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查看: 2598|回复: 16

转:在建112层广州东塔结构设计及施工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6 22: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广州东塔方案设计阶段,对多种结构方案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筒中筒、巨型桁架-核心筒结构、带伸臂的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和带伸臂的筒中筒结构。
   针对每种方案,分别给出相对总造价、施工难度等方面的对比,以便于业主做出选择,各结构方案的指标对比。虽然带伸臂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具有最高的造价和较大的施工难度,但由于其具备最大的楼层平面开放度、最高的空间利用效率、最灵活的幕墙设计和最好的景观可视性,从而最终赢得了业主和建筑师的青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22: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22: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带伸臂桁架的巨型框架-核心筒结构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 内嵌钢板/ 型钢)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与6 道双层空间环桁架组成的巨型框架、连接核心筒和巨型框架的4 道伸臂桁架组成。由于建筑立面收进,在酒店区,抗侧体系通过环桁架过渡为常规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22: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22: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巨型框架主要由巨型柱和连接巨型柱的巨型梁( 双层空间钢桁架) 组成。8 根巨柱从地下室一直延伸至办公区顶部( 层68)  ,之后减掉1 根,余下7 根继续延伸至公寓区顶( 层92) 。整个巨型框架体系所贯穿的高度超过塔楼总高度的5 /6,可保持上下抗侧力体系基本一致的规则布置。巨型柱采用内灌C80 高强混凝土的钢管混凝土柱,可提供巨大的轴向刚度,与多道伸臂桁架共同作用,有效抵抗侧向荷载产生的倾覆力矩。
   刚度较大的双层空间环桁架充当巨型梁,能有效地提高外框的抗侧刚度,一方面可协调外框架各竖向构件的变形差,使之受力均匀; 另一方面还能将次结构上的竖向荷载传递到巨型柱上,保证巨柱在大风或罕遇地震作用下承担尽量多的竖向力,避免受拉破坏; 同时还可作为巨型柱的侧向支撑,有效减小计算长度。从结构的周期比和位移比情况来看,环桁架对增加结构抗扭刚度也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22:5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有效协调内筒和巨型框架之间的变形,发挥好两者的抗侧作用,提高结构刚度,伸臂桁架的布置必不可少,这也是整个体系是否高效的关键。在方案设计阶段,针对其数量、位置和形式进行大量敏感性分析,与建筑师充分沟通后,决定在第1,2,4,6 道环桁架处( 同时为机电层和避难层) 设置4 道伸臂桁架,每道伸臂桁架跨越2 个楼层。
   本工程浇筑方量大,浇筑过程中的施工组织难度高,需从混凝土的供应、机械、人员现场浇筑平面布置以及场内外交通协调等进行精心组织,才能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按计划顺利、连续浇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22: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虑到核心筒剪力墙的重要性,其抗震性能要求达到拉弯、压弯承载力中震弹性、抗剪承载力大震不屈服的水平。双层钢板剪力墙由于采用内埋钢板的形式,因此外墙与内墙、楼面梁与墙身等节点连接构造与普通型钢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类似,但是第一道加强层处伸臂桁架与双层钢板剪力墙连接的节点则较为复杂,经过详细设计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优化了墙内型钢的布置以及与双钢板的连接构造以确保节点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22: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工程中,为减小构件尺寸( 墙体厚度和巨柱截面) 、减轻结构自重,从而增加建筑使用面积和减小地震力,在首层~ 层29 的墙体和底板~ 层32 的巨型柱中采用了C80 高强混凝土。这种混凝土强度高、弹性模量大,与C60 相比,强度提高了约30% ,弹性模量增大5. 6%。用在墙体中,可有效提高墙体承载力,将最大墙厚由1 800mm 减小为1 500mm; 用在巨柱中,可增大柱的轴向刚度,抵抗倾覆力矩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大了结构侧向刚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22: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东塔建筑高度超限较多,造型沿高度按使用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进,作为广州市标志性建筑,需要有较好的抗风和抗震的性能,给结构设计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创新性地采用带伸臂桁架的巨型框架-核心筒体系,其中巨型框架由8 根巨型柱和环桁架组成是国内首创,使建筑造型和功能要求与结构完美统一。
   同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针对东塔具体的超限情况和构件的重要程度,制定合理可行的抗震性能目标,通过大量的分析、构件验算进行验证,保证结构安全经济有效,得到了专家和业主的认可。目前本项目塔楼基础地下室已经施工完成,主体结构正在紧张施工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6 22: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牛{:5_118:}不明觉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16 22:5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7 00: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完美的追求-最好的设计-最高的造价-最佳的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7 04: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上面觀景台就就好了 11# happyhou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7 10: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论~文中摘下来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17 10: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搞课题也看过那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1 07:01 , Processed in 0.050071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