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大城市做大机场流量,通常有三种方式。
其一,另起炉灶,建设新的机场。正如北京、上海、成都已在推进的“双机场布局”;其二,做大盘子,进行机场扩建。也是当下广州、深圳、香港正在做的事;其三,加密通道,是加大机场与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接驳,甚至是枢纽机场与枢纽机场之间的接驳。
规划连接广州白云机场和深圳宝安机场的广深第二高铁今年同步启建。待这条线路投入运营,两大机场只需20分钟互达,可互为对方第二机场。这也是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敢于舍近求远的底气所在。
再者,无论从全省机场资源布局,还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广深加起来都不及成都、北京单座城市的面积空间再建一个新机场,都显得过于“奢侈”。这也是广深不约而同选择扩建机场的原因。
为方便大湾区人员、物流等往来,大湾区4F级机场都在扩容建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正在进行,预计2025年投产后年客运量将达1.4亿人次;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加速推进,预计2026年年客运量达8000万人次;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项目今年将投入运作,未来目标年客运量达1.2亿人次……
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后,将同机场一期和二期设施,共同组成一个功能更加强大,空地联结的世界一流航空枢纽。
为更好地为枢纽机场引流,一场更大规模的城际资源整合正在进行。1月23日,广州地铁集团完成莞惠、佛肇城际运营交接,下一步将与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实现四线贯通运营。“广州地铁将加速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广州地铁集团表示,今年广州地铁将全面推进在建23条654公里的地铁和城际线路的建设。
届时,大湾区主要机场可通过轨道交通连接,形成便捷通达、高效接驳的“轨道上的世界级机场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