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6-2-4 07: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词.互联网 行动计划
琶洲创新集聚区打造“广州硅谷”
位于广州天河区的欢聚时代(又称“YY语音”)公司内,分管娱乐板块的副总裁陈洲正在筹谋挪腾新的场地。随着互联网粉丝经济的崛起,欢聚时代平均两年扩大一次办公场所。去年,欢聚时代拍下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地块,吸引这家“独角兽”企业的是集聚区吸附互联网创新要素的影响力。
“十三五”期间,广州全面启动“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度介入生产生活各领域。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新业态、互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公共服务等近年来悄然产生的概念密集出现。
这些新领域中,互联网公共服务已经在广州试水,省妇幼医院开通了微信支付系统,病患取药不再需要排队。去年,广州基于互联网的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多达67.5亿元,位居全国试点城市第一。
《纲要》提出,广州高水平规划建设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对标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深圳南山区等创新区域,促进互联网创新要素集聚,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形成广州科技进步新引擎。
蓝图已经绘就,定位已经明晰,关键在于战略落实。“十三五”规划提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既抓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又抓产业链配套,建设互联网领军企业总部基地,重点引进一批国内外互联网总部企业,培育一批本土领军企业,带动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集聚区还要形成人才集聚和产业发展融合。
在专家看来,以琶洲为起点,通过市场化的驱动使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在这里交会突破,特别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的突破,可能会形成新兴的产业集群,带动经济爆发式增长。
广州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从“1+1+9”电商集聚区再到琶洲电商总部,从城市中心到区域延展的均衡布局,电商作为广州新兴产业将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变量,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经济模式有望成为广州未来产业转型的重要引擎。
全新的产业格局下,在工业企业的智能制造到制造业的信息化支撑乃至生产性服务业的电商结合的探索中,研发、设计、制造、后续销售、物流、市场等全链条要素的软性服务正在通过“互联网+ ”逐步延展开来。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
试点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数据交易市场
对广州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难是一大“心病”,在数据挖掘工程师眼中通过大数据梳理可以向银行一览无遗地展示企业盈利能力和潜力,“未来,数据将作为银行放款的必要条件”。民生银行根据数据挖掘工程师提供的信用报告,已经为100多家中小企业放出20多亿元的贷款。
作为服务业中的一环,大数据的应用既神秘又富有潜力。不过,在数据挖掘工程师和大数据机构眼中,广州政府数据开放共享还有待推动。由于政府部门之间信息还处于封闭状态,近年来广州的代表和委员不断呼吁适度放开,以吸引云计算、数据处理、数据安全、数据外包服务企业聚集广州。
大数据运用的市场价值已经吸引具有前瞻性的企业前来广州淘金,去年底京东集团与广州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100亿元打造云服务项目;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各自在广州建立数据中心。
《2015中国大数据交易白皮书》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767亿元,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将突破9000亿元。而广州可以占到7%,630亿元左右。
在广州大数据产业协会执行秘书长、会长助理刘代焰看来,广州依靠雄厚的软件业发展基础,带动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据统计,仅仅广州天河便会聚了全广州70%的软件企业,IT从业人员聚集度仅次于北京中关村,位居全国第二。
大数据如何加快商业化成为今年广州市“两会”的焦点话题。市政协委员吴阳阳在提案中指出,广州超算中心在动漫渲染、电子政务、安全服务、数据容灾等应用方面大显身手。但是短板也很明显,国际交流与合作不足,嫁接国家重大领域的科研项目较少,应用软件开发的周期过长,人才梯队与技术支撑尚未形成系统。对此,吴阳阳建议,政府可以为超算中心应用投入一笔兜底资金,降低使用成本,让其在商业化服务上有更多作为。
《纲要》为广州大数据产业提出时间表,未来五年广州争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数据交易市场试点,组建广州数据交易中心,建设大数据产业基地。
“十三五”期间,广州提出探索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服务创新管理机制,让政府公共数据资源适度向社会开放。专家认为,广州的这一举措具有前瞻性,社会各界利用大数据开展研究和公共服务创新,将有力地为广州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支撑。
广州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希望依托互联网高地的技术支撑,通过发展大数据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越来越多部门开始认识到自己手中掌握的数据可以用起来。
专家预言,广州市政府数据开放如果能够按照五级技术成熟度模型的规划,广州达到数据生态的阶段时间不需太久。那时候,全社会的数据,包括政府数据、公共事业数据、科学机构、大企业数据等全都在广州数据开放平台上,围绕这些数据形成丰富的数据生产、数据消费、应用培育、产业升级的生态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