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6-17 17: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hi0618 于 2024-6-17 17:24 编辑
深中通道能否拯救中山?
最值得关注的是江门,可以说中山向深拥抱的最大竞争对手或许就是江门。2022年,江门GDP为3773.41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在广东全省位居第2,创10年来最好水平。2023年的江门GDP更上一层楼,已位居广东省第七位。
在过去的10年里,江门经济发展迅速,GDP一直稳压中山。2019年,广东正式赋予江门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两个定位”,对江门寄予了极高的厚望。而且,江门是广东省委、省**规划发展全部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布局城市,还是承担发展8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任务的核心城市。
从地理区位上看,虽然中山更接近深圳,深中通道通车后,从深圳前海到中山只要30分钟,但是,从深圳出发到江门主城区也只在一个小时之内。也就是说中山最大的优势就是比江门快半个小时到达深圳而已,这对于承接产业转移影响并不大。
早在2017年,江门就提出打造深江“飞地经济”合作,设立深江产业园。2020年,江门出台《江门市对接深圳工作方案》,拿出最优惠的政策、最便宜的地价吸引深圳企业。并提出打造“深圳总部”+“江门制造”新定位。也就是说,江门为与深圳实现产业互补,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定位,那就是做深圳的生产基地。目前,江门已建有5大万亩产业园,论规模、论配套、论地价都比中山要强N倍。从目前落地的项目来看,江门承接深圳产业转移初具规模,孵化出华南激光谷和新能源电池等产业链。
尤其是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已基本形成覆盖“新能源电池原材料、电池生产设备、电芯制造与PACK成组以及锂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链环节,在深圳企业的加持下,整个产业链完善且成熟。目前,以石化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规模超800亿元,是江门市第一支柱产业,未来将成为江门打造的第一个千亿级产业。将比中山更早产生千亿级别的产业,这无疑对中山经济是一种压力。
可以说,江门最大的优势就是土地面积广阔,具备可以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地级市,且人工成本和地价相对便宜,而且,江门曾在80年代是珠三角老牌工业城市。加上,即将诞生的千亿级的产业发展空间,江门替代中山的作用性非常强。
可以预见的是,深中通道通车后,深圳的企业似乎更愿意到地价又低、配套更好的江门去建立工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