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TaiXiGaoTie

[江城资讯] 2016年10月22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08: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社科院与湖北省政府签订协议 共同打造“中国长江论坛”品牌
2016-10-21 16:38:5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讯(记者陈岩、通讯员张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湖北省人民政府今日在京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国长江论坛”品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副省长郭生练出席签字仪式并讲话。
李培林说,打造“中国长江论坛”品牌,对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双方互利互惠,实现战略共赢。

郭生练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长期以来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他说,湖北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岸线资源最丰富的省份,在推进生态长江、文化长江、经济长江建设中肩负重要责任。去年,双方已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长江论坛,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合作,将这一品牌擦得更亮,打得更响、更久。
根据协议,双方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规划,将中国长江论坛打造成凸显长江区域特色的国际性高端论坛、引领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高层次合作平台、与全球大江大河展开文明对话的窗口。双方将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建立高层领导会商机制和日常工作协调机制,确定中国长江论坛永久性会址,建设中国长江论坛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09: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末都好消息不断 感谢楼主辛苦搬运新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09: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6-10-22 06:54
全国首家可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路浩联盟”落户武汉光谷
发布时间:2016-10-21 19:16:58来源:荆楚网 ...

貌似这个很牛哇 ......虽然不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09: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RickBlaine 发表于 2016-10-22 07:49
自己的媒体都如此热衷于玩强行双骄、三骄的游戏,也难怪被人看不起了!

今天要搞地域的,我大力送你一程 ...

本地媒体也就这水平了 哈哈哈哈 明显是底气不足 还赶超 争取 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09: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年武汉城市圈政协主席论坛在鄂州市举行
0  时间:2016-10-21 10:41:58编辑:李丽来源:鄂州新闻
  【2016年武汉城市圈政协主席论坛在鄂州市举行】
  10月19日至20日,2016年武汉城市圈政协主席论坛在我市举行。武汉城市圈9个城市和3个观察员城市的政协主席和有关负责人,围绕“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乡”主题,共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计。省政协副主席王振有出席论坛并作重要讲话,市政协主席胡运星主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熊明新作交流发言。
  开幕式上,市领导表示,武汉城市圈政协主席论坛,是人民政协支持和参与武汉城市圈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政协组织履行职能的探索创新。鄂州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认真学习各地的好经验、好作法,与各兄弟城市一道,携手推动武汉城市圈绿色发展,开创城市圈更加美好的明天。
  王振有说,武汉城市圈政协主席论坛已走过了十二载春华秋实,论坛立足大局、围绕中心、聚焦发展,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可谓是硕果累累,对推进城市圈的整体发展贡献了政协的智慧和力量。他指出,要增加互动联合,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武汉城市圈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活力,提升其在长江经济带中的“支点”地位,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是我们今后深入探索的方向。他要求,城市圈各地政协要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的东风,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率先、进位、升级、奠基”总目标,以更高的视角审视武汉城市圈的战略地位,提升绿色发展的认识,充分发挥政协“智囊团”和“人才库”的优势,积极履行职能,通过提案办理、社情民意、界别协商等形式,全力协助地方党委、政府做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大文章,为推动全省“十三五”发展和在中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论坛期间,武汉城市圈城市和观察员城市政协领导先后参观考察了梧桐湖新区东湖高新创意城、锐世科技、峒山社区、葛店开发区中部电商基地唯品会、华威科等地。 (记者刘学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2 09:4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经济带5家高新区协同发展信息平台开通
0条评论2016-10-21 20:20    来源:网信办  作者: 佚名 编辑: 网络
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 王蔚)位于长江流域的上海张江高新区、武汉东湖高新区、重庆两江高新区、南京高新区、合肥高新区5个国家高新区联合成立的“长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网络信息发布平台正式开通。
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地域面积、人口和经济总量巨大。
今年9月印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推进上海、重庆和武汉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强上海张江、武汉东湖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沿江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在培育和打造世界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正在上海举行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产业合作峰会”上,上海市张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徐建卯说,长江经济带是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的重要依托,为张江示范区“两头在上海,中间走出去”(即研发和运营在上海,制造走出去)的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广阔的承载空间。
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了长江流域园区协同创新发展。5家高新区负责人、科研人员、企业家纷纷表示,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强调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支持和鼓励企业建立跨区域、跨行业组建市场产业联盟、技术联盟和人才联盟。在此基础上,成立于2015年的“长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联合构建协同发展平台,建立多层次协商机制,以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新机制。
此次网络信息发布平台的开通,标志着长江流域园区合作联盟有了一个整体对外的展示窗口,将成为长江流域园区及相关单位的信息集散平台、创新要素对接平台、开放智库服务平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0:0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期规划24万辆,能搞到40万,二期规划36万,按比例可以搞到60万,加起来100万满产,哈哈,还有三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0: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6-10-22 06:55
上汽通用武汉基地二期生产线全线贯通 投产后新增36万辆先进产能
2016-10-22 06:37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

这个吊,继续三期走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0: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archiversss 发表于 2016-10-22 07:38
武汉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今年将力保中部第一

自从宣布这个后,武汉前往北京上海广州等主流航线全线飙红,看来机场集团是下血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0: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保证中部第一,为t3明年初顺利迎客讨个好彩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1: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TaiXiGaoTie 发表于 2016-10-22 06:49
法国普罗旺斯旅游推介会在武汉举行
发布时间:2016-10-21 22:48:51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荆楚网消 ...

武汉的各位总领事,马天宁最帅,周重山最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1: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远方的家 发表于 2016-10-22 10:01
一期规划24万辆,能搞到40万,二期规划36万,按比例可以搞到60万,加起来100万满产,哈哈,还有三期

一期24万辆只是两班,三班同样36万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1: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坐飞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并没有时间又是,京沪穗深就不谈了,即使我去天津、去成都、去厦门我也会选择动车而不是飞机,飞机路上可能就2个小时,但是算上从武汉市区去机场、机场等飞机起飞、航班延误,照样得花一整天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1:58: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2 12: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疾风乱吹 发表于 2016-10-22 11:51
不坐飞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并没有时间又是,京沪穗深就不谈了,即使我去天津、去成都、去厦门我也会选择动 ...

等月底机场线通了后,你就没有这些担心了,可以算准时间去机场,不用在提前几个小时出门了,而且按机场集团这放血程度,去北上广比坐高铁还便宜100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8-4 20:08 , Processed in 0.04945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