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anson908

[江城资讯] 2017年9月25日武汉新闻汇总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25 10:2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inzaghi 发表于 2017-9-25 10:02
早上刚贡献一次

您贡献了一次出港航班,牛啊,我们做朋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0: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跑小跑 发表于 2017-9-25 10:23
您贡献了一次出港航班,牛啊,我们做朋友吧~

刷了次客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低于市场20%买房政策,是吸引大学生留汉的法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1: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汉市委书记: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

武汉市委书记: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

各地新闻武汉晨报2017-09-25 08:43分享
173评论
收藏
[摘要]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表示,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不是要政府买单,更不是简单的补助补贴,而是要通过创新推进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金融、土地、投资、减费等多种举措,向改革和市场要效益。

本报讯(长江日报记者郑汝可)近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陈一新,市领导蔡杰、汪祥旺等赴黄陂区专题调研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建设。陈一新强调,要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加快推进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求提供更多的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争取让更多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

据悉,目前我市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租赁房,以较低价格租给新近毕业大学生;另一类是安居房,按低于市场价20%,出售给符合条件的留汉就业创业的大学毕业生。

21日上午,陈一新来到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的“卓尔青年汇”。创业街区内,食堂、酒吧、健身房、洗衣房、书店、便利店等一应俱全,党支部活动中心、人才工作服务站配备完善,目前有69个团队、近400名大学毕业生创业者在此集聚。

在大学毕业生“创富公寓”,陈一新与租住在此的大学生创业者们交谈,详细询问公寓的房租、物业等情况。他勉励大学生们要扎根武汉,当好创业先锋。

在调研座谈时,陈一新指出,推进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实现“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他说,让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买到房,不是要政府买单,更不是简单的补助补贴,而是要通过创新推进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金融、土地、投资、减费等多种举措,向改革和市场要效益。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免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相关收费,为企业减负,为降价留空间。协调国家政策性银行和部分地方商业银行安排一定规模的贷款额度,提供中长期优惠贷款利率支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要以有实力、有社会责任感的民企、央企、市属国企作为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供给主体,鼓励引导从“做产业”变为“做事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开发和销售模式,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定制化的住房产品,可试行共享厨房、共享洗衣房、共享客厅等共享模式,集约利用空间,降低建安成本,真正实现“政府少收费、企业少赢利、大学毕业生少花钱”。 “让武汉成为‘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谋划大学毕业生人才保障房建设,武汉具体如何创新?陈一新提出,要坚持新建、改建、配建并重,租赁、销售、共有产权并举,建立具有武汉特色的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体系。

他指出,要“新建一批”,选择在地铁口等交通便捷、产业集聚、生活工作便利的地方,建一批居住环境优美的集中连片式开发的住宅小区,近期要启动规划建设上规模的“长江青年城”,打造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的样板和标杆;要“改建一批”,结合新一轮“三旧”改造,将部分老旧物业、直管公管、商业用房改造为租赁房;要“配建一批”,在新建商品房项目中,按照一定比例配建租赁房;将已建在建的部分公租房房源调整为大学毕业生租赁房。要建立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资格准入、租赁循环退出等机制,确保轮候有序、公平善用。要探索建设共有产权房,通过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享有房产所有权,降低大学生购房成本;达到一定年限,履行必要程序后可上市交易。

陈一新提出,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建设要坚持“聚人气”,完善软硬件设施配套,营造适合年青人特点的优良环境,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入驻;要“聚产业”,推广“大学生安居+产业孵化”模式,实现既能安居又能创业;要“聚服务”,大力推进“红色物业”,让大学生共享“保姆式”服务,留出更多精力创新创业;要“聚政策”,既要用好用足用活国家政策,又要积极探索符合武汉实际的管用政策,把大学毕业生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每年的城建计划,科学测算住房需求,统筹规划,安排地块,协调推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1: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让百万大学生留在武汉,不是一句口号。”
楚天都市报8月26日报道,26日下午,第二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武汉大学专场,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透露,武汉近期将推三大核心工程,助推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其中,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并将率先出台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

陈一新在讲长江新城
一是落户户口问题。武汉首先在全国放开无门槛大学生落户,凭毕业证就可以登记落户。

二是着手解决大学生住房问题。今年,武汉将提供首批大学生人才公寓3600套,今后每年将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以上的人才公寓,5年内要满足20万人的租、住需求。同时,武汉将鼓励企业探索用互联网思维开发人才住宅,争取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这是武汉市委市政府要破题的。
“房地产如何调控?这是中国当今一大经济发展的难题,我认为武汉将在这方面做大的探索,我们目前要合理控制房价,保持房价在周边大城市相对低价,这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解决收入问题。陈一新说,提高大学生的最低年薪是武汉市下一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武汉将率先出台大学生最低年薪标准。同时,要求武汉市的骨干企业,特别是工商联主席、副主席、商会会长、副会长企业带头,给大学生加工资。这段讲话,赢得现场武汉大学校友数次热烈的掌声。
关于吸引人才,《人民日报》近期也曾刊文《吸引人才不能止于短期刺激》,文中提到高素质人才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更是城市活力的源泉,是城市吸引力的证明。
美国的硅谷、中国的深圳,之所以能够崛起为创新中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聚集了大量的高端人才。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如果说物质资源越用越少,那么人才资源则会因为聚合而产生“1+1>2”的化学反应。由此可见,各大城市“放大招”吸引人才,折射出整个社会的人才观念在不断升级。
点击查看大图
也要看到,这一轮二线城市竞争人才,也有特殊的时代背景。一方面,一线城市扎根不易、户口收紧,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减弱;另一方面,二线城市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才需求呈现新特点。
当传统产业让位于新兴产业,城市的竞争力也从早期拼产业、拼招商、拼政策,过渡到了拼人才的新维度。盘点不少城市的发展规划,金融、科技、信息等高精尖行业成为“宠儿”,人才需求也更加偏重于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高端人才。可以说,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素养提升就像交错螺旋的双链,共同擘画出经济社会发展的DNA序列。
如果只靠短期的财政倾斜、政策优惠,缺少长远的配套举措和制度改革,对人才的吸引力就难以持续。
显然,这一点对抢夺人才的二线城市来说,也是一个有益的提醒。有人曾感慨,在北京生活固然艰辛,但每天出门前,想到接下来的无限可能,一切也都值了。的确,大城市拥有创造平台的能力、实现梦想的舞台、容纳生活的空间,这是对人才的最强吸引。
因此,二线城市在住房、户口上发力之后,更应考虑可持续的人才规划,不仅要有“给钱给物”的短期刺激,更要有长远眼光,为人才提供充足的筑梦空间、公平的发展环境和良好的创业环境,让人才不因出身而受到歧视,不因关系而失去机会,不为到政府部门办事而跑断腿,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才能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个“道”显然不只是物质刺激那么简单,更是一种持续的制度保障和良性的人才生态。在抢夺人才之后,真正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文化土壤,才能让人才产生“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并由此释放出源源不断的人才红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1: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要刷两次做个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1: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霸气!真要能认真实施,武汉崛起指日可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1:56: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定大学生住个几年转手当正常房子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2: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睿琪小智 发表于 2017-9-25 10:01
《经济日报》:极目楚天敢为先
《经济日报》2017年9月25日第六版
城市印象

能把斗鱼喊回来真的明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2:22: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大学生把房子卖了不是可以最少赚那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2: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弄天弄地 发表于 2017-9-25 12:22
那大学生把房子卖了不是可以最少赚那20%?

肯定会限售或者其他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2: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啥没有s7的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2: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弄天弄地 发表于 2017-9-25 12:22
那大学生把房子卖了不是可以最少赚那20%?

既然买房享受特殊政策,其房产处置也会有相关限制或者说“特殊”政策,这些配套政策会和大学生买房优惠政策同步出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2: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anson908 发表于 2017-9-25 07:54
汽车电动车自行车可过江,还有人行观光道和休息区
杨泗港长江大桥将成 世界上功能最全大桥

人性化服务的理念,这是武汉的一个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9-25 12: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江日报融媒体9月25日讯(记者张晟 通讯员曾斯 黄彦)长江日报记者25日从武汉地铁运营公司获悉,从10月1日起,武汉地铁2号线和6号线将调整运营方式,其中6号线取消大、小交路,乘客坐车能一站到底,同时2号线改为每两趟车中就有一趟前往机场。


武汉地铁2号线资料图

今年以来,不少乘客通过城市留言板反映,希望武汉在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铁能开得再快些”“候车时间可以再短些”“高峰时段车厢能够再舒适些”,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围绕市民乘客出行需求、优化行车组织方案、提升运营效率开展中心工作,回应民意。

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自2016年底机场线和6号线开通以来,2号线和6号线分别确定了按大小交路1:2和1:1的方式组织运营。经过9个多月的培育,两条线路客流特点变化明显。为适应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增长变化,武汉地铁运营公司决定对2号线、6号线的运营交路方案进行科学优化调整。

调整后,2号线、机场线大小交路比例为1:1,即当前列车开往金银潭站为终点站时,下一班则开往天河机场站为终点站,再下一班开往金银潭站,如此循环。随着天河机场T3航站楼启用,机场线客流逐步增长,日均约有7万人次的乘车需求。通过调整交路,机场线(天河机场至金银潭)区段最小行车间隔由10分21秒缩短至6分54秒,大幅缩短了候车及换乘时间,运力提升50%,能更好地优化乘客的乘车体验,提升武汉的城市形象和影响力。


武汉地铁6号线资料图

6号线将取消小交路(石桥站至老关村站),全线按金银湖公园站至东风公司站单一大交路组织运营。6号线开通至今,大小交路区段客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大交路区段客流增幅更是高达30%,日均约有8万人次的乘车需求,不少市民乘客通过多种渠道提出了有关大小交路的咨询、建议。对此,武汉地铁运营公司认真对待,对乘客的出行需求、客流数据进行了大量调研、比对分析和测算,同时最大限度地平衡运营效率和经济性,最终通过调整列车交路以达到缩短大交路区段候车时间,更好地适应客流变化的目的。10月1日起,6号线大交路区段(金银湖公园至石桥、老关村至东风公司)行车间隔由9分钟缩短至5分9秒,乘客候车时间缩短,运力提升75%,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8 08:46 , Processed in 0.045697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