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8 09:5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名
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攀升!
★ 全县生产总值由104.2亿元增加到136.5亿元,年均增长9.1%;
★ 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21亿元,首次突破6亿元大关;
★ 规上工业增加值由33亿元增加到40.5亿元,年均增长1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3亿元增加到77.9亿元,年均增长12.6%;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153元、10821元,年均增长9.7%、11.4%。
项目建设——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 引进、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6个,新开工重点项目178个,竣工145个,谋划储备超亿元项目427个;
★ 累计争列省重点项目11个、市重点项目50个,分别完成投资112亿元、273.7亿元;
★ 累计投入7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入园企业项目108家,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分别增长1.42倍、2.72倍;
★ 开发区成功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一区四园”格局正式形成。
未来五年我们信心十足!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实施项目首位、四化同步、文旅名县、人才兴县、撤县复市五大战略,全力走好加速调转、补齐短板、绿色崛起、跨越提升新路,确保如期脱贫出列、全面建成小康,加快建设三省结合部中等城市,奋力开创富强美丽活力和谐大名建设新局面。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全部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实现翻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8%以上,三产比重超过二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出口总值年均增长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和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在脱贫攻坚上实现新跨越。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攻坚行动”,确保如期脱贫摘帽。2017年,高标准做好83个贫困村、2.50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工作。 2018—2019年,通过集中扫尾、巩固提升、长效机制建设,解决返贫人口稳定脱贫问题,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2020年,实现所有脱贫人口与全县同步共享小康生活。
——在加速发展上实现新跨越。把项目建设作为跨越发展的主引擎,着力培育一批十亿元产值(销售收入)企业、百亿元产业集群、千万元利税大户,打造大名工业升级版。力争到2020年,全县传统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2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00家以上,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30家以上。到2021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2%以上。
——在城乡建设上实现新跨越。围绕“撤县复市”目标,强力实施县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全力打造高度融合发展的现代北部新区。完成西二环、北二环建设,实施新汽车站、邯济铁路大名站、衡潢铁路大名客运站、通用机场、邯大高速东延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南湖、北湖坑塘、环城水系、渣山公园等一批景观工程。到2021年,基本建成三省结合部中等城市。加快撤村并村和乡改镇、镇改街、村改居步伐,打造一批产业、人口集聚的特色小城镇和主题、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
——在动能培育上实现新跨越。强力实施“文旅名县”战略,逐步恢复明城护城河景观带、女五师、府衙、文庙等重要节点,加快明清大名府古城综合开发,争创国家4A级景区。实施邓丽君文化艺术中心、石刻博物馆、名贤祠、卢俊义庄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增添旅游亮点。加快宋代大名府故城保护性开发,谋划实施外城墙保护项目,力争到2021年建成集参观游览、考古科研、探秘体验于一体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在环境提升上实现新跨越。大力推进“生态大名”建设,加快引河、滨水景观等生态林带、绿道绿廊、水系建设,到2021年,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5个百分点,创建成为国家级园林县城,努力让大名的空气常优、绿水长流、蓝天永驻。
——在民生福祉上实现新跨越。大力推进“1260”工程,解决中小学入学难问题;支持邯郸学院大名分院升格为独立大专院校。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天网”、“警网”功能,推进“民网”工程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防控格局。
今年工作我们担当在肩
今年全县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3%,全部财政收入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出口总值增长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实际利用外资、PM2.5年均浓度下降率、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市定目标。
2017年大名打算撸起袖子这样干!
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攻扶贫,打造脱贫退出新模式。举全县之力开展脱贫退出攻坚行动,确保83个贫困村25020人如期脱贫出列,争当河北省脱贫退出示范县。上半年全县159个贫困村主要街道、连村道路全部硬化、绿化、亮化到位,高标准完成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住房安全和农村饮水安全等设施建设。全力推动漳河河道内31个村的易地扶贫搬迁。3月份完成首批启动的13个村搬迁方案、补偿办法、安置社区规划设计,确定施工单位后进场施工;剩余18个村庄,6月份启动建设;2017年完成安置房主体工程,启动“迁新、拆旧、复耕”,明年年底全部如期完成31个村搬迁任务。
(二)着力抓项目,聚集发展新势能。强力实施“4211”项目工程,即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20个,谋划储备亿元项目100个,重点推进50亿元战略支撑项目1个。
(三)着力调结构,推动产业转型新跨越。年内培育小巨人企业4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以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培育工程,定向帮扶进入后备培育库的企业,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鼓励县内企业通过技术入股等方式,与知名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年内建成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15家。力争年底新增小微企业800家,新增入统规上工业企业8家以上,新增“个转企”20家、“小升规”5家。坚持创新创业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孵化转化结合,年内建成省级众创空间1-2个。
(四)着力扩县城,构建城乡发展新格局。实施路网畅通工程,竣工通车武阳路,完成313省道平安大街中段大修工程,年内启动完成广晋路“两延”和汽车站外迁;做实通用机场项目前期,争取列入河北省“十三五”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大对上争跑力度,全力争取衡潢铁路过境建站。实施市政配套工程,加快推进城区集中供热,年内集中供热总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以上;启动城区主干道雨污分流改造,年内开工建设第二生活污水处理厂。谋划推进南湖扩建、环城水系升级改造工程。实施问题楼盘清零工程,采取合资合作、兼并重组、债转股等方式,一楼一策尽快化解处置“问题楼盘”。实施森林生态园提升工程,年内完成滨水景观(1、4段)建设,渣山公园、城北坑塘治理主体完工。开工建设京府大街、兴大街、元城街、平安大街“四路北延”和魏州路西段工程,加快推进224省道(西、北二环连接线)建设,搭好新区“骨架”;竣工投用新政务服务中心、建银大厦,加快推进新华书店图书大厦、农村商业银行大厦、五得利检测中心大厦、“云蔬菜”大数据中心和体验馆建设;加快推进“满格大名”建设,年内实现城区WiFi全覆盖;打通郑南线、从未线、北埝线三条“断头路”,畅通对接山东、河南省际道路。
(五)着力兴文旅,培育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护城河景观工程建设完工,启动瓮城、风水楼、角楼等附属建筑建设;规范明城内街区商业业态布局,开展府东街、府西街外立面包装改造整治,完成顺城街等7条城内街道改造。谋划启动艾家口古镇建设。加快推进女五师旧址、文化馆、剧院、滴溜酒厂遗址等重要历史节点修复,打造明城旅游片区,全力争创国家级4A级景区。
(六)着力增效益,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趋势。加快推进中暻网络“云蔬菜”等现代经营模式,打造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积极推广高油酸花生、芝麻等特色经济作物,不断提高农业附加值;强力推进美丽乡村“12个专项行动”,加大159个贫困村“三清一拆”、“五改”力度,引导贫困村成立农宅合作社,把闲散宅基建成“三园”,高标准完成19个省级示范村及1个省级片区、5个县级片区、20个乡镇片区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所有贫困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的保护开发,促进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打造记得住乡愁的“高颜值”特色乡村。
(七)着力促改革,全面释放发展新活力。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探索搭建药品采购平台,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分级诊疗、合理诊疗制度,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土地确权颁证,年内完成651个村、122万亩耕地确权登记任务。健全农村产权抵押登记制度,争列农村土地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
(八)着力优环境,扮靓跨越赶超新底色。全面落实河长制,着力开展引河治理、城市黑臭水体专项治理,马夹河冢北桥断面水质由劣V类达到V类。扎实推进中部水网提升和东部水网改造工程,加快卫河、漳河治理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增绿行动”,大力实施城乡“六大绿化”工程,完成19690亩绿化造林任务,确保全年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继续开展优化发展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下大力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加大重点领域执纪问责力度,县纪委监察局每半年直接查处5起以上扶贫违纪典型案件、3起以上安全生产领域违纪案件;规范监管服务行为,年内重点查处问责一批基层“六长”干部,下大力解决吃拿卡要、“中梗阻”、“下梗阻”问题。
(九)着力惠民生,推动和谐大名新提升。重点实施好八大工程50件民生实事,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实施“优创”工程。加强对转业军人、贫困群众、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的免费培训;年内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0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200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3750人;全面落实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津贴政策,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投入,提高保障救助对象的门诊、住院待遇水平,对个人缴费予以资助。实施“优居”工程。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和保障房建设,年内建成保障房216套,159个贫困村居住危房的贫困户全部改造到位;开工建设106国道大修工程,加快邢九线、金大线等乡道改建,年内改建乡道20公里,打通连村路116公里,完成贫困村道路改造,谋划推进237省道(常元线)改建工程;实施新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计划,重点推进民族学校、东未庄小学等一批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