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7-11 09:2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0.86,这是一个可以标注2018年深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成效的数字。这个数字也解释了为什么全国城市交通事故预防现场会选择在深圳举行。 2018年深圳“万车死亡率”降至0.86,深圳由此成为全国大中城市中首个将这一数字控制在1以下的城市。 万车死亡率,对于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的国家跟这个数字展开了长期艰苦的斗争。曾经,我国道路死亡人数连续十余年排在世界首位,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远远超过其他安全事故,更超出各类治安、刑事案件中受伤、死亡的人数,堪称危及城乡居民生活安全的第一大隐患。 2006年开始,国家开始将“万车死亡率”纳入**绩效考核,并从“十一五”规划开始,要求各级**在公报中公开披露这一数字。2018年,我国“万车死亡率”降到1.93人,北京降到2.33,上海降到1.5。和十几年前,动辄20、30的数字相比,我国道路安全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和美国的1.30(2017数据),英国和日本的1以下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深圳机动车保有量344万辆,每公里车辆密度达505辆,全国大中城市最高。在车辆限购,总量增加缓慢的基础上,去年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殊为不易,也体现出深圳追求安全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深圳“万车死亡率”降至0.86,不仅体现城市道路设计水平,也反映出城市驾驶员和市民的较高素质、医疗救助的及时高效以及交通安全管理上的科学有效。 对于正在以历史峰值水平开展大建设大工程的深圳来说,稳步降低“万车死亡率”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工作。26万辆“两客一危一货”车、渣土运输车正在高密度运行,300万辆电动自行车、48万辆共享单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它们时刻提醒有关部门,道路交通安全必须警钟长鸣,不能有丝毫松懈。 交通是城市高效运行的基础,也是城市管治水平的体现。人们往往习惯通过交通秩序给一座城市打出第一印象分,城市居民也会因为交通影响到一天的心情指数。深圳,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正在探索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之路,交通安全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需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态,在降低“万车死亡率”数字上发起持续攻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