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并州柳西

[龙城轶事] 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主题贴(晋商博物院(山西府衙博物馆)今日开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20 12: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文物古迹应该和旅游联系起来了,修好没人关注也没有什么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11:3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副食品大楼要拆了 勾起老太原人好多不舍

“太原副食品大楼昨晚拉线,准备拆呀。小时候买东西老来这里。”昨日,市民王先生给本报热线打来电话,说已经屹立半世纪的太原副食品大楼就要和市民说再见了。

太原副食品大楼,最初名为解放副食大楼,1964年修建,是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太原专卖副食品的国营机构之一(另一家是钟楼街的太原副食品市场)。在那个年代,很多市民购买副食品都在这里。一提副食品大楼,不少老太原人都印象深刻。

今日上午,记者来到解放路北仓巷旁的副食品大楼。这栋五层建筑已显衰败,红色和黄色的漆一块块掉下来,墙体斑驳,窗玻璃上蒙着厚厚的灰尘,在一些砖块的缝隙中甚至长出野草。这栋楼最显著的特点是主楼顶有五个拱形门洞,是仿苏式风格,拱门下的窗户围着铁栏杆,看着很有历史感。

据了解,副食品大楼已经荒废三四年了。主楼中间最大的招牌“瑞龙酒店”已经有些坏了,玻璃旋转门锁着,里面一片狼藉。北侧的民生银行早已搬空,南侧的洗浴中心还留着人看门。记者看到,距离大楼两米外,竖着一截砖墙。整个副食品大楼都是被砖墙围着的,除了前面的四层楼,后面还有些平房,据说是上世纪70年代建的食品加工厂,现在都荒废了。

“昨天傍晚,我散步到这里,发现楼前拉了安全警戒线,上面还挂着张纸,印着‘今晚施工,禁止停车,谢谢合作’。”市民王先生在附近居住,对这一带很熟悉。虽然已经很多年不到副食品大楼采买食品了,但看到这些景象,小时候的记忆瞬间涌上来。

不只是王先生,在楼外,还站着几名六七十岁的市民,他们一直在附近居住,小时候都是在副食品大楼买东西,对这里印象深刻。“虽然后来不景气了,这楼看上去也破破旧旧,但还是挺希望能保留下来,毕竟是一代老太原人的回忆。”72岁的刘先生言语间满是不舍。

记者看到,副食品大楼还没有开始破拆,施工人员正在楼前的空地上挖洞浇水泥,竖铁桩。“昨晚,我们开始修围挡,等围挡修好后才破拆大楼。”施工人员告诉记者,破拆主要是因为这栋楼已经是危房了,里面钢筋都露出来了,不能再住人了。

不过,考虑到这栋楼是老太原人的记忆,该楼拆除后要在原地重建,恢复副食品大楼的原貌,还将在后面厂房位置再建30层高楼。“现在建房不能用红砖了,不过为了保持原貌,最后也会想法子做成现在的样子。”施工方称。

延伸采访

1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副食品大楼曾红极一时

太原副食品大楼1964年修建,1965年建起,专卖副食品,曾盛极一时。

年近六旬的张先生从小就在附近居住,他说自己小时候经常去副食品大楼买东西,那会儿副食品大楼是国营企业,在这里上班,比在政府当公务员还牛气,是“让人眼红的好工作,有本事才能进去。”

为啥当年副食品大楼那么红火?张先生说,主要是因为当年商品短缺,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粮票、油票、肉票,都是按人头发,有钱也买不上。不过那会儿都没啥钱。”张先生说,逢年过节,即使手里有票也不一定能买上,“大家都排着长队,手里拿着号,排到你还有没有,谁也不知道。”

当时,如果谁家有人在副食品大楼工作,那就是人们“拉近乎”的对象,“就算不能多给点儿,起码不用排队。而且,像买猪肉,如果认识内部职工,就能多切点肥肉。”那个年代,人们均到的油少,如果肥肉多点儿,回家就可以炼猪油。

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小商品个体户越来越多,对副食品大楼打击很大。虽然上世纪90年代进行改制,成了国有控股企业,也没能挽回颓势。“人们在路边买东西更方便,加上我们缴税还比较高,后来就撑不下去了。”苗女士今年50多岁,上世纪80年代调到副食品大楼后勤上作。“刚来那会儿还挺好,工资高,环境好,但渐渐就萧条了。改制后,成了太原市副食品大楼有限公司。本来也考虑过卖服装,证件都办下来了,但始终没卖。”苗女士说,后来越卖副食越赔钱,只好租出去挣租金,一众职工,有的自谋出路,有的回了家,公司每月给付些工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11: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副食品大楼曾是老太原人常去的地方,而今是文物单位

现场采访时,记者听到有人说副食品大楼前几年被评定为文物。真是这样吗?记者联系到杏花岭区文物旅游局,宋局长说副食品大楼是解放以后留下的近现代代表性建筑,自从上世纪60年代建成,到现在已度过半个世纪的时光。2008年普查时,大楼被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刚建成时,名为解放副食大楼,是国营副食商店。后来在1997年进行了改制,改为太原市副食品大楼有限公司,成了国有控股企业。起初几年还做副食品生意,后来外包,开过两年华宇超市,但由于效益不好关闭。之后租给瑞龙酒店。

说起要拆除的事情,宋局长说这个消息他还没听说,不过即使改造,应该也会保留原副食品大楼的元素在。

市民记忆中的太原副食品大楼

王先生:1983年我10岁,那会儿很喜欢去副食品大楼逛。里面的东西特别全,肉、油用票买,但醋、酱油等很多东西都能用钱买。不过当时手里没钱,进去逛是为了闻香味儿,芝麻酱、辣酱、酱菜,现在都记得,味儿好香呀,买不起光闻闻也很幸福。

晨晨:以前副食品大楼卖珍味鱼片,两毛五一包,还卖鱼松,多少钱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是小时候下白粥的美味。

赵女士:我娘家在涧河,1993年嫁过来,婆家就在副食品大楼后面。当时,家里做饭的活儿是我干,刚当媳妇,总担心花钱多、东西买不好,惹婆婆不高兴。一有时间就总在副食品大楼里逛,和店员聊聊家常,顺便比比价。

郑女士:副食品大楼和六味斋一样也算是老字号了。里面的东西很全,肉啊、烟啊、糖果啊,什么都有。每年中秋节还做月饼,非常好吃,一些在尖草坪住的人还大老远跑过来买。因为要用到购物券,逢年过节总有一堆人在排队。我记得当时有两个同学在那里当柜台服务员卖东西,我过去买东西就找这两个同学,省得排队,还能拿上新鲜的。

这里,是她幸福婚姻生活的开始

副食品大楼有一小部分是瑞龙酒店,近几年一直处于关闭状态。8月20日一早,得知副食品大楼要拆的消息时,市民刘女士心里还是小震惊了一下。

原来,刘女士对这里念念不忘,是因为这个酒店曾是她幸福婚姻生活的开始。2007年,刘女士结婚办酒席选在了这里,2009年,孩子满月酒席也在这里,就连她怀孕期间,因想念酒店某两道可口的饭菜,她还专门跑去吃。直到有一次朋友想请客吃饭,她推荐来瑞龙,没想到已经关门了。

而今,副食品大楼就要拆除,刘女士感慨不已,毕竟这栋承载了太多老太原人记忆的建筑即将坍塌,心里多少还是有那么一些小伤感。

太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筑今安在?

工人文化宫:简称南宫,1958年建宫,是我省最大的职工文化活动中心。2003年5月,经市总工会批准,南宫与太原职工大学、太原市职工教育中心合并重组,实现了在职工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晋阳饭店:《太原市南城区地名志》中记录着晋阳饭店的光辉历史:1958年开业的晋阳饭店,拿手菜是烧海参、一窝酥、开花馍、糖醋鱼、拔丝山药、烤鸭、过油肉、芙蓉鸡片;地方面食包括剔尖、猫耳朵、伊府面和南炒面等。连吃饭带住店,曾一天接待5000人次。2012年1月,晋阳饭店被列入省城26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成为不可移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一大楼:位于迎泽区柳巷街道办事处海子边东街五一路南口西侧,是太原市“一五”时期城市建设中的代表性建筑,也是解放后山西省太原市政府投资建设的一个综合零售百货大楼。1954年元旦,当时按照开业顺序,大楼被定名为“太原市百货公司二商场”。1956年,又按照规模大小改为“太原市百货公司第一商店”。直到1989年1月1日,才正式更名为“太原市五一百货大楼。”

太原市少年宫:1957年建成,至今已有58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座新建的少年宫,被誉为“中国第一家”,是山西省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也是山西省唯一获得全国“一级甲等”(优秀)校外教育机构荣誉称号的单位。

山西省图书馆:1958年,山西省建筑设计院开始筹建,1960年8月正式开馆。现在的山西省图书馆为20世纪50年代建筑,是山西省建国初期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并州饭店:20世纪50年代,并州饭店是太原市代表性建筑之一,甚至在当时被称为“并州第一饭店”。

迎泽宾馆:东楼始建于1955年,是当时太原市最高的建筑物,同时也是半个世纪内太原市代表性建筑之一。西楼始建于1977年,设计了当时传统的矩形平面形式,俗称“八角楼”,是当时太原市最早使用全框架结构的建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11: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32# dingdangmaook

要不就拆了,要不就留的,拆了再建一个一样的吃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18: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33# qqwwee3607
说的也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20: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32# dingdangmaook

昨天从万达回来没等上车就直接往省府走了,路过副食品大楼前看见前面地砖都被翘起,围墙也敲了点,抬头看了一眼,没想到这竟然是我看到的最后一眼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20: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段时间山西大学堂主楼被施工棚包裹,以为是修缮,现在施工棚撤下了,原来是整个重刷了一遍,包括围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20: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蓝海 于 2015-8-21 20:38 编辑



重刷一遍固然楼体焕然一新,多少失去一点点老旧感,但个人认为这个配色及砖缝细节等等恢复了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风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20: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蓝海 于 2015-8-21 20:36 编辑





之前摘下美术系牌匾露出了上世纪30年代山西大学字样被铲除后的字样痕迹,这次重新按照字样补齐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21: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22:4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快把天主教堂两边的不伦不类的破楼拆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23:2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40# 李吉子


    现在天主堂刷的那个颜色不是原色,倒是两边这个楼上的颜色是天主堂旧时真正的颜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2 08:3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41# 湖蓝海

现在的颜色太飘,使得整个建筑的份量轻。而且特别不经晒,不耐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2 13: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想问下球胡麻擦的电线何时才能入地?{:5_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3 1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没有不能拆的文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5 22:44 , Processed in 0.081173 second(s), 7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