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1-24 14: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安御晋司 于 2013-11-24 14:31 编辑
回复 251# pkforyou
从头到晚我都只说南宁城区没有300万,没有先后之分。我除去六县,南宁市辖区340万左右人口,扣掉几十万非城区人口,然后城区人口没有300万,这不是明摆着吗?你自己理解不了那是你的事,我为什么要一个一个镇一个一个村的去帮你计算呢?
你从头到尾就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你的400万数据,就是华润的数据你也从来没有提供,就是你口头说这400万是华润的市场评估,请问华润市场评估报告截图在哪里?请出示证据。
企业市场评估能和国家统计数据相比吗?请问一个企业怎么去评估一个游客到底在南宁待没待够6个月,所以企业的这种评估根本不可信。请你给出华润在做市场评估时是统计居住满多少个月的居民呢?请给出证据。
既然你说05年市辖区的常住人口是150万,请你提供数据呀,你这个所谓的05年市辖区常住人口150万根本就没有证据来源!请出示2005年南宁市市辖区常住人口是150万的证据!
平均每年30万左右的增长,这么大的数你也能说得出。知道蝴蝶效应吗,一个微小的变动会影响整个宏观数据的变动。所以突然市区每年增长30万的常住人口,带来的是南宁市很多数据的变动。但是这两年南宁的经济数据你认为有异常吗?有明显的暴涨吗?没有。市区突然增加30万,其他的不说,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肯定会体现出来,但是你去看看这两年南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同级别城市相比增速怎样?在城市建设上,凤岭北的人口容量就是三四十万左右,年增加30万意味着南宁每年多一个凤岭。可是实际上南宁每年多出一个凤岭吗?当然你会说10个人住一间房。
2010年南宁市人口普查数据:据初步汇总数据显示,南宁市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为666.16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20.80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45.36万人,增长7.31%,年平均增长0.71%。全市总人口为686.84万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29.01万人比较,十年间共增加57.83万人,增长9.19%,年平均增长率为0.88%。比“四普”到“五普”十年间平均增长率的1.11%下降0.23个百分点。
这也就是说2000年到2010年间南宁市常住人口仅仅增加了45万,但是按你的说法从2005年起平均每年从六县迁出30万人口流向南宁市区,也就是说这5年从六县流向市辖区高达150万人口。这么大的变动,不用统计,自己都能感受得到,分担到武鸣、宾阳这样的县城意味着在5年内至少搬了相当于整个县城的人口到南宁市区。当然这只是感官,你可能不认同。
下面给你贴出2006年和2010年南宁市区的人口机械增长率,机械增长率也就是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的差。2006年南宁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约为2.6万人;2010年南宁市区人口机械增长约为502人;和你预想的30万差距课外成十上百倍呀。2005年到2010年已经扣除了两年的数据,意味着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人口要呈爆发性增长,达到年均50万。市区人口年均增长50万,那得给宏观数据带来多大的变动啊,但是你去查查这几年南宁的经济数据,有爆发性增长吗?别和我说没关系。一个在家干农活的人,到了城市工作肯定会给消费带来增长,而50万的人口带来的消费觉得是爆发性增长。农村消费大都不统计,但是城市消费就不是了。去年南宁建成区大概230平方公里左右,这样的建成区容纳400万人口,和同样400万城区人口的城市比怎样呢?南宁的摩天很多吗,不然怎么容纳这么多人口呢?南宁目前机动车中的汽车才六十多万,这像是一个市区有着400万人口的城市的样子吗?南宁的公交线路和昆明比起来也有很多差距。
2010年底自治区政府领导提出:建设南宁、柳州超大城市和桂林特大城市,到2015年三市的建成区人口,南宁市达到300万人左右,柳州市达到230万人左右,桂林市达到120万人左右。然后你就跟我说到2012年底南宁不仅达到了目标,还超标完成了。虽然说政府一般都能提前完成,但只是提前一点完成,你见过哪个政府制定目标能提前三年完成的呢?这就意味着政府默认了南宁建成区人口没有达到300万,而且这个目标预计到2015年左右才能完成。
另外,告诉你,高考加分不是以城市户口、农村户口为界定的,而是以区域划分。不过这个对你的观点也有利。但是另一方面,也并不是所有的农村人有钱买房子就到市区去买,也有很多人到县城去买。在南宁市区买房不能加分,但是在县城买房、县城城镇户口都可以加分。
另外农村户口也没有你想得那么好,除了高考加分以外没有多大好处,但是你知道的为了加这几分,你的孩子在教育上就要忍受很多麻烦,因为要借读。所以很多人都迁了户口。至于拆迁补偿,你认为除了市辖区那些人,其他六县的人得到补偿的可能性大吗?即使在县城周围的人能得到补偿,但是这些人一般也不以南宁市区置业为首选,一些人会选择盖更好的房子,一些人会在县城买房,剩下很少部分有头脑的人才会在市区买房,因为这些人大都是农民,在市区没有事业,但是市区的成本更高,所以买得起房子也担心以后怎么过日子。当然你可能会说拿钱去投资呀。但是人家不懂就是不懂,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有头脑的。除了加分外,农村户口的一个好处就是每年得到几百块钱的补贴,但是有钱人真的不会在乎这点钱。也就是说,有头脑的有钱的六县的人不会在乎农村户口,没头脑的六县的有钱人不会以南宁市区置业为首选。
不仅是数据上的反映,实际上年均30万流向市区,这么大的数据绝对是可以感觉得到这种人口流动。不得不说,这几年在南宁工作的人比十年前多,但是绝对没有多到每年30万流向市区的程度。农村的主要劳动力依然还是在土上,而不是流向市区工作。你可能还不知道30万人口是一个什么感念,大概相当于两三个武鸣人口,半个北海人口。
至于你说的以后南宁人口要靠区内人口及外省的,下面没人的说法从哪来?我只能呵呵了。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市区,南宁全市常住人口才增长45万,你怎么奢望南宁在未来的十年增长几百万呢?我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课本里写上海有1700万的人口,北京有1300万的人口,到了去年上海已经有2380万人口,北京也超了2000万。所以要增长的,早就增长了。南宁的这种经济地位就决定了南宁的人口不会像北京上海那样爆发增长。另外,六县的人也没有你想的流入市区那么多。
最后,请你为你所有的数据提供证据,而不是口头说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