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12-28 22:33: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港争建第三跑道背后:城市经济命脉 一直以来,深圳机场和香港之间是有分工的。 深圳机场专注国内航线,香港机场专注国际航线,双方相安无事好多年,还曾计划建一条连接两个机场的快轨,只需要23分钟,但该计划并没有付诸实施。 在这种定位下,深圳机场一直没有着力发展国际航线,但深圳经济发展速度惊人,对外客运货运需求都飞速发展,转到香港都面临着诸多不便。 定位不高,导致深圳民航发展远远落后于香港和广州。由于国际网络发展的弱势,约85%的本地国际航空旅客不得不选择经香港和广州机场出港,本地旅行社组织的出境游相当于广州的两倍,现在广州都在准备建第四第五条跑道。 2016年3月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定位获全国人大“十三五”规划纲要批准。2016年8月26日深圳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指出,深圳在全国全省航空运行版图中的实际地位不高,要求开通更多国际航线,为集聚配置全球资源要素提供支撑,国际航线倍增计划已开始实施,计划到“十三五”末,深圳机场国际旅客吞吐量占比从目前的4%提升到10%。 随着深圳开辟国际航线,香港机场已感受到危机,开始在深圳频繁打广告,深圳地铁口都出现香港航班的广告。 香港建第三跑道,是为了维护国际航运枢纽的位置。这是香港少数几个尚有竞争优势的领域之一。 香港第三跑道施工期间将创造1.39万个工作岗位,2030年可创造1.23万个直接职位和16.5万个间接岗位,每年增加300亿港元收入。对于700万人口的香港可谓举足轻重。 香港机场年货运量400多万吨,是深圳的四倍,其中七成需求来自深圳,客运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深圳,深圳经济规模已和香港相当,有众多国际交流,国际航空主要靠香港。 深圳交委表示,深圳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国际贸易中心和经济创新中心,产业发展深度参与全球分工,拥有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4700家,在深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超过260家,国际交流频繁,需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集聚配置资源,特别是落户宝安的国际会展中心和国际会议中心更是亟需洲际航线的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