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jaysue

围观:爱“莞”闲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1: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1: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1: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1: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1: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1: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1:2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1: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9: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志庚:建议支持东莞成较大市取得立法权

东莞代表团昨日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就完善法制、立法工作等发表自己的建议、意见和看法。
  张帼英:人大调研要如实反映敢讲真话

  “过去一年,人大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立法工作很有成绩。”原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帼英昨日在东莞代表团讨论时说,过去一年,省人大在完善法制、立法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  

  “在做专题调研时,人大可以听见最基本的基层民众的意见,但要如实反映情况,敢于讲真话,不能限于各种情况、影响的考虑,就不说真话。”张帼英表示,人大调研时如实、客观反映情况,才能帮助政府改进工作。

  刘志庚:建议支持东莞成为较大市

  审议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用五个结合总结自己对省人大过去一年工作的看法。他认为,省人大把围绕中心与依法履职结合起来,把立法普法与检查执法结合起来,把依法监督与关注民生结合起来,把发挥代表作用与关心群众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把监督“一府两院”与加强自身建设相结合,各项工作有声有色、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说完感受和体会,刘志庚结合东莞实际,对省人大工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尽管石马河污染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且取得一定成效,但不能太乐观,水质改善情况不能说得太满,仍要加大力度。二是今年是《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开局之年,文化又是幸福感的重要指标,省人大要对全省文化惠民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三是今年省人大将进一步提高立法水平,建议“支持东莞成为较大市取得立法权”。四是省人大在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方面,今年可以组织代表开展视察全省绿道建设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9: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毓全:建设幸福广东 要靠立法保障

  “过去一年,省人大积极围绕省委工作履行职责、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完善立法、围绕经济平稳增长强化监督。”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在东莞代表团分组讨论时用两个“好”字形容《报告》,即立足全局定位好、推动落实工作好。

  李毓全以石马河整治为例说,“让东莞群众体会深刻的是石马河整治工作,多位省人大领导多次到深莞惠检查、督促工作,提出目标要求,让石马河水质有了好转。”  

  李毓全随后提出两条建议:第一,针对“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发展主题,应从立法、执法角度上给予保障。李毓全说,如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怎样维护治安,怎么确保公共财政向民生更多倾斜,这些都对我省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应在立法、执法提出更高要求。  

  第二,虽然代表们在参政议政方面每年都有改进,但如何能让代表们更好行使权力,目前参政议政的方式还不够多,不够灵活。李毓全建议,省人大应研究创造一个更好氛围,一种更有效的制度,让代表结合本职工作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言议政

  “如何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我已经是第九次参加人代会,每天都看会议《简报》,《简报》三分之二写的都是领导发言,基层代表的发言则很少。应该倒过来,基层代表发言应该占据简报的三分之二,领导的发言应该占三分之一。”      

  ——省人大代表、东莞虎彩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陈成稳

  “我认为,目前法规制定后缺失跟进机制,建议在立法并颁布后,省人大常委会要安排一个对口工委进行专门跟进,同时要建立每年检讨法规机制,做到有法可依,有好法可依。”

  ——省人大代表、广东众达律师事务所主任周广荣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从要走出去,到要待下去,到要融入广东,我看到的是农民工的希望和渴望,广东应该敞开胸怀,增加农民工代表和政协委员,让他们有更多参政议政机会。”

  ——省人大代表、省作家协会《作品》杂志编辑郑小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9: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莞应建设“智慧城市”

近日,“第四次浪潮——— 绿色发展中的东莞机遇”2011东莞经济年度论坛暨“成长的东莞”主题评选活动颁奖典礼在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举行。该活动由东莞市委政策研究室、东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东莞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会、《东莞经济》等单位联合举办,评出了2010年度东莞十大年度经济事件、年度十大经济人物、十大最具成长性企业,四位著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专题演讲。

    东莞市社科联主席王思煜主讲“智慧城市与东莞核心竞争力”,他提出,东莞要率先打造智慧城市,抢占智慧城市先机,以科技创新、绿色环保推动升级转型,受到与会嘉宾的关注。

    名家为东莞经济建言献策

    2011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的形势怎样?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东莞如何实现突破?国内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建议,处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的东莞企业要走出瓶颈,必要迅速进行产业整合,把资本、人力等各种力量密切整合,企业在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发出有用的声音。

    广东省文化产业与新闻传播研究中心主任谢名家从人的发展需求出发,阐述了创新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他说,文化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的必然需求,在经济发达的东莞,文化产业是城市建设的未来方向。

    作为2010年度“东莞经济十大人物”获奖者之一,东莞理工学院教授、东莞理工学院发展经济研究院院长邓宇鹏建议,东莞应该从发展绿色产业、建立和谐劳资关系、建设绿色交通、发展绿色消费等11个方面分步进行城市升级,打造“全国最幸福的城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9: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走“智慧城市”之路

    在刚结束的2011东莞“两会”上,幸福东莞成为热议的话题,关于幸福的话题,也在论坛上得到了讨论。

    东莞市社科联主席王思煜认为,智慧城市是打造幸福东莞的必要因素。通过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对传统城市产业进行智慧化的改造,从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建设一个“智能、互联、协调、创新”的智慧城市,是体现城市发展的新概念,也是提升城市幸福的新品质。东莞就是要走这样一条道路。

    王思煜说,城市的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又一发展潮流。从国外看,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抢占智慧城市制高点。比如新加坡2006年的“智慧国2015”计划,日本东京2007年的“东京无所不在计划”,美国纽约已建立了应用于公共安全的智能城市快速反应系统等。

    从国内看,部分城市正在抢占智慧城市先机,北京正在实施“感知北京”示范工程建设方案,上海正在利用世博会契机打造“智慧上海”,深圳在2010年2月首次提及“智慧深圳”的概念,无锡凭借其雄厚的射频、集成电路产业基础和政策氛围,吸引了来自各方的资源,正成为“智慧城市”试验的先锋。

    以新兴智能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王思煜说,智慧城市是新产业、新科技、新城市的有机融合。东莞建设智慧城市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相关智能产业为依托,将智能产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载体,以智能产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认为,在智能产业这块需要以三方面入手。首先,加大智能产业产业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力度。东莞应大力鼓励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制造研究院、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和依时利等企业在物联网传感器制造、“云计算”及系统应用等方面开展研发。第二,加强智能产业科技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将新兴信息网络技术渗透到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推进研发设计智能化、产业构成数字化、生产过程自动化、管理过程精细化,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此外,还得加快智能科技与生产性服务业结合。要大力建设信息化服务平台,提升信息服务业的智能化水平,实现商贸流通各个环节的全程控制和管理,有效减低物流成本,并大力发展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9: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推进智慧科技在各领域的应用

    王思煜提出,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城市和数字城市的延伸,智慧城市重点在于智慧科技的应用。

    在智慧科技应用上,要实施“三大工程”。要实施智能生活建设工程,推进智慧科技在民生保障领域的应用,以城市交通、居住、医疗、教育、社保、文化等民生领域为重点。要大力建设智能交通,通过视频摄像头、传感器、通讯系统、导航系统等实时了解交通状况。要大力发展数字医疗,加快电子病例系统的建设和互联互通,建立智能化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

    王思煜强调,要实施数字城市管理工程,推进智慧科技在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要以社会治安、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学校机关等公共安全领域为重点,实施数字城市管理工程,使城市管理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大网”下高效安全运转。他同时强调要实施城市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智慧科技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

    2011东莞经济年度论坛评选出的“2010年度东莞十大经济人物”为:

    东莞台商协会名誉会长叶春荣,东莞嘉荣超市董事长胡近泰,东莞理工学院邓宇鹏教授,广东宏远集团董事长陈林,广东现代国际会展中心董事长尹成枝,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院长孙彦军,东莞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张运勇,龙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梁麟,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教授,东莞微模式软件有限公司总裁陈友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9: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ickli01 于 2011-1-25 09:46 编辑

松山湖2015GDP目标700亿

松山湖管委会昨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十一五总结暨十二五规划回答记者提问。松山湖管委会副主任李航透露,根据松山湖十二五规划,2015年力争GDP达7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48%左右。另外松山湖有意发展电动公交车,该项目因为投资较大,国内尚比较少有。

  亩产千万成“种金”地

  据李航介绍,十一五期间松山湖G DP平均年增73%,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68%,税收平均年增105%,培育出本土首个百亿企业华为,招商引进胜华科技、宇龙通信、漫步者等一批高新企业,根据计算,松山湖目前已投产的项目,带来平均每亩土地产值超过1000万元。

  此前石龙统计该镇区去年平均每平方公里GDP产出达3.7亿元,按照1平方公里等于1500亩计算,折合每亩24万元。松山湖管委会发言团也承认,松山湖已经成为东莞产值最高的地区,“没有之一”。

  十二五期间松山湖的工业总产值目标是2000亿元左右,税收收入目标为100亿元左右。根据松山湖十二五规划,2015年力争GDP达7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48%左右。

  有意启动电动公交车项目

  在基础民生建设方面,松山湖管委会副主任蒋亚军透露,松山湖年后将组建考察团,专门研究电动公交的可行性和预算,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今年底就有望建成电动公交系统,穿梭于松山湖,成为低碳出行的又一方式

  松山湖原本就将电动汽车作为战略新兴产业,计划在东莞首个设立电动汽车充电站。而电动公交在国内一直是个谈论很热,但是执行很冷的项目,因其投入经费大。蒋亚军表示,松山湖对电动公交有自家的技术保障,也有执行的决心,在不超出预算的情况下,会致力推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5 09:3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安诞生第一对“博士”夫妻

1月21日,长安镇厦岗社区举办了隆重的奖学表彰暨迎春文艺晚会,对社区去年62名考上高等院校的同学及5名考上我市六大重点中学的同学予以表彰。其中该社区现就职于香港理工大学的麦瑞坤和符玲夫妻俩还同时考取了西南交通大学博士,是长安镇首对“夫妻档博士”,厦岗社区为他们颁发自谋职业金。

  据悉,2010年,厦岗社区共有62名学生考入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其中考上本科的有29名,专科33名,本科入围率达46.8%,比去年增加4.5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另外,今年有5名中考学生考上东莞市六大重点中学。

  厦岗社区除了对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之外,还注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该社区早在2008年就制定了《厦岗就业管理规定》,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鼓励毕业生到企业工厂一线工作,锻炼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22:57 , Processed in 0.04887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