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首顾问团纳贤,为何选中了杭州两大科技新锐
上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一连三天(7月9日至11日)与特首顾问团举行午餐会,听取顾问团成员就今年《施政报告》和香港整体发展的意见。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这是新一届(第二届)特首顾问团成员的首次会议。顾问团出现三位新成员,分别为著名经济学家朱民、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韩璧丞及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兴兴——强脑科技和宇树科技都是“杭州六小龙”企业。
特首顾问团是李家超于2023年主导成立的高层次咨询组织,分为经济高质量与持续发展,创新与创业,以及区域与环球协作三个小组。成员均为来自政、商、学、律界的翘楚,像香港特区前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太古集团主席白德利、阿里巴巴创始人之一蔡崇信、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彭斯等。公开信息显示,首届顾问团至少与李家超举行了三次正式会议。
此次香港特首顾问团跨越千里“纳贤”,为何看中了杭州的两位科技新锐?特首顾问团于2023年成立,对比两届顾问团名单可以发现,新增成员显著强化科创领域代表性,王兴兴与韩璧丞作为30余岁青年科技企业家入选,打破首届以资深商界领 袖为主的格局,而朱民的加入(前IMF副总裁)则补充了宏观经济与国际金融专长。政策导向上,第二届顾问团更聚焦经济转型与硬科技驱动。李家超在委任公告中明确要求成员就“香港如何在经济转型期进一步巩固竞争力、积极对接国 家战略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献策,而首届成立时强调“香港正值疫后全面复常的路上,作为联通世界和国 家最重要门户”,反映香港从疫后复苏与国际联通优先,转向以科创赋能经济结构转型的战略深化。
在整体以年高资深为外在特点的顾问团中,不到40岁的韩璧丞和王兴兴显得特别突出。二人何以成为香港特首的座上宾?李家超向传媒发表的欢迎辞透露了双方的想法。他说,新成员特意来港参加会议,“他们于会上表示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内联外通’及教育科研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亦是国际金融中心,资金自 由流动,十分吸引内地企业在港上市并以香港作为‘出海’的窗口。”
李家超表示,期待顾问团成员继续就香港如何在经济转型期进一步巩固竞争力、积极对接国 家战略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和做大做深区域合作等策略性议题出谋献策,共建更美好的香港。结合午餐会主要议题和相关发言来看,为香港股市“打广告”,吸引更多内地企业赴港上市及借道香港“出海”,算是李家超邀请“二小龙”的“附带收获”。
事实上,就在今年2月14日,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成为“杭州六小龙”中首个拟IPO企业。有消息称,宇树科技或将在年内启动上市,初步计划是先上A股,后续赴H股,还有很多科技公司也有类似目标。
进一步做大证券市场是李家超的核心施政目标之一。去年10月16日,李家超在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中再次明确:善用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的优势,吸引国际企业来港上市,同时推动内地大型企业赴港上市,争取短期内实现更多标志性的公开招股(IPO)。在此前后,香港证监会和港交所进一步优化上市批核流程,降低交易成本,以增强对计划IPO企业的吸引力。
例如,港交所《上市规则》新增18A和18C章节,分别为生物科技公司、特专科技公司开辟上市通道。尤其是18C机制打破传统盈利要求,以研发投入、技术壁垒等指标作为核心审核标准。2024年9月,进一步下调了18C的市值门槛。这对具备高成长潜力的科技龙头企业来说无疑是诱人的。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内地科技企业选择通过18C章程赴港上市。
目前,香港正大力推动创科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吸引全球创科人才和企业。今年2月,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预算案中提出多项创科新举措,包括预留100亿港元成立“共同投资基金”,与内地及海外的主权财富基金、私募和风险投资基金合作,投资具潜力的初创企业和项目。
而杭州作为数字经济之都,在人工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等前沿科技领域优势显著,“杭州六小龙”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次王兴兴、韩璧丞加入香港特首顾问团,有望成为一座桥梁,进一步促进杭港两地在科创领域的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香港的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杭州科技企业“出海”拓展新路径。
从钱塘江畔到维港之滨,两位杭州科创领 袖跻身香港最高决策咨询层,亦标志着杭州的硬科技研发实力与香港的国际化和市场应用优势,正开启深度协同创新的新篇章。杭州在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领域的前沿突破,与香港作为国际枢纽所拥有的全球化应用场景和资源网络,形成强大的互补效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