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凤池飘香

[综合其它] 华侨大学新获批5个博硕学位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5-5-28 11: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scaramouth 发表于 2025-5-28 10:18
柳在华大的风评并不好,翁的科研成果是否差了点?只有一个面上

柳获批过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20)、泉州市第一批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风评的话确实要看学校怎么评估,华大美术学院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杨学太的重心应该也在他创办的迪特工业设计公司了;泉州经贸学院原院长杜朝运被处 分后平稳调到泉师了。

翁智峰就看他能不能获得2024年度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了,目前应该还在评审中,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今年有13名博导在招博士生,不愁推荐人选,数学学科第一人选应该是莫毓昌,获得过3次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也是安溪那个信息产业园的首席专家,和泉州大院打得火热,担任过泉州数字办副主任、泉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正常华大一年应该只会入选2人,个人看好莫毓昌、朱建清、刁勇、谭援强,谭的劣势是明年60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3 12: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侨大学和南安市石材协会牵头 “泉州标准”改写全球石材加工规则

       近日,由华侨大学与南安市石材协会共同牵头起草制定的重要行业标准——《石材机械 多线切割机》团体标准,在“世界石材之都”南安市水头镇正式启用。此举标志着中国从石材加工大国向行业规则制定者的质变,也展现了华侨大学在服务产业升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担当作为。

      《石材机械 多线切割机》团体标准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归口并发布,其制定过程汇聚了政产学研多方力量。华侨大学与南安市石材协会紧密协作,联合南安市多个政  府部 门和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多家企业等共同完成。该团体标准规定了石材机械多线切割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涵盖了设备安全、工艺参数、能耗指标等18项内容,对石材线锯切割行业的装备生产和技术要求提出了标准。

        华侨大学挡委苏记、福建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徐西鹏教授是该团体标准的第一起草人。由华侨大学与南安市 政  府共建的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度参与了该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共有10余位专家参与研制。

     “这是华大与南安牵头研制、推动发布和启用的全球首个石材线锯切割机械标准。”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黄身桂表示,这个行业标准发布的重要基础在于南安在全球首创将线锯切割技术应用到石材行业,并取得实效。这其中,华侨大学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华侨大学扎根八闽大地办学,主动融入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石材产业是南安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不过,当地也面临着高耗能、低效率等发展阵痛。2021年7月,华侨大学与南安市 政  府共建南安华大石材产业技术研究院,组织科研队伍深入产业一线为企业解决发展痛点难点问题,致力推动南安石材产业转型升级。

        黄身桂介绍,研究院成立以来,以金刚线切割技术装备研发为突破口,在大理石废粉资源化利用、石材大板智能刷胶系统开发、工业机器人在石材加工领域的应用推广等领域持续深耕,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核心技术,累计申请发明专利93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31项。

      “线锯技术是研究院研发的最重要技术之一,我们并大力推广其在石材切割中的应用。”黄身桂介绍,该创新应用让石材切割效率提升2至3倍,石材出材率提高15%~20%、石粉产生量降低80%、能耗降低30%,噪音降低30分贝,真正实现降本增效、绿色智能。

       据统计,2023年以来,已有300多台线锯切割设备落地南安生产,在南安催生30多家线锯切割设备品牌厂商。2024年至今,南安已销往海外的线锯设备近100台,在手海外订单50多台。

     “华侨大学在石材加工领域有深厚的科研成果积累,向企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并与地方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黄身桂表示,正是这些因素助推线锯技术首先应用于南安石材切割、催生线锯切割设备落地南安生产,领先于世界。

        据称,此次团体标准的发布启用,实现了中国石材线锯切割从技术突破到装备应用,再到标准制定的全面引领,让南安石材机械装备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站在了全球石材行业的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更多话语权,使南安从“石材加工基地”升级为“技术输出中心”,让“中国标准”成为全球石材贸易的通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3 18: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凤池飘香 发表于 2025-5-28 11:23
柳获批过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20)、泉州市第一批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风评的话确实要看学校 ...

所以我觉得柳应该不太可能,莫可能性确实比较大,刁也可能,二院可能推呼吸内的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4 14: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scaramouth 发表于 2025-6-13 18:06
所以我觉得柳应该不太可能,莫可能性确实比较大,刁也可能,二院可能推呼吸内的上了

莫拿过几次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也在泉州大院任职过,安溪信息产业园首席科学家,应该是明年首推人选。

刁虽然没拿过福建科学技术奖,但是产学研做得好,拿过863子项目、新药重大专项,和泉州的药企基本都有合作过

朱建清是87年出生的博导,福建省杰青,IEEE高级会员,所从事的物联网、人工智能比较热门,曾焕强获得的福建省科技奖朱建清也是核心成员,工学院的物联网产业学院是省里表彰的标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4 20: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凤池飘香 发表于 2025-6-14 14:47
莫拿过几次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也在泉州大院任职过,安溪信息产业园首席科学家,应该是明年首推人选。

...

刁也有医学院院长的职位在,有职位在还是比较好拿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0:5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化政校企协同 共绘数字未来——华侨大学工学院走访调研数转中心与晋江数产公司

       6月13日上午,华侨大学工学院DWSJ李璐岚与副院长杜永兆带队赴晋江经济开发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简称“数转中心”)与晋江市数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晋江数产公司”)走访调研。晋江数产公司执行总经理余依盟等出席调研活动。双方开展了一场以“党 建引领·产教融合·数智赋能”为主题的调研交流会,共话数字化发展之道,为区域产业升级探索新路径。

       学院教师一行走进数转中心展厅,余依盟总经理向大家全景式展现了晋数联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串联纺织、鞋服、食品、机械等晋江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平台+园区+链条”的创新模式,企业可一键获取设备管理、工艺优化、供应链协同等数字化工具,实现降本增效。

       在交流座谈中,双方围绕党  建与工会合作、人才培养、数字化应用技术、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余依盟总经理提出,晋江数产公司以开发区 “一区十四园” 为支点,通过 “产业链供应链协同” 和 “因企制宜,分级迭代” 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数字解决方案,并重点提及在工业互联网安全领域的需求与挑战,期望借助高校科研力量,共同打造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 “工业互联网安全测试中心”,为晋江产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李璐岚表示,华大工学院将发挥科研优势,推动数字技术与晋江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构建 “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应用” 的创新闭环,并针对晋江优势产业,结合工学院在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领域的成果,探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多种模式。

       未来工学院将深化与数转中心和晋江数产公司在党  建共建、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优势,共建共享共赢,服务泉州地方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17 11: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集大的排名基本上已经贴着华大屁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7 13: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凤池飘香 于 2025-6-17 13:20 编辑
fangzhu16 发表于 2025-6-17 11:42
集大的排名基本上已经贴着华大屁股。


排名参考就行,而且集大排名高(软科167)的榜单华大排名也中等(软科135),校友会排行榜集大245、华大113,CNUR202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集大217、华大124

排行榜给钱可能结果就不一样,给钱就按学校提供的数据、没给钱就按机构自己随便搜集的数据,软科的数据华大高被引论文为0,这个明显是不对的。软科把上海科技大学排在中国海洋大学、苏大、武理工、北邮、西南交通这些高校之前明显和实力对比相反

当然,大家都在发展,就看谁的发展速度更快,省内高校能齐头并进也是好事,就像去年福建省同时获批了6所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对福建整体高教力量以及后面排队的高校也是好消息。

国内120名以前的高校都不容小觑,多数有211加持,部分则是江浙沪粤鲁等财政豪强地区重点支持高校,部分是省内第二高校(如河南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昆工等),想更前进一步都不容易,校友会排行榜排在华大后面的就有太原理工、河北工业、广西大学、海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内蒙古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这些211高校

排在前面的多少都有些自己的看家本领,像福师大得益于百年积淀的优势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多(19个)以及学科评估成绩靠前(马论、体育学、艺术学A类),但是福师大现在每轮博士点申报基本也没有什么学科可推,每年20亿的预算也只够支持现有学科跟上国内大部队。福农大是由两所老本科高校合并而成,1986年福建农业大学就获批了博士点,而华大1986年才刚毕业第一届硕士(1998年才获批第一个博士点),福农大的院士对福农大也有很大的助力,这年头院士掌握着很多很大的话语权

集大的优势是除厦门财政支持给力外,集友银行每年的利息稳定注入支持集大,像泉师第一位闽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吴启辉就是跳槽到集大。从考研来看,有集大考华大的,没有华大考集大的,华大机械学科毕业的应届博士林德昭到集大被聘为副教授,集大毕业的博士就算入职华大也要从讲师开始了,目前还没有集大博士应届毕业后就到华大任教的。

华大今年入选了2名青年长江学者(泉州校区、厦门校区各一名),华大这几年的福建科技进步一等奖数量力压福大、福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数量力压福师大,整体还是稳步向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8 1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漳州头条丨市  委常  委会会议暨市   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召开 深入学习《民营经济促进法》

6月13日,市  委书   记王进足主持召开市   委常   委会会议暨市   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XJPZSJ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民营经济促进法》。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陈斌彬教授应邀到会作专题辅导。

会上,陈斌彬对《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的时代背景、基本框架、重大意义等,进行了深刻系统的阐述。专题辅导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应用,对与会同志进一步学习、理解、把握《民营经济促进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会议指出,民营经济是社  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深入学习贯彻XJPZSJ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切实把学习思考所得转化为具体有效的工作举措。要始终把企业家当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家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加强服务保障,用心用情帮助企业破解用地、资金等瓶颈制约,依法保护企业产权、企业家权益,让企业在漳“如鱼得水”,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18 10: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大法学院的教授还是挺吃香的,也是被挖的重点对象,华大法学院被挖走的教授去了海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福州某高校;现任法学院院长是国内环境法、能源法领域的佼佼者,福州某高校也是持续在挖他,不过目前该院长获批国 家级人才后,应该有望升任华大校长助理、副校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4 11:5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凤池飘香 于 2025-6-24 15:14 编辑

                                                                    校友陈迺士捐资设立华侨大学中华文化研学基金

       华侨大学校友、印尼侨领陈迺士向母校华侨大学慷慨捐赠人民币1000万元,设立“陈迺士中华文化研学基金”,献礼华侨大学65周年校庆。

        6月23日,捐赠仪式在李克砌纪念楼四层会议室举行。校党  委苏记徐西鹏,副校长王秀勇、许志勇,以及陈迺士共同出席仪式。仪式上,徐西鹏向陈迺士颁发捐赠证书,表彰其情系桑梓、心系母校的善行义举。王秀勇代表学校与陈迺士签署捐赠协议,并接受捐赠支票。

       徐西鹏代表学校欢迎陈迺士回校,对其感恩母校、回馈社会的慷慨捐赠致以诚挚谢意。他指出,此次捐赠意义重大,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师生员工,必将引领更多爱心人士关注学校发展。华侨大学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践行“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深化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创新实践与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陈迺士深情回顾了在华大的求学经历,赞誉母校作为“中国侨界高等教育的标杆”在培养人才、弘扬中华文化及促进中外交流方面的卓越贡献。他表示,虽远居海外,但始终心怀故土,感念母校培育之恩。此次捐赠不仅是对母校的物质支持,更寄托着对“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期望。他期待基金能为华大师生的学术交流和文化普及增添一份赤诚力量,并感谢学校完善的公益平台让其心愿得以实现,希望通过本次捐赠,能引导更多海外侨胞关注教育、回馈社会。

        陈迺士祖籍泉州,幼年随父母移居印尼,于20世纪80年代成为印尼知名咖啡贸易商,被誉为“咖啡贸易大王”。陈迺士曾担任印尼晋江同乡会两任会长,如今,年近八旬的他致力于慈善事业与文化交流,积极推动华侨融入当地社会,引领华侨回乡寻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5-6-25 09: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泉州捐钱,厦门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5 14: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凤池飘香 于 2025-6-25 16:35 编辑
zzpleft 发表于 2025-6-25 09:56
在泉州捐钱,厦门花


具体看捐赠协议
像固美金属董事长陈东升在华大捐设的基金就明确要求只有南安户籍或从南安的高中考上华大的学生才能申报该专项奖学金。
蔡素玉捐给华大的主要用于文学院重新装修。
庄善春捐的款用于建设善春启銮艺术教学楼、庄为烜报告厅、陈福绵数字医学联合实验室,庄善春还捐了150万专门用于奖励华侨大学法学院师生。
魏腾雄2013年捐资1000万用于建设林淑真体育馆(华大CUBA主场,可容纳观众3000人),而北大CUBA的主场邱德拔体育馆(可容纳观众8000人)则是由祖籍泉州的侨领邱德拔捐资1.73亿建设,泉籍侨领黄志源也向北大捐了6个亿。
晋江籍富豪、厦顺铝箔董事长陈成秀则是两边都有捐,在泉州校区捐建了陈影鹤游泳馆,在厦门校区捐建了徐湘琴游泳馆,应该可以抵税

其实集美大学很多楼都是泉州人捐建的,比如美岭楼、庄汉水楼、尚大楼、灿英楼、陆大楼、陈章辉楼、陈延奎楼、陈延奎图书馆、吕振万楼、禹洲楼、克立楼、爱礼楼、庄重文夫人体育中心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5 14: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陈迺士捐赠1000万元的“陈迺士中华文化研学基金”,可能主要用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博士点支撑建设,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博士点是华大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博士点,涵盖文学院、美术学院、法学院、哲学学院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6-25 14: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来访华侨大学工学院交流

       2025年6月10日,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档委苏记张子山和副苏记杜学堂率队莅临华侨大学工学院参观交流。华侨大学工学院档委苏记李璐岚、副院长杜永兆以及部分教师代表接待了来访团队,双方围绕党  建工作、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展开深入探讨,共谋校企合作新路径。

       双方在工学院215会议室就党  建工作及产教融合方面开展座谈交流。会上,工学院档委苏记李璐岚介绍了学院“党  建+业务”融合发展特色,“数智领航”创新团队党 支 部从教学、科研、服务企业、指导学生科创到志愿科普系列活动等方面分享了建设成绩。工学院副院长杜永兆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华侨大学工学院的发展现状。

       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档委苏记张子山表示企业始终坚持“党  建强、发展强”的理念,希望未来能够与华侨大学工学院在党  建联建、人才培养、课题共研、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合作。他提到通过党  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期待将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优势结合,为培养新时代新工科领域复合型人才提供实践平台。

        座谈交流后,福建火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行先后参观了工学院本科教学实验室及华侨大学工学院科技创新中心、泉州数字研究院。参观本科大数据综合实验室与人工智能实验室过程中,物联网工程系系主任黄德天老师重点介绍了智能直播/录播系统、云桌面系统、支持远程实训与资源共享、轻量化主机、实现设备与环境数据的统一监控等软硬件配置。在科技创新中心,详细介绍了学院在物联网、光电技术、大数据等领域的科研布局。

       此次交流活动为双方搭建了互学互鉴的良好基础,双方一致认为校企间应强化优势互补,在服务地方产业升级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双方表示,将以党   建引领为纽带,以产教融合为路径,共同为新工科产业高质量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贡献创新动能,服务泉州地方经济建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08:12 , Processed in 0.044228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