所有车次都停靠某个中心站
武汉让所有在沪汉蓉铁路贯通运行的车次绕了个弯必经武汉站了吗?让所有贯穿京广高铁的车次为了在武汉市区停靠一下绕了个弯必经汉口站了吗?
武汉靠的真不是所有车次必须在某个“中心”车站多停靠一次,靠的是排名全国前四的始发车数量。
说白了自己有足够的始发车,还嫌弃过路车占用站台妨碍自己多开始发车。不盯着始发车数量形成压制性的优势,却盯着高峰期间没有什么旅客乘降的过路车中途必停哪个站有什么实际意义?
三)关于把大量的车次往长沙南站—黄花机场站—上栗站—萍乡北站这个区间挪
能够正线贯通就绝不会选择跨线作业。因为一趟车次涉及的线路越多,相关线路越难编制运行图。并且在长沙至萍乡区间由于杭长高铁和长赣铁路方向别是相反的要涉及复车次的问题。而且该区间都还有一个局界口,这意味着编制运行图不是由各铁路局运输处来做的而是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做的事情。增加运行图编制难度、还要涉及复车次的事情,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就为了你一个黄花机场团团转?想得太多。该怎么开怎么开。
1)能够正线贯通就绝不会选择两次跨线作业。沪昆高铁正线贯通方向能走萍乡北站—醴陵东站—长沙南站这一条沪昆高铁正线贯通径路,就绝不会在萍乡北站进行一次跨线作业上长赣铁路再在长沙南站京广场南口再进行一次跨线作业进入长昆高铁下行方向,况且这么走单向要占用两个车次。反方向亦然。
2)能够进行一次跨线作业就绝对不会选择两次跨线作业。杭长高铁下行贯通方向在长沙南站京广场进行一次跨线作业进入京广高铁下行线,就绝不会在萍乡北站进行一次跨线作业上长赣铁路再在长沙南站京广场北口再进行一次跨线作业进入京广高铁下行方向,同样的也会涉及复车次的问题。反方向亦然。
真有眼光的话,其实在8年前选择杭长高铁的线位之时就应该舍弃醴陵东站将杭长高铁的正线引入黄花机场(这其实也是一个比选方案,当然株洲不好受),杭长高铁长沙至萍乡段的线位和长赣铁路长沙至萍乡段的线位互换才是最好的方案,可惜一切都晚了。
总之楼主的奇谈怪论已经是没法解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