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11-5 14: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湖蓝海 于 2014-11-5 14:20 编辑

新的城市之窗环境明显提升
与改造前相比,太原火车站站前广场环境明显提升。行人由迎泽大街、建设路南北方向均可经站前人行专用道直接进入车站。
站在站前广场中央,记者看到,整个广场被分为南北两部分。在火车站正中央,一条宽90余米的“中央大道”笔直地向迎泽大街延伸开来。在广场中部,一条宽40米的南北地面通道分别联通南北停车场,并与“中央大道”形成站前广场主通道。在“中央大道”两侧,分别对称分布有四处人行梯道,行人可经此出入火车站地下交通网络。
据了解,太原火车站属全国一等客运站,平时单日的客流均在4万人以上。在此次建设路快速化改造中,火车站如何改造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其实,在太原城建历史上,针对火车站改造可谓“屡出新政”。然而,设立行人斑马线、中心环岛、人行天桥等措施,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站前的交通瓶颈问题。
很多太原市民都记得,在2010年之前,太原火车站前曾设立一处中心环岛,行人过街只能经由该环岛,实现与机动车交替放行。但2010年之后,政府决定拆环岛建天桥。原因是,根据当时的一组数据:中心环岛的设计通行能力为每小时6760辆,但2010年火车站前的实际通行量已接近1.1万辆,远超设计可容纳量。另一方面,停车场设置不合理、交通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等原因,也使得火车站周边慢行交通与机动车交通难以从根本上分离。
在今年的改造中,太原火车站站前广场实现了多维度、立体交通网络覆盖。行人、机动车各行其道,彻底解决了多年的混行顽疾。
在广场中心位置记者看到,刚刚投入使用不久的站前地下通道人来人往。在广场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均设置了明显的指示标识,进出站旅客根据指示可以准确地找到所要去往的方向。在广场正下方,车辆南北向行驶,与行人各行其道,保障安全的同时也提速不少。在主广场地面,目前所有绿化工序基本完成,翻新过的土壤也已经全部填埋完毕。整个广场上,通往地下通道的扶梯与绿色植被相间而立,和谐辉映。在广场最西侧,园林施工人员正在对最外侧的绿化带进行补栽。
现场一位交警介绍,从广场投入使用以来,大部分旅客能够按照引导和指示正确经行地下通道。但与此同时,在迎泽大街与站前广场衔接处,还是有部分行人随意穿插于地面车行道。交警提示,人车分离通行后,一般车辆专用道上的车速较快,行人随意穿越马路十分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