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5-3-14 09: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7月,杭州发布了《支持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产业发展。
今年年初,又发布了《杭州市人工智能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目标到2026年,力争全市智能算力集群规模在国内同类城市中领先,形成基础通用大模型1个以上、行业专用模型20个以上,建成人工智能特色产业园区10个,集聚开源模型生态企业1000家以上,努力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模型生态最优城市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
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崛起刺激了深圳,最近深圳连续出台多项政策。其中,3月3日,深圳发布了《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和《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显示其在这轮产业浪潮中的雄心,
深圳提出,到2026年,其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力争1万亿元,集聚不少于10家现象级人工智能终端企业;人工智能终端产品产量突破1.5亿台,在手机、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推出50款以上爆款人工智能终端产品。
苏州也不甘示弱,今年2月,苏州发布《苏州市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及《苏州市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若干措施》。前者聚焦技术创新、场景应用、要素供给、产业生态四个方面,制定了14条针对性政策,单项支持最高达1亿元。后者对顶尖人才给予最高1亿元项目资助和最高1000万元购房补贴。
根据官方公布的材料,2024年,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2300亿元,核心企业达667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2100家。《苏州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应用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苏州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要突破3000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