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8平方公里!广州市海岸带最新规划出炉
2025-08-11 19:58 来源:大洋网
分享到:
广州向海而生,因海而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也是国家经略海洋的战略要地。海岸带地区作为海洋与陆地交汇地带,资源环境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广州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打造“彰显海洋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关键空间载体。
8月11日,《广州市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网站上进行公示,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海洋空间类专项规划,该《规划》是《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海岸带及海洋空间的细化和补充,是一定时期内广州市海岸带及海洋空间开发保护的重要依据。《规划》提出,打造“一带三区、串珠成链”的海岸带空间格局,在海岸带地区进一步集聚创新要素,让广州的海洋城市文化特色更加彰显,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的海岸带。
广州海域北起黄埔港区西港界,向西至洪奇沥与中山市交界,向南至伶仃洋进口浅滩海域,与中山、东莞和深圳市辖海域相邻。广州现有海岛14个,总面积约97平方公里。其中有居民海岛5个,面积约95平方公里,包括龙穴岛、海鸥岛等。无居民海岛9个,面积约2平方公里。本次《规划》总面积798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385平方公里(含无居民海岛),陆域(含有居民海岛)413平方公里。
现今,广州城市的海洋特色日益凸显,连续3年在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中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在2024年世界领先海事之都报告中位居世界第25、全国第6;此外,广州连续5年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指数报告中位居全球第13。
《规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海岸带地区创新要素进一步集聚,海洋城市文化特色更加彰显,海岸生态景观品质显著提升,形成珠江口“黄金内湾”标志性区域。
到2035年,形成科学合理的海岸带保护与利用格局,建成创新要素集聚、海洋产业发达、生态环境优美、海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活力海岸带。
空间结构方面,《规划》提出,打造“一带三区、串珠成链”的海岸带空间格局。“一 带”,沿珠江前后航道-狮子洋-伶仃洋的 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带;“三 区”,北部古港活力都市风貌区、中部海岛生态人文风貌区、南部滨海智创新城风貌区;“串珠成链”,串联海岛、滨海特色产业集聚区等,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战略空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