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12-18 17: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原模式
山西省太原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和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一度被列入全国环境污染最重城市之一。但是自2012年以来,太原市多措并举,大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2014年1-10月,太原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74天,同比增加35天,大气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主要做法是:
一是齐抓共管,构建联动机制。市委书记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全面改善省城环境质量领导组,下设10个工作指挥部,分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市人大每年组织国家、省、市、县、乡五级千名人大代表视察空气质量改善工作情况,市政协坚持把大气环境改善作为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全力监督推进情况。
二是多措并举,加快推进空气质量改善。2012年起全面实施工业污染治理、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饮食服务行业环境整治、垃圾和秸秆焚烧污染控制“五项整治”。2012-2014年关停搬迁污染企业286家,涉煤和水泥行业基本退出主城区,热源和管网建设投资102亿元,扩网面积5000万平方米,替代拆除燃煤锅炉1593台,拆除城中村黑烟囱32563根;2014年取缔小火炉12375台,拆除城中村黑烟囱6006根,拆除棚户区13892户。全市钢铁行业全部完成脱硫设施建设,全面开展火电行业除尘、脱硫改造和脱硝设施建设,水泥行业实现全部脱硝,对电力、钢铁、焦化、水泥等重污染行业实施24小时驻厂监察。
三是强化考核问责,部门协同执法。制定了《太原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实施重大工程“一事一表”工作制度,建立了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纪检监察部门制定问责办法,实施提醒谈话、定期约谈、严格问责三项制度,督促各项工作加速推进,加强责任追究。市政法委牵头,环保、检察、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违法犯罪“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市纪检委牵头,环保、检察、公安、等部门组成打击违法排污专项联合检查组,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四是各方增加投入,资金得到保障。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投入2.98亿元,用于太原市大型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和脱硫除尘改造提升。山西省财政先后投入资金近30亿元用于大气治理、西山综合整治,210亿元用于清洁型供热、气化太原和污染企业治理,2014年计划再投资130亿元用于大气污染防治。出台优惠政策,制定《关于全面推进省城环境质量改善若干政策规定》,对纳入集中供热的老旧建筑减免收取热源异地建设费,锅炉房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用由政府给予补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