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于 2017-5-29 11:52:55
|
显示全部楼层
 
 
 
5月26日晚,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现身复旦大学,以《关于建立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为题,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分享。 
…… 
总书记的要求非常深刻,我要说的就是学习总书记关于房地产调控的五个方面要求的一些思考。 
长效机制之一:土地 
我觉得对土地的调控需要那么四个五个刚性的措施。 
一个城市土地供应总量,按一人100平方米,100万人就供100平方公里,一千万人就供1000平方公里。 
爬行钉住,后发制人。 
什么意思?你这个城市有本事,把这个人口搞到500万,那我以前只给了你350万平方米,现在每年补你几十万平方米。 
不能根据长官意志,计划未来有500万人,现在才两百万,就要500平方公里土地,结果我在10年里,真的给你300平方公里土地,你300万人没来,只来了100万人,甚至原来的200万人还走了,这个土地的错配,谁负责。 
土地要爬行钉住,而不是说要你去臆想调控,长官意志,违反经济规律。 
就按这个逻辑,不复杂,如果上海到了2500万人,一定要2500平方公里,不是没有地啊,上海有6000多平方公里,还有很多农业,农业在上海只占1%的GDP,农民人口也只有三四十万,在这个意义上,一定维持农业也是要做城市绿色农业,示范农业。由此而言,如果这个城市本身的土地不足了,不到人均100平方米了,就应该补上去。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不是拿到指标,三四百个城市大家平分,而是看谁人口多。 
人口怎么多起来呢?有句话叫产业跟着规划功能走,人口跟着产业走,二产、三产发达了,人口就多,土地跟着人口和产业走。 
当你把前面的几个环节做成了,我爬行钉住就行了。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