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11467|回复: 29

[经济资讯] 开年又迁入两家上市公司 深圳迎来2018营商“暖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1 23: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吴剑平 于 2018-3-26 13:35 编辑

      2018年2月22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同方全球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和北京的一家项目投资公司相继来到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企业注册登记窗口咨询迁入深圳事宜,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企业注册登记窗口给予了详细的解答和指导,并积极协助企业办理相关手续。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时节,企业在南国深圳感受到了阵阵暖意。事实上,在春节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也有一家北京新三板挂牌上市企业至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咨询企业迁入事宜,得到了热情的接待和指导,窗口还延伸介绍了深圳各区的产业政策,给了企业更多的信心和选择。

      同样在2018年的2月,南方科技大学技术开发团队联系到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市场监管委窗口,表明其正在与美国一家2018年度北美生物科技的新锐二十强企业进行洽谈,计划共同成立一家顶级的医疗科技企业。这个科技企业从事癌症早期诊断试剂盒及各类新型药、特效药血液制品的研发,这一研发成果将弥补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癌症医学研究方面的空白。联系人表示:这家医疗科技企业希望通过行政服务大厅了解企业迁入的具体手续。窗口工作人员在掌握情况之后,为企业量身定做了迁入的登记材料,并对其在美国进行各方面商事主体认证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紧密跟踪和及时指导,为企业的迁入之路扫清了障碍。

     2018年1月,去年实现借壳上市的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迁入深圳市。在与窗口工作人员交谈中,谈及迁入深圳的原因,企业经办人对深圳的营商环境显得信心十足:“我们在当地也是举足轻重的大型企业,政府对我们非常关注,也给我们很多优待的条件……但我们的心在深圳,这里的商业环境好,我们能有更多精力和信心开拓市场,开辟智慧物流的天地。我们更希望我们集团优良资产的组合和运营在深圳,让旗下的公司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凝聚到一起——对我们来讲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规划了。”

     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为企业迁入深圳提供了最大的便利,在企业迁入业务顺利办结的同时,还大大缩短了其它业务的申报时间——对企业在迁入落地后办理注册资本变更等相关业务,予以简化手续,将迁入登记和注册资本变更业务一并办理,企业迁入深圳实现“一次就好”。
     
     北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无线宽带专网运营商,公司总部刚迁入深圳,在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市均设有子公司,向政府部门和行业客户提供无线宽带技术、信息技术与行业应用的通信服务,服务范围广泛覆盖社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通信及物联网等领域。
      
      2018年2月初,该公司基于战略考虑提欲迁入深圳,但是在办理迁入手续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由于该上市公司是集团公司,集团登记证档案和集团母公司的登记档案是两套材料。由于政策上的空白,集团登记档案如何迁出成了一个灰色地带,而且迁出地市场监管部门相关信息系统未设置该类流程,导致办理受阻。

      面对两地市场监管部门管理制度不一致的情况,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企业注册登记窗口主动作为,积极协调迁出地登记部门,窗口工作人员奔赴山东,在当地现场审核档案,现场提取档案,现场研究沟通问题。“千里不觉远,只为与君伴”,在两地登记部门的合作下,及时保障了企业迁移业务的顺利办结,确保了企业如期迁入深圳尽早正常经营。

      谈及迁入深圳的原因,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我们全资子公司在深圳已经运营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与我们总公司的业务是相同的。看到这些年子公司在深圳的发展不断加速,总部十分心动,也立刻做出了行动。现在看来,我们做出的决定十分正确。这次在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办理迁入手续,我们就感到这个城市的接纳力度确实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凡事先从企业角度考虑问题。我们觉得跟深圳的政府部门打交道,受到充分的优待和尊重。”当企业经办人接过新执照时,高兴地说:“深圳的好,刚落地就体会到了。”

      深圳的所有企业迁移统一在深圳市行政服务大厅企业注册登记窗口办理,所以,这里的数据最能反映深圳的企业迁移真实情况。同时,企业迁移情况也可以说是深圳营商环境的晴雨表。2018年以来,两家上市公司千里迢迢赶赴“春天的约会”,在深圳这片南国大地继续演绎“春天的故事”,滴水观海般折射出深圳营商环境的积极良好局面。2016年7月以来,市行政服务大厅办理了大量重量级企业迁入手续,其中不乏国内知名和行业领军企业:如恒大集团、威华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四局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高新达安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华信      安普(深圳)实业有限公司、ARM(中国)、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信期货有限公司等。

























                 好消息!开年以来44家企业迁入深圳
2018-03-26 10:3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孙锦 通讯员 张卫清 字号减小字号增大
  3月23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学-美国硅谷Apostle联合开展的全球独创肿瘤检测项目启动,项目负责人在市行政服务大厅领取了“深圳市南科征途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伴随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进入2018年市行政服务大厅企业注册登记窗口“春之约”不断,新迁入项目数量和质量齐头并进。截至2月底,市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办结44家企业迁入深圳的手续,其中包括两家知名上市公司顺丰控股和北讯集团。

  迁入企业数量与质量并进

  2018年的2月,南科大技术开发团队联系到了市市场监管委的窗口,希望了解企业迁入的具体手续,并表示他们正与北美顶尖生物科技团队洽谈成立医疗科技机构将纳米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肿瘤的液体活检领域,具有全球独创性和领先性,目前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市行政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为他们量身定做了迁入的登记材料,并对其在美国进行各方面商事主体认证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跟踪和指导,为企业的迁入之路扫清了障碍。

  另一家快递业巨头顺丰控股则在今年1月份将注册地由安徽省马鞍山市迁到深圳市宝安区。企业经办人在谈及迁入深圳的原因时表示,“深圳商业环境好,我们有更多精力和信心开拓市场,开辟智慧物流的天地,将集团旗下优良资产的组合和运营都放在深圳,这是我们最理想的规划。”

  企业迁移情况一直被业内看作营商环境的晴雨表,2018年开年以来,44家企业迁入深圳,其中包括顺丰控股和北讯集团两家知名上市公司。近两年来,深圳的企业迁入正在逐年增长,其中不乏众多重量级企业,如恒大集团、ARM(中国)、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信期货有限公司等。

  市行政服务大厅企业注册登记窗口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迁入企业138家,2016年迁入企业180家,2017年迁入企业290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0.4%、60.6%。2015—2017年3年间,迁入企业注册资本总额每年都数倍于迁出企业注册资本总额, 而迁入企业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均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

  营商环境更亲民政务服务更贴心

  2018年1月,深圳市正式出台《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着力从降低要素成本、运行成本、融资成本,方便企业办事,加强人才保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设立扶持基金等方面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随着《若干措施》的出台,全市各级机构开启了一系列服务企业、优化办事流程的创新举措,市行政服务大厅着力建设政务服务“旗舰店”、“体验馆”,率先提出首席代表服务团、“一对一”全链条精准服务、代办制、容缺审查、流程“减法”、秒审秒批、个性化试点、“亲清政企”群等措施,旨在为企业扎根发展营造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

  各区行政服务大厅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一系列订制服务,例如福田区推出政务服务“四办制”模式,容缺受理“马上办”、自助服务“全天办”、智慧服务“掌上办”、网点服务“就近办”。南山区开启政务数据“反哺”企业服务模式,精准把握和预判企业办事需求。 龙岗区打造政企共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触角深入重点产业园区,把最好的服务送到企业的“家门口”。坪山区推行全程代办,实现政务服务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  






http://sz.southcn.com/content/2018-03/26/content_181228593.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21 23: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外迁企业回迁深圳日见频繁,企业回迁意愿不断增强,回迁比例逐年提高。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有包括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亚洲公务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深圳美丽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25家优质企业有回迁意愿或正在办理回迁手续。这25家企业中,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占到三分之二,余下的涉及金融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据统计,在深圳市迁出的企业中,约1/5的企业提出了回迁要求或正在办理回迁手续。
     
     对于企业来说,人才聚集优势、产业链配套优势、信息汇聚优势、甚至思想观念优势依然是深圳的魅力所在。

     对企业回迁的原因,市行政服务大厅负责人分析:一是深圳的招商引资政策说到做到,没有虚假成分。二是企业寻求到内地进行低成本运营,但企业到了当地之后发现当地的营商环境与深圳相比差距很大,企业在当地不能招到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相匹配的人才,商业运营平台的资源也有局限,更加难以获利。三是在电子商务平台获取资质或招标时,在一线城市注册的企业较二三线城市注册的更容易获得,一线城市的企业更容易被认可和接受。四是深圳在保护知识产权和企业权益不受侵害方面的力度大于其他城市,因此在交易安全以及市场运营方面,深圳比在其他城市更有保障。五是深圳的市场化程度高,政府对企业经营干预少,执法更规范,甚少有因为政府行为增加企业经营负担,相反,政府服务意识很强,政务服务做得很到位,虽然像土地等一些要素成本会高一些,但交易性成本和制度性成本等软成本具有明显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1 23:3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1 23: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土不服还是要回来的!营商环境摆在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1 23:4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奈雪的茶获天图投资数亿元A+轮融资

2018年3月19日,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已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投后估值达 60 亿元,成为公开资料中茶饮行业首个“独角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2 00: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给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2 02:43: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一个在深圳待久了的人,突然去别的地方很多不适应,企业也一样,迁走了才知道深圳的好就又要回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2 09: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不专业吧,中信期货、招商基金本来就是注册在深圳的,倒是新增的同方全球人寿值得祝贺,不过不希望是像阳光保险 安邦财险这样,只是换个注册地来拿地的,实际总部不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2 09:5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极苍狼 发表于 2018-3-22 09:48
这个现象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
所谓的劳动力成本高、土地成本高等有形的成本并不是决定企业的核心因素
而 ...

确实是,要不要伦敦香港东京纽约那么高的成本早就没企业呆下去经济早蹦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2 10: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极苍狼 发表于 2018-3-22 09:48
这个现象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
所谓的劳动力成本高、土地成本高等有形的成本并不是决定企业的核心因素
而 ...

用工成本土地成本等因素的上升倒逼选择留下来的企业迁回来的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提高竞争力!这也是深圳持续保持高增长速度的核心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本的上升是倒逼转型升级的抓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2 10: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jsz36 于 2018-3-22 10:07 编辑

一切尽在意料之中,不要说企业,很多之前回老家创业的朋友现在都回来了,还好房子没卖。。。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内地怎么比。据我所知,大量之前离开深圳的外企也要迁回深圳了,或者去东莞,没办法,智能硬件,5G时代,谁敢离开深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2 10: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极苍狼 发表于 2018-3-22 09:48
这个现象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
所谓的劳动力成本高、土地成本高等有形的成本并不是决定企业的核心因素
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2 10:4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极苍狼 发表于 2018-3-22 09:48
这个现象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
所谓的劳动力成本高、土地成本高等有形的成本并不是决定企业的核心因素
而 ...

这就是所谓的:人不识货钱识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2 10: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深圳未来几年居住租金会持续涨,是否会有点负面影响。今年明显感觉租金上涨历害。现在违建基本建不起来,又大量拆违建及旧城改造。供应减少、需求增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3-22 10: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梧桐山脚下 发表于 2018-3-21 23:32
近年来,外迁企业回迁深圳日见频繁,企业回迁意愿不断增强,回迁比例逐年提高。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 ...虽然像土地等一些要素成本会高一些,但交易性成本和制度性成本等软成本具有明显优势。


土地、租金等要素成本是可控的,是可预见到的。而交易性成本和制度性成本是根本不可控的,有的时候就是无底洞、甚至是万丈深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7 20:43 , Processed in 0.043175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