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并州柳西

[龙城轶事] 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主题贴(晋商博物院(山西府衙博物馆)今日开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4 22: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挖坑、上吊的地方位于浑源会馆片区,不知是否就是浑源会馆所在之地,因为整个地块南北很长。下午路经还专门绕过去看了看,因为有围挡,看不出个所以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19: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81# T_-_H 1981楼这是哪个院子,修的可以啊,求告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21: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85# 耿的粉丝


    教场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21: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5 21: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00:0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_-_H 1981楼这是哪个院子,修的可以啊,求告知啊
耿的粉丝 发表于 2015-8-5 19:35



    几年前是作为教场巷民居的样板第一个开修的,后来其他的也不了了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14:0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浑源会馆这个事肯定有个结果,而且绝对不是拆了就没下文了。等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21: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在太原集中营旧址,一台大型机械在平整场地。近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新开南巷的太原集中营旧址正式开始修缮,目前工人正在清理集中营内的垃圾和进行场地平整,预计整个修缮工程将在8月底前完工。据悉,太原集中营曾是侵华日军在华北地区建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战俘集中营之一,也是侵华日军罪行的历史见证。集中营建立于1938年,7年间不仅收容、关押过10万至12万军民,还是日军输送战俘苦力的重要集结地、日军医院血库、细菌试验场和日军用战俘活体作靶子训练新兵杀人胆量的暴行实施地。为掩盖罪行,日军对外称之为“太原工程队”。由于年久失修,太原集中营出现了屋顶漏水、部分梁柱霉烂等隐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6 21: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91# 湖蓝海

这个修完可以做一个抗日战争的主题博物馆用以展出山西境内的抗战文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7 11: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皇庙的修缮工程,本着修旧如新再放旧的原则,进行着漫长的修复工作,请大家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7 16:5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日,在太原集中营旧址,一台大型机械在平整场地。近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新开南巷的太原集中营旧址 ...
湖蓝海 发表于 2015-8-6 21:08


山西“太原工程队”旧址保护方案拟定(图)
2008年05月07日 07:41

  中新山西网5月7日电 近日,经过市文物局和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方研究勘测,“太原工程队”旧址保护方案初步拟定,并已经上报市政府。

  保护引发关注

  去年6月,本报根据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退休教授刘林生提供的线索,在市政协、市委党史研究室和市文物局、山西机器制造公司以及新闻界老前辈穆欣、日寇战俘集中营“太原工程队”幸存者和广大热心市民的共同关注下,对位于山西机器制造公司院内的“太原工程队”旧址保护一事进行了长达5个多月的连续报道。其间,共刊发各类报道12篇,最终使这个全省惟一仅存的战俘集中营旧址得以挂牌保护。但是,如何建立长效机制,使这个全省惟一也可能是全国仅存的战俘集中营旧址遗存得到有效保护,并将其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直是专家学者、“工程队”幸存者和广大市民关注的问题。

  初步拟定方案

  为尽早使这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得到更有效的保护,日前我市文物部门专程从规划部门调出图纸,在对“工程队”旧址所处地理位置进行认真仔细研究之后,在第一套方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第二套保护方案上报市政府。两套方案都将“工程队”旧址保护区入口设在北大街,主要是考虑到“工程队”旧址位于机器制造公司厂区深处,将入口设在北大街不影响该公司的正常生产,同时也方便参观市民出入。第二套方案在保护区内由北到南依次规划为停车场、史迹陈列馆、祭祀凭吊区和监舍区。在监舍区四角,设有4个望楼。该保护区总占地32300平方米,其中史迹陈列馆区占地9240平方米,监舍区占地14110平方米,祭祀凭吊区占地5628平方米,其他占地3322平方米。与第二套方案不同的是,第一套方案考虑到占地面积,未设祭祀凭吊区。

  三区再现旧貌

  史迹陈列馆的主体建筑为民国式二层楼建筑,其本体去年因城市建设被拆除,准备异地保护的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博爱医院门诊楼旧址。由于门诊楼建筑和日寇战俘集中营建筑的时间相近、风格协调,迁移到此处后将作为陈列博物馆使用,在其中展示日寇在太原残害中国人民的历史资料、图片及实物陈列,使太原市民详细了解太原抗日历史。

  祭祀凭吊区将作为敞开式广场,供市民悼念在此牺牲的先烈。由停车场到祭祀凭吊区,设有十二步台阶,象征抗战八年中在“太原工程队”被敌人杀害的12万抗日军民。凭吊区最南端的墙体上,还将制作石刻烈士群雕像,主要反映抗日军民共同抗战的历史场景和我市涌现出来的抗日英雄。

  在监舍区,文物部门将依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原则,首先对日寇战俘集中营旧址遗存的两座监舍建筑进行维修保护,恢复其建筑原貌,并在此基础上再复建几组集中营建筑。在监舍外,将修建围墙并加装铁丝网和望楼,以再现“工程队”部分原貌和当时日寇对集中营严格管制的原貌。

  专家提出建议

  专家们同时指出,“太原工程队”旧址保护区以西是拱极门城墙,以南是山西国民师范旧址纪念馆和日本军部大楼,东与牛驼寨烈士陵园相望,应利用“太原工程队”旧址这一特殊的地理优势,将其建成为我市城区北部的文化广场和北部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也有专家建议,作为日寇利用战俘进行活体刺杀的训练场,赛马场“观马亭”也是“太原工程队”旧址保护区不可分割的一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考虑保护方案时,也应将此处遗存列入保护范围。

  目前,这两套方案已经由市文物局上报市政府。另据了解,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退休教授刘林生撰写,反映在“工程队”中被俘抗日将士遭受非人待遇和折磨,并秘密组建地下党组织与看守日军展开斗争,最终获取胜利的《太原工程队》一书,也正在计划出版之中。

  明年是太原解放60周年,“太原工程队”旧址保护区的建成将成为了解太原抗日历史、缅怀先烈的一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源:太原晚报;本报记者裴怡文/摄)


只有一个多月的修缮时间,应该不是按照这个方案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7 16: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0 10: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施工的缺口已恢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0 10: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变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0 11: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做皇庙修复工作的?回复 1993# gzs9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4 11:15 , Processed in 0.066613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