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逸雪霁蓝

2025年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杭州经济城建发展综合(禁止政治人事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600066 发表于 2025-4-29 21:49
余杭区,今年一季度991亿,去年是814亿,增量177亿,名义增速超21%?更猛?

其实都是五经普的结果,整个浙江对gdp都太佛系了,只能靠经济普查慢慢释放出一点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零跑B10第1万台整车量产下线 售9.98万元起

4月28日,零跑汽车官方宣布第1万台零跑B10迎来正式下线,仅用时16天。新车于4月10日上市,共推出5款车型,售价9.98-12.98万元。官方此前宣布,新车上市1小时大定达到10016台。
官方表示,依托与Stellantis集团的战略协同,B10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登陆欧洲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00066 于 2025-4-29 23:30 编辑
600066 发表于 2025-4-20 11:56
赛前声明效果肯定要比赛后声明好多了,
大多数人对机器人的发展阶段是一无所知的,就按照比赛结果入脑 ...


10天前亦庄机器人马拉松宇树未参赛但被黑事件,我当时说宇树应该先展示下马拉松再搞格斗视屏,别人的挑衅不要惯着,这不,新闻来了:

4月28日下午,宇树科技直播了人形机器人G1长跑。工作人员表示,G1最高速度可达每秒3--3.5米,长跑每秒2米。直播过程中,宇树工作人员提到“不知道大家那么喜欢长跑”,并表示“格斗比赛正在准备”。

此外,从直播来看,宇树机器人G1在稳定性,耐久性方面表现十分出色。仅在开跑后90分钟换过一次电池。全程118分钟,跑了40圈,共计13.2公里。


个人点评:宇树忙着格斗比赛前抽了小空跑了趟小马,这次宇树调准的机器人长跑时速大约是每小时7到8公里,和那个号称马拉松夺冠的天工机器人差不多,宇树的身高是1米3,天工的身高是接近1米7。各位自己评判吧。个人感觉宇树没有一个巴掌打回去,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你有的,我也有,我有的,不知道你有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ickcxw 于 2025-4-30 01:07 编辑
600066 发表于 2025-4-29 23:24
10天前亦庄机器人马拉松宇树未参赛但被黑事件,我当时说宇树应该先展示下马拉松再搞格斗视屏,别人的挑 ...


宇树需要关注用户体验,很多机器人是基础版本卖给普通用户作秀的,他们没有二次开发能力。他们的体验直接影响网络口碑。这就会与官方宣传视频上能力形成落差。

建议宇树给售卖出去的机器人升级算法,至少与官方视频一致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600066 于 2025-4-30 02:17 编辑
buickcxw 发表于 2025-4-30 01:04
宇树需要关注用户体验,很多机器人是基础版本卖给普通用户作秀的,他们没有二次开发能力。他们的体验直 ...


你这个建议听起来是可行的,也是这次宇树被黑同情人少的理由之一,
我想了下,现实情况是这样的:

首先人形机器人进阶也就是这两年才开始,整个人形机器人最终的应用场景都没被确认,所有机器人企业都只是在进阶机器人训练,宇树前段时间说现在所有的机器人只是4到5岁,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有传说中的遥控器。

其次宇树卖出去的人形机器人只是硬件,买去的客户都是去用自己的算法训练和研究的,就像曾经的波士顿动力也买了,国外还有买去用自己的算法做手术听说胜过医生,说透来就是客户的算法和需求各种各样,很难预制场景的。

再次如果完全按照宇树视屏里的技能,算法和硬件一起打包给客户,我们不说客户需不需要跑步,格斗,跳舞,亦或叠衣服等等技能,价格就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

关于人形机器人,其实包括我们在内所有不是行业里的人,都是有极大的误解或过高的期望,我还是引用亦庄机器人马拉松亚军松延动力机器人创始人清华博士姜哲源对宇树的评价是宇树比他们厉害多了,行业内正直的人的评价应该比较中肯。

按照姜哲源的话,摔倒真不赖宇树,好比卖给你一款游戏,有人可以玩通关,有人连半关都玩不了却赖到游戏设计有问题,是不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冷笑002 发表于 2025-4-29 18:48
4.21-4.27一周的数据,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零跑不声不响拿下第一。

极氪掉队明显,搞什么哦,但是路上看到极氪不少得,但是都是车主在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600066 发表于 2025-4-30 02:01
你这个建议听起来是可行的,也是这次宇树被黑同情人少的理由之一,
我想了下,现实情况是这样的:

问题是很多机器人是卖给普通用户作秀的,不全是科研机构自己能二次开发,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如果通过算法升级,就能做到,应该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buickcxw 发表于 2025-4-30 10:38
问题是很多机器人是卖给普通用户作秀的,不全是科研机构自己能二次开发,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如果通过算 ...

宇树之前在京东下架其实已经表明普通用户并不是宇树主要的销售目标,
普通用户买去作秀是因为人形机器人刚出来的新奇感,
随着国内机器人研发的大面积铺开,
接下来各地都会首推当地的机器人作为作秀的对象,这块蛋糕不大的。

总结就是:机器人尚处于4到5岁的儿童阶段,现阶段的应用就是痛点,从这个角度,宇树被黑帮他说话的人少好像可以理解,普通人真的是不理解,只看到买去的宇树摔倒了。

但问题的关键宇树是被同行黑,这就有点恶心了,所以也有像松延动力站出来替宇树说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2026款零跑C10预售12.98万起 800V平台/8295芯片/续航605km


4月30日,从零跑汽车官方获悉,2026款零跑C10(询底价|查参配)正式开启预售,共推出4款车型,预售价区间为12.98-14.98万元。作为改款车型,2026款零跑C10继续提供增程版和纯电版可选,其中纯电版将基于800V平台打造,电机最大功率提升至220千瓦,百公里加速时间5.9秒,CLTC纯电续航605km。作为参考,现款零跑C10于2024年3月2日上市,售价区间为12.88-16.88万元。

2026款零跑C10预售价 车型 预售价(万元) C10增程 210悦享版 12.98 C10增程 210激光雷达版 13.98 C10纯电 605悦享版 13.98 C10纯电 605激光雷达版 14.9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5.20万亿,千亿营收军团+1!723家浙江A股上市公司交卷!


截至4月30日,723家浙江A股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了各自2024年年报。

723家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总额达5.20万亿元,相较于2023年的5.05万亿元继续稳步提升。468家上市公司实现营收正增长,包括天振股份、杭州柯林、长鸿高科、亨通股份、长川科技在内的5家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100%。

凭借22.59%的营收增长率,2024年桐昆股份营收突破千亿大关至1013.07亿,浙江A股上市公司千亿营收军团扩容至5家。不过,营收超百亿的上市公司数量则从2023年的96家下降至95家。

2024年营收排名前十的分别是物产中大、荣盛石化、浙商中拓、金田股份、桐昆股份、海康威视、浙能电力、海亮股份、浙江建投和滨江集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挂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uickcxw 于 2025-5-1 00:47 编辑
600066 发表于 2025-4-30 11:33
宇树之前在京东下架其实已经表明普通用户并不是宇树主要的销售目标,
普通用户买去作秀是因为人形机器人 ...


看宇树产品的定位,普通消费者用户才是宇树的主要销售目标。而各地科研机构后续都会研制自己的机器人。在电商平台下架是暂时的,可能是产品不完善或产能不足等其它方面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buickcxw 发表于 2025-5-1 00:45
看宇树产品的定位,普通消费者用户才是宇树的主要销售目标。而各地科研机构后续都会研制自己的机器人。 ...

普通用户到底是不是宇树的主要销售目标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我们已经替宇树发过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AI下一条“小龙”在哪里?中 央广播总台《赢在AI+》重磅开播

       5月2日,由中 央广播电视总台、杭州市人民政 府主办,总台央视频、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杭州市商务局(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执委会办公室)、总台浙江总站承办的大型纪实创投节目《赢在AI+》将在央视财经频道(CCTV-2)及央视频新媒体矩阵重磅开播

       作为立足国 家平台打造的首档以AI为核心的大型纪实创投节目,《赢在AI+》将聚焦“机器革命”“智能终端”“高校力量”“智能制造”“创想设计”“未来医疗”“智慧城乡”“智能办公”“智启万象”“智能芯算”十大“人工智能+”赛道,推动AI全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未来的企业,寻找企业的未来。节目首期以“机器革命”为主题重磅启幕,10位国内顶尖AI创想者携自主研发的前沿机器人产品登场,共同探讨机器人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等问题,开启人机协作的新纪元。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4月25日,习 近平总书 记在主持中共中 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新形势,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

       在杭州市余杭区未来科技城(南湖未来科学园)举行的《赢在AI+》首届未来营开营典礼中,102组AI创想者逐一亮相,以锐意创新的姿态奏响智能时代的号角,引发社会各界期待。接下来的节目中,他们将分别围绕十大“AI+”垂直赛道,展现技术与产业的融合点,冲击“百亿AI资源包”。节目还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杨华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知名学者蒋昌建等院士专家、行业领袖、知名投资人组成“AI智库团”,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指导。由20多家投资机构代表、全国各地的AI爱好者组成的观众团,也将共同踏上“寻龙”之旅。

       AI如何赋予机器“大脑”和“肌肉”?抛接苹果,对于机器人而言有多难?在《赢在AI+》首期节目中,10位AI创想者将展现先进的机器人产品,并从具身智能、伺服驱动技术到产业化应用等维度,展开了一场关于机器人前沿技术的深度对话。

  依托AI技术的突破,AI创想者殷晓晗创新研发了空间智能多模态模型。装有“AI大脑”的无人机,能在零下18℃的低温、无GPS信号的冷链仓库中,精准完成库存盘点和异常检测任务;AI创想者张扬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20余年的技术积淀,研发出机器人的动力“肌肉”——伺服驱动器,使其可以像人类一般灵活自如,为机器人实现类人化运动奠定了坚实基础;AI创想者刘松涛为中国工业打造出的机械臂,搭载AI+高速运控系统,1分钟可以完成高达600次的完整工作循环,其稳定性与可靠性已能比肩国际顶尖水平;AI创想者任志勇研发的重载AGV单机承载能力达到600吨,继续领跑全球的载重纪录。相关产品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船舶港口、工程机械、风电冶金等领域,用“智能的力量”重新定义工业的边界。在《赢在AI+》首期节目中,大家还将见证机器人在农业精准作业、服务业智能交互等领域的创新突破。这些都共同指向一个生动而明确的事实——未来已经到来,未来在青年一代。新时代的青年正以智慧与激情,让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跑进“决赛圈”,跑上“领奖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创业道路上,有少年图强的志在必得,也有老骥伏枥的志在千里。“我是河北工业大学的一名教师,已经在讲台上站了35年,今天我的身份有一点转变,作为一个60后的创业者来到这里……”走下讲台、踏上舞台,AI创想者张明路在节目中进行一场特殊的“答辩”。作为从事一线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张明路深耕智能特种机器人领域数十载,手握丰富的科研成果。2018年,一次调研经历,让他体会到危险场所作业人员的艰辛与不易,也让他下定决心将“躺”在实验室的科研成果推向市场。节目中,张明路将分享为不同作业工况设计的爬壁机器人,展现它们在石化巨塔、船舶外板“飞檐走壁”的超能力。在收获全场点赞与敬意的同时,张明路的创业经历也引发了AI智库团对于高龄创业的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阿里云创始人王坚表示:“相信年轻人是必须的,但是一定要相信有意外。今天,60岁创业对我们是意外,但也要相信一定会有奇迹发生。”

       在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你是否也畅想过有一天机器人“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社会中的一股新生力量?

  《赢在AI+》特别邀请到杭州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就备受关注的“一户一机器人”愿景作出专业预判:“在2025年年底,相对比较通用的人形机器人AI模型,真的有可能诞生。”在王兴兴看来,当下的“AI+机器人”浪潮只是星星之火,真正的燎原之势,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无论是像我这样的创业者,或是年轻人、投资人,大家都有很多机会。这个世界是属于大家的!”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关于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应用,AI创想者们也满怀热忱地描绘着科技蓝图:“我们希望通过农业机器人设备,极大地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解放人,也解放牛”“让通用智能机器人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把中国智造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带向世界”……这些掷地有声的愿景,不仅勾勒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清晰路径,更展现了AI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后,将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无限可能和深远影响。

  星辰大海的抵达,需要时间的沉淀;新兴产业的跃迁,也需要耐心去孵化。为未来的企业,寻找企业的未来。5月2日21:50档,关注《赢在AI+》,一起解码机器人的“觉醒时刻”,见证中国AI下一条“小龙”的腾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4 01:45 , Processed in 0.04893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