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3-25 14:58: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原来那张鸟瞰图上再继续添加画个示意框,再对地面以上部分作个分析:
这里的站城结合我暂且很粗略的分成三趴——
红框部分,是为高铁车站高架站台和mall及写字楼紧密结合区,今后出站的旅客除了跟常规的东站之类特等站一样的地下出站外,另一方式就是向上直接抵达上盖商业物业部分,并可直接去往写字楼,这是步行旅客,而乘车旅客也可以在上到高架地面层来乘车,导流措施规范合理的情况下可以以目前机场那样高架层道路三分钟即停即走的接客模式,直接私家车接人驶离车站,当然这好看怎么去规范了。我把这部分的紧密权重称为B级;
蓝框部分,是为高铁车站的铁道线路穿心而过的整个上盖物业,包括候车大厅本体及站台层、及数层高架的商业物业还有周围的多层环路和高架通道走廊等,在候车大厅的旅客可以自由抵达站内公共商业部分,也可以往两端站台部分的商业空间去购物甚至去写字楼进行商务事宜,只是以规范操作的话应该单向禁流,二次进站还需安检,这适合过早到站有充足时间的旅客到处逛的需求。我把这部分的紧密权重也称为B级;
黄框部分,是新加的,等于是红蓝框的交集部分里最最明显的物业区块,因为再糊涂不明白的也可以明显看到这是0距离上盖,怎么个交流动线就不重复说了,这部分的紧密权重级我称之为A级;
综上,我只是地表部分以上的分析,而且也仅是粗略的表层的,更多的TOD一体化概念肯定随着设计的更多露出和细化优化会更加明朗,而地下部分更不必说了,没有地上的各类空间设施和预应力结构影响,可以整体打造,完全融合,站城一体的TOD呈现会更彻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