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闪存龙头企业之一闪迪于前天宣布,大幅调涨NAND(与非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闪迪市场占有率约为13%,其涨价消息引发整个存储供应链震动。创见(Transcend)、宜鼎国际(Innodisk)与宇瞻科技(Apacer Technology)等模组厂决定暂停出货并重新评估报价。
闪迪涨价的原因很简单,市场需求量太大了。这家公司2026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闪迪营收同比增长22.6%,并预计下一季度收入将继续大幅超越市场预期。闪迪发言人更是在电话会议中透露,预计在2026年,数据中心将首次超越移动端成为NAND的最大需求来源。
这已经不是闪迪第一次涨价了,他们已在同年4月和9月分别执行了10%的全系产品普涨。而且涨价的也不只是闪迪一家,美光在闪迪9月涨价10%后,立马跟进涨了20%到30%左右。哪怕是三星这样产能很足的厂商,也涨了5%到10%。
据TrendForce预测,2026年AI服务器出货量将同比增长超过20%。单台AI服务器的存储容量远超传统服务器,其NAND用量可达传统服务器的3倍。
那么换句话说,NAND缺货的情况不仅不会好转,缺口反而还会继续扩大。
传统SATA SSD的顺序读取速度约550MB/s、机械硬盘顺序读取速度约150MB/s,但是对于AI服务器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NAND做的固态硬盘叫做NVMe SSD,单盘顺序读取速度可以达到数千MB/s,配合PCIe 4.0/5.0总线,才能基本满足像是H100那样训练用GPU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市场需要大量的NAND。
长江存储还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进军企业级固态硬盘市场。简单直接地瞄准AI服务器应用场景。其官方说法是,企业级SSD的毛利率比消费级产品高出30%至50%。
但进军企业级市场其实也要面对很多地考验。
在技术认证方面,企业级存储产品需要通过Intel、AMD等平台厂商的兼容性认证,以及微软、VMware等软件厂商的系统认证,认证周期通常需要6至12个月。也就是说,每一代NAND产品在完成封装测试后,至少要等半年,才能在市场上推广。
而且长江存储还需要面对一个验证过程,才能让客户企业大规模部署自家的产品。一般来说,这个过程也需要两年时间。
值得庆幸的是,长江存储在技术层面已经达标。根据长江存储PCIe 5.0企业级SSD的公开信息来看,采用自研的Xtacking 4.0架构。拥有3.84TB、7.68TB版本,以及新增的16TB和32TB大容量版本。并且可以支持每天4次全盘写入,对于有AI训练需求的企业来说,存储的耐久性是十分重要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