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生产总值:
1-3季度,高新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965.85 亿元,同比增长 8.4%,预计全年可以完成8.2%的拼搏目标。
在12项GDP核心基础指标中,已完成全年目标的有4项,分别是其他盈利性服务业、财政八项支出、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和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除金融业增值税外其他7项均可完成区级预期目标。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1月份,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6%,预计全年平台报送增幅可以达到8.2%的拼搏目标。
服务业增加值:
1-3季度,高新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低于市级预期目标(9.4%)0.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增速为8.9%左右,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
1-11月份,高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低于市级预期目标(11.0%)0.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平台报送增幅可以达到12%的拼搏目标。
工业投资:
1-11月份,高新区完成工业投资261.13亿元,同比增长17.5%,低于市级预期目标(18.0%)0.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平台报送增幅可以达到18%的预期目标。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1-3季度,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9.4%,低于市级预期目标(15.0%)5.6个百分点。预计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1月份,高新区完成全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80亿元,同比增长12.7%,超过市级拼搏目标(11.0%)1.7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增幅可以达到11%的拼搏目标。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2018年高新区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总额790亿元以上,已超过787.2亿元拼搏目标。
实际利用外资:
2018年高新区实际利用外资23亿美元,已超过22.98亿美元拼搏目标。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018年高新区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11.3%,超过市级拼搏目标(11%)0.3个百分点。
项目引进(新引进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个,新引进30亿元以上现代服务业项目1个,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跨国公司产业研发机构10个):
已引进3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30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9个;引进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及跨国公司研发机构15个。
“新两园”建设(建设现代产业园1个),新增市场主体(工业企业“小进规”、服务业企业“小进规”、批零业企业“小进限”、“个转企”,培育瞪羚企业500户),全域旅游大开发,防范化解**性债务风险,做好统计工作:
“新两园”建设:
一是起草编制《东湖高新区生命健康产业现代示范园建设规划方案》(草案),充分体现“五集”发展要求,明确新两园建设的方向和措施。
二是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全年新注册亿元项目公司16个,其中,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的央企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总部已注册落户本园区;中国中药控股增资2.6亿元控股国药中联,投资10亿元建设中国中药华中产业园项目;石药集团联合其他投资方,投资友芝友生物5.14亿元,用于合作发展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肿瘤免疫疗法等项目,创造园区内企业在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单笔最高纪录。
三是推进园区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际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3.2期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武汉光谷精准医疗产业基地项目已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生命健康园先导区490亩用地控规方案已通过市规划局审查。 新增市场主体:新增“小进规”企业37家,新增服务业企业“小进规”326家,新入统“小进限”企业50家,新增“个转企”82户,新增瞪羚企业355家。
全域旅游大开发:
出台《东湖高新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根据“全域旅游大开发”市级绩效考核工作要求,启动并完成2018年旅游统计工作,为全域旅游大开发提供数据支撑。参与举办武汉市首届大学生旅游节暨光谷旅游文化节和武汉市第17届国际旅游节活动版块(首届光谷光影嘉年华),为奠定光谷旅游在武汉旅游中的战略定位打好基础。完成东湖高新区三座旅游厕所绩效工作目标,并超额完成2座任务。光谷希尔顿酒店顺利通过金树叶级绿色酒店省市评估验收。
防范化解**性债务风险:
成立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攻坚战指挥部,制订出台《东湖高新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攻坚战工作方案》。将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纳入2018年国有企业绩效考核目标体系,将债务管理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终身问责制度。组织国有企业开展存量债务清理排查,核实债务项目、资产情况、债务期限、偿还情况。截至目前,东湖高新区未发生到期债务逾期情况,**债务风险基本可控。
做好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指标报送监测。在**统计各专业报告期,每日开展统计监测分析,重点监测GDP核心基础指标,通报主要指标报送进度,分析经济运营存在的问题,为高新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全面开展经济普查工作。在市统计局、市经普办的有力推动下,区经普办联合各单位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全力推进“四经普”工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经济普查清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正抓紧组织普查工作。抓好四上企业入库工作。结合经济普查,针对新开投产企业,按照“达标一家,入库一家”的原则,重点做好四上企业年度入库工作。全年四上企业入库数量近500家,在全市各区中入库数量第一。
招才引智(人才“金字塔”工程、海外科创人才来汉发展工程、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等):
新增引进诺奖、院士等国际顶尖人才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名,湖北省“百人计划”专家18名。优化升级第十一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吸引全球20多个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的1000多个人才团队在光谷创新创业。着力拓展招才渠道,高标准、多频率推进“中国光谷3551国际创业大赛”“招才引智万里行”“楚才回家”“青桐汇”等品牌活动,新设美国、英国、丹麦等6座海外人才工作基地,新聘11位招才大使。大力优化大学生留汉创业工作,新增留汉大学生13.2万余人、新增落户大学生3万余人,落户人数蝉联全市第一;启动“长江青年城”项目建设,累计提供优质岗位3.9万个,开展大学生创业活动309场,受益大学生人数超2.7万人次。
城市建设(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面积、区级投资,微循环路建设,停车泊位建设):
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面积:完成拆迁0.77万方。
区级城建投资完成236.93亿元,完成市年度任务的100.39%。
微循环路建设方面:2018年考核目标共8条道路:清风小路、新北路、楚平路南湖大桥、荷叶山北街、豹墩路、书风路、藕香路、云风路均已完工。
停车泊位建设: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停车场200个停车位已建成并通过市规划局验收,明玉路停车场454个停车位投入使用。
七军会场馆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军事五项场地新建项目和场馆信息化建设):
高新区负责的7个比赛场馆中,基本具备办赛条件阶段项目共2个,即驿山高尔夫球场和光谷国际网球中心;设施设备安装阶段项目1个,即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装修装饰阶段项目共3个,即华中科技大学光谷体育馆、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体育馆和军事五项场地;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项目1个,即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体育馆。总体上看,场馆设施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进展顺利,所有场馆都于2018年12月底已基本完工。
城市管理(环境卫生、市容市貌、控违拆违、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
一是实施“清白”专项行动,清理暴露垃圾6804吨,建成区集中连片暴露垃圾基本消除。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初步建立政府主导推动、物业具体实施的模式。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转运体系,加大固体废弃物转运针对环保督查整改力度。
二是实施拆违“飓风行动”,掀起拆违风暴,今年截至目前共拆除违法建设10.2万平方米,其中拆除历史违建约5.9万平方米;强化日常巡查管控,对新发生的违法建设露头就打,违法建设实现“零增长”。
三是实施“厕所革命”专项行动,完成新建公厕11座,向社会开放内部厕所35座;将2019-2020年厕所新改建任务列入区级城建计划,督促各街道完成15座公厕的前期选址工作。
社会事业(保障房建设,D级危房治理,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幼儿园、中小学配建,儿童医院建设,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推进养老事业产业发展等):
保障房建设:新开工任务目标葛化集团棚户区改造项目(二期)200套已完成桩基础施工,达到新开工考核标准;基本建成任务目标葛化集团棚户区改造项目(一期)1800套已完成主体施工,达到基本建成考核标准,2018年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目标已完成。 东湖高新区无D级危房治理。 老旧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为推进老旧小区“红色物业”拓面提质,高新区制定了《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东湖高新区老旧小区“红色物业”拓面提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武新管办〔2018〕10号),确定了2018年全区15个需拓面小区、8个需提质小区。依托区属公益性物业公司、街道和民营物业企业,形成“1 8 N”的物业覆盖模式;组建了1支高新区斗鱼主播队,3支“红色物业”党员大学生工作队,N支社区志愿服务队,搭建了“1 3 N”工作力量体系;通过召开1次工作部署会、1次现场工作推进会和4次专题协调推进会,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传达工作要求,现全区119家市场化物业企业均已完成党组织组建工作,全区23个老旧小区均已完成拓面提质工作任务,做到了服务、力量和组织的“三个全覆盖”。
中小学配建:
1、2018年中小学配建项目按照目标进度已完成,其中5所续建学校(汤逊湖学校、光谷十一小、光谷十二小、光谷十六小、光谷十七小)完工并交付使用,3个新开工学校(光谷十四小、光谷十八小、龙泉小学)按照目标进度顺利推进。
2、10所幼儿园完工并投入使用。
3、190个充电桩目标任务已完成
儿童医院建设:光谷同济儿童医院已启动项目配套设施——停车楼建设,近期将启动土方清运,规划部门正在调整项目容积率,预计一个半月左右完成。同时,管委会根据协议已经拨付支持资金1亿元。
新增就业人数截至11月份完成13000人。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1、对辖区183个项目工地开展全面排查,建立网格员日查巡查制度,完善劳动合同、人员花名册、计酬手册、考勤制度、考勤记录等管理资料,建立月度工资发放公示制度。
2、对农民工欠薪投诉案件当天受理、当天立案。加强对农民工维权方式的宣讲,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对因建设领域工程款纠纷引起的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在第一时间通知建设局、综治办等相关部门。
3、制定应急预案,成立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专班,集中全部劳动监察人员处理建筑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实行人员到位、处置情况报告制度。2018年共处理农民工欠薪178件,帮助2677名农民工追讨工资5002万元,处置突发事件96起。 推进养老事业产业发展:按照市民政局下达的绩效目标要求,我区结合《2018年武汉市老年宜居社区建设考核验收标准》,从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功能完善、居住便捷舒适、环境优美整洁、人际友善和谐、社区机构健全等六个方面对创建社区安排了统一学习和培训,就老年宜居社区规划设计、资金使用、供应商选择等多个方面做了统一部署。目前11个老年宜居社区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已顺利通过第三方检查组考核验收。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