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落飞

[江城资讯] 2017年4月9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9 12:34: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福中集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2: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达康书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4-9 13: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3: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思科在国内还有市场吗,好像都是华为中兴了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3:44:5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大很注重人才这块 从上任到现在太多次关于揽人才的新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4: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招商是多年后才能见成效啊。

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这个挺棘手,如果没记错的话,最近一年好像有15万大学生留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4:1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qcwh2017 发表于 2017-4-9 14:00
招商是多年后才能见成效啊。

5年留下100万大学生,这个挺棘手,如果没记错的话,最近一年好像有15万大学 ...

武汉越来越有吸引力,人才越往后越多,按照递增、倍增而不是平均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4: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ttyy1122 发表于 2017-4-9 14:13
武汉越来越有吸引力,人才越往后越多,按照递增、倍增而不是平均算。

这个肯定是,而且我丝毫不怀疑大学生留汉人数越来越多、增加比例将会非常显著,只是针对这个100万的人数,我觉得依然任重而道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4: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qcwh2017 发表于 2017-4-9 14:30
这个肯定是,而且我丝毫不怀疑大学生留汉人数越来越多、增加比例将会非常显著,只是针对这个100万的人数 ...

100万很难的,武汉在校的也就100多万,每年毕业的估计也就20多万,估计只是个提法,是想让更多比例的大学生留在武汉的一个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4: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工资水平和沿海城市还是有一定差距!希望武汉的工资能高点!还有武汉有部分企业不给职工缴纳五险,这个也是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4: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一新力邀雷军回汉创业:携手把武汉发展成创新高地

陈一新力邀雷军回汉创业:携手把武汉发展成创新高地



“你是创新型企业,我们是创新型城市,欢迎你到武汉来创新创业创富,让我们携手把武汉发展成新经济、新模式创新高地。”昨天,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与刚刚获聘武汉首批“招才顾问”的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畅谈新经济。
陈一新向雷军介绍了武汉众多发展优势,“欢迎小米这样拥有新思维、新商业模式、运行高效、低能耗的企业,到武汉创新创业创富!”

雷军:我想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对于此次获聘武汉“招才顾问”,雷军用“非常激动”来表达心情。“人无论怎么漂泊,家乡情、母校情是永远无法割舍的!”在大会致辞时,他说:“我本人也好,小米公司也好,包括旗下的金山软件也好,如果能为武汉的发展尽一点微薄之力,那真的是我们自己的荣幸!”

负责对接雷军此次来汉的一位武汉官员透露,为了参加市委市政府的这次活动,雷军取消了六项活动,专程到武汉来接受“招才顾问”聘书。“其实今天(4月8日)下午两点半,小米之家进入北京的顶级商圈——世贸天阶将举行开业仪式。本来是我出席的。”

“为什么呢?因为我对武汉感情非常深”,雷军说,自己人生最宝贵的时间都在武汉度过,本事主要也是在武汉学的,包括最早的创业,也是在武汉。因为与武汉的这份渊源,如果能为武汉做点什么,是义不容辞的职责。

去年10月,雷军向母校武汉大学捐款99999999元,轰动一时。“母校培养了我们,有能力我要回馈母校,回馈社会。”
雷军说,这些年他一直关注武汉的发展,武汉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局面。“我相信,武汉很快就会迎来新一轮爆发成长,现在天时地利人和各方面条件都具备,作为家乡人我也倍感振奋。”

【谈武汉】  家乡情、母校情永远无法割舍

“我不知道全国别的地方有没有招才局,我觉得招才局这个策略站位高,抓住了问题本质。”谈起武汉成立招才局。雷军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果能够为武汉招到更多高层次人才,对武汉的发展有巨大的助力。“人招来了,商自然就来了,经济自然就发展了。”

“如果要提出一个建议,我认为武汉还要重视高端领军人才的引进,甚至是着眼全球。”他说,中国的大发展、武汉的大发展,具备了招募全球人才的实力。全球人才不仅仅是吸引华人回国创业,还应该有能力、有胸怀接纳跨国高层次人才。不管什么国家、什么民族,只要有才华、是人才,就应该给他舞台。

武汉应招纳世界人才,那在雷军心目中,什么是人才?

“对我们企业,人才的定义非常清晰,人才是战略资源。各个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对人才是极度重视,高科技的整个工作都是围绕人才展开的,最核心的是他在我们企业的核心方向、核心领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有句古话叫“不拘一格降人才”,雷军非常认同,他举例,最近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美图董事长蔡文胜学历是高中。“我认识不少这样的朋友,高中或初中毕业,但我觉得他们挺强的。”雷军说,其实人的能力跟学历没有必然关系。企业关键要看本事。不管你什么学校毕业,不管你做什么,你有本事你拿得下来,你就是老大。

【谈招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雷军印象】

在国内企业家中,雷军这个名字,是有明星效应的。小米的顾客有粉丝属性。小米的产品上市,用互联网语言来说,自带流量。

昨天,借雷军回汉受聘武汉首批“招才顾问”机会,这位互联网企业家接受了武汉媒体采访。

今年47岁的雷军,是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武汉大学校友。曾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及十大财智领袖人物、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福布斯》(亚洲版)2014年度商业人物等多项国内外荣誉。小米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2014年12月小米公司估值450亿美元。

形容小米的产品,他会用“精致的可怕”这样的表达;谈小米售价9块9一支笔的颜值,他会问“你不觉得我们这些设计很漂亮吗”?

谈出行为何总坐经济舱,他说“我们公司只能报销经济舱”;谈40岁创办小米及“小米粥”的典故,他说初心是“想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谈角色】  接下来要为武汉做三件事

接到武汉“招才顾问”的邀请是三天前,雷军觉得这个身份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企业家、投资人、校友、招才顾问身份叠加一身,雷军表示,接下来将为武汉做三件事:一是积极发挥“招才顾问”的作用,为武汉建言献策;二是参与具体工作,通过本人及企业的影响力,推荐一批优秀人才回汉发展;三是抓住一切可能,推动小米在汉投资范围及业务范围的拓展。比如,今年小米之家就将加快在武汉顶级商圈布点,由1家拓展至4家。

【谈“风口论”】
小米迎来了国际化的“台风口”

“站在风口,一只猪也能飞起来。”雷军的“风口论”引来争议无数。有人说“风口已过”,昨天,雷军依然坚持。“一带一路给中国企业带来重大机遇,小米迎来了国际化的‘台风口’。”
小米的梦想是做一个伟大的企业,推动中国“智造”。雷军说,“中国制造业、中国品牌在慢慢崛起。我们赶上中国发展的大机遇。原来还以为我们是在推动,现在发现是顺势而为。”

【谈初心】   要像一个真正的创业者

“听说您七年前创办小米的时候喝过一碗小米粥,这成为一个传统保留下来?”

“我们的确有这个传统”,雷军笑说,因为7年前小米开业的时候,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在北京保福寺桥边上银谷大厦一个很小的办公室,公司就10来个人,也没有人送花篮,然后我们就自己煮了一碗小米粥,意味着一穷二白“闹革命”。

网上搜索雷军新闻,居然搜出不少网友在机场、飞机上碰到雷军,而且无一例外是经济舱。还有人说雷军公司吃盒饭、平时穿凡客。昨天,雷军回应了为什么这么“低调”。在创办小米之前,过去办了几家成功的企业,都有非常大的规模,创办小米的时候,我要求自己,要像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从零开始,忘掉自己的过去。

七年过去,小米飞速发展。

过去一提小米就是手机,雷军介绍,现在,小米已涉足77个领域,小米充电宝、小米平衡车、小米扫地机器人、小米空气净化器……昨天,他还展示了一本产品册。

去年,他开始试水小米之家。开了50多家小米之家,计划三年在全国开1000家。

“很多人很好奇,问我为什么坐经济舱,你知道我的回答是什么吗?我说,我们公司只能报销经济舱。”


雷军说,“我觉得小米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创业公司,还在高速成长中,一个企业的创业精神、文化价值观,尤其需要公司的领导人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否则这个企业是做不大的。

【谈成败】
小米被超越,我不觉得是失败

小米加入手机行业几年来,这个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雷军说,当时,我们选择了竞争最激烈的手机行业进入,用互联网方式进入,这刺激了不少企业。“当然,今天有企业比我们做的好。很多人说你们怎么被干翻了?我说你错了,别人今天的进步有小米的一点点贡献在里面。”雷军认为,正是因为大家你追我赶,才有了今天中国手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攻城拔寨。

“如果小米被超越,我并不觉得是失败。至于今天你第一、明天我第一、后天他第一,只要是咱们中国企业第一,这就是我的梦想。”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4:4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留住自己培养的大学生之外,去北京及海外引进人才也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广东省委、广州市委,每年都会组团拉着重点企事业单位进京招聘,清北及重点高校都会开招聘会并且进行宣讲,多个单位现场面试,几千个岗位供应。这样已经搞了很多年了。近期发现,北面也开始进京这么干了。武汉也应该积极一下,北京培养的人才是属于全国的,人家比武汉差的地方都敢进京大张旗鼓的抢,武汉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4: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kenwood 发表于 2017-4-9 14:32
100万很难的,武汉在校的也就100多万,每年毕业的估计也就20多万,估计只是个提法,是想让更多比例的大学 ...

不止,我在下面贴个数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4: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敢不敢把小米总部搬回武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4-9 14: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数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31 04:01 , Processed in 0.778897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