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玉川子

南宁第二地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8 01: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有三个核桃,现在有三个田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09: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gan2322026 发表于 2018-1-18 01:23
以前有三个核桃,现在有三个田螺

三个核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0: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会展那朵花还是最好看了,三个馒头可以做为东商区五象岭部分的地标,体育中心做龙岗片地标好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1: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宁喜来登 于 2018-1-18 13:14 编辑

体育中心的体育场是真的不行。把从空中鸟瞰的效果和寓意作为确定设计方案的标准,真的有点不入流了。有几个人能飞到空中去看?为了满足鸟瞰的效果,完全牺牲了平视的效果,从地面看体育场,整个建筑零零散散、松松垮垮、分块严重、整体性极差——这边几条斜线条,那边一个半椭圆,中间再加一个长方块,前面再来一根大柱子,上面飞出去一条三角带.......选定这个方案的人是真的不懂建筑。其实就这一点而言,综合体育馆、游泳馆、网球馆做得都还不错。(下面有图为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1: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1: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育中心现在看起来确实不怎么行..拆了重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1:26:36 | 显示全部楼层
212302801 发表于 2018-1-18 11:13
体育中心现在看起来确实不怎么行..拆了重建吧`

你赞助多少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2:16: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会展中心的设计师是同一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2: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moon33 发表于 2018-1-18 10:08
会展那朵花还是最好看了,三个馒头可以做为东商区五象岭部分的地标,体育中心做龙岗片地标好了,哈哈:victo ...

体育中心离龙岗隔的不要太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2: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216 发表于 2018-1-18 12:16
而会展中心的设计师是同一人

为什么我在网上查不到任何消息证明南宁会展中心和这个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是出自同一个设计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3: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广西文化新地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5: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部真的经不起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6: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不把地王当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6: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 发表于 2018-1-18 12:32
为什么我在网上查不到任何消息证明南宁会展中心和这个广西文化艺术中心是出自同一个设计师呢

过去十多年里,南宁真正令人过目不忘的地标性建筑只有两个。一个是南宁国际会展中心,还有一个,就是最近刚启用的广西文化艺术中心。

这两座对南宁意义非凡的建筑,均出自同一家设计公司之手——德国gmp建筑事务所。63岁的德克·海勒先生,漂洋过海,跨越15年,先后担任了这两个项目的设计师与负责人。

海勒先生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来南宁,不过负责这个项目的三年里,他几乎每两个月就要来南宁三次。每次转机飞行,至少16个小时。

来南宁的次数越来越多,对南宁的记忆也越丰富。

会展中心开启了他与南宁的记忆。十多年前,有人问他:“你职业生涯中最骄傲的作品是什么?”他说,如果一定要回答,那就是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现在,他能一一数出这十五年里南宁新增的大型设施,南宁大桥、体育中心、新机场、地铁等等。南宁发展最快的十五年,就这样被他记在脑海里。

作为一个美食爱好者,他来南宁的时候基本不吃西餐,他甚至尝遍了广西的米粉,并认为“南宁的美食尝起来都不错。”不过由于工作关系,他在南宁记忆最深的一道菜,倒是在施工饭堂吃得最多的白切鸡。

文化建筑与其他的建筑不同,一方面它要求更强的艺术性,一方面它又不能缺失文化最根本的沟通能力,这对于每一个设计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对海勒先生来说,在他越来越有限的职业生涯中,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不仅仅是一种挑战,也慢慢变成了一个难得的机缘,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在项目跟进过程中,海勒先生德国人式的细致和严谨,给同他共事的中国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次他们去订座椅,完了要检查,中国人的惯例是只是做抽样;而他们居然真的让人拿着尺子一张一张去量,一共几百上千张椅子全部都要测量过,当时跟他们去的同事最后腰都直不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8 16: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这个新的地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5 22:31 , Processed in 0.04398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