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6-27 13: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说明个人只是一直在公共建筑及商业地产领域的建设和经营者,不是纯粹的专家。有时间,只是工作研究需要和阶段性的,不是想与你PK,也更非政府人士什么把持者。
中国城市众多,工作及关注的城市能涉及一些主要的一二线城市已经足够,贵阳,对不起关注少,城市也好,CBD也好,不是主流的参照和学习对象。
政府行为不便评价,机场迁建和交地更多是部队因素主导,当然政府和投资商也做了很多努力。自交地后,泛海没搞什么捂地动作,很多年每年开工多个项目,高峰年份同时在建几十个项目几百万方,要不也不是10年时间地下空间、20几条路、五六百万方建筑体量这个效果。
你不可能有我们业内人了解泛海。泛海确实是在98年收购南油物业运作地产上市平台,但别人90年代初就在山东做几千亩的学校开发,还有你说的几个项目,包括泛海酒店等等,很早就到北京设立总部,2000年前后建设北京光彩公寓和总部大楼等高端物业,在北京、武汉、上海等都是中心地段大规模的地块。90年代中期即参与民生银行的发起,是前几位的大股东并因此在金融领域一直有广泛布局,在投资方面也颇有建树,其资本经营与实业经营颇有特色。地产业务确实不算其最大的主业,也非那种住宅为主规模开发快速周转的模式,但综合实力绝对比一般的包工头出身和规模开发的地产企业强多了,别人老板是银行家好吧。楚河汉街不是CBD,基于万达模式以及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的献礼工程就不说了,做得快只是红线内,挖河连通等基建是政府做的,质量就不说了,规模也不能和CBD相比。至于你扯什么CEO,别人是很高水平的职业经理人,加入之前是央企高管,年轻时跑世界的船员,财务和投资专业背景及国际化眼光水平比你我高得去了。CBD在国内起码90年代到2000年初都算新生事物,认识不一很正常。别人是建设CBD的功臣,论文质量与否,不掩其功。
打住吧,还是那句话,做事的人在嘴皮子上不如你们这些校园书生。但老话说“秀才起兵、十年不成”还是很有道理的。欢迎继续当你的专业评论人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