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4973528

[经济资讯] 比亚迪拿下近3000台广州纯电动公交车订单货值近37亿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5 12:5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打房害的呗,你不卖房,有钱人就去美国买咯,
一年送5家中兴通讯给美国。

真以为权力大,就能既要好经济,又不要高房价?
拜托,他们是一体的好吗? 几十年前有人有妄念,既想
人民勤奋工作,又不想让人发财,不想要私有制,
现在又开始玩意识形态,既想成为发达国家,又不想尊重产权。

等哪些高大上的人才开始失业了,没空担心买不买的起房了,
中国经济应该就能学会尊重市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3: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jsz36 于 2018-6-15 13:08 编辑

更可怕的是,高税收,谁还去做实业,这次三四线甚至连县城房价暴涨,完全是大量做实业的人退出来干的。国地税合并太吓人了,数据完全打通,你交多少增值税就知道你的企业规模多大,那么企业所得税,费用很容易就监管起来,最后个人所得税你也跑不掉了,那个傻逼还去做实业,有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3: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13758888 发表于 2018-6-15 12:53
楼主所在的广州市一定会高速增长,祝贺!

你脑子是不是有毛病?
说这个话题就代表我是广州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3: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ongfei1 于 2018-6-15 13:30 编辑
tjsz36 发表于 2018-6-15 13:06
更可怕的是,高税收,谁还去做实业,这次三四线甚至连县城房价暴涨,完全是大量做实业的人退出来干的。国地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3: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四月数据还可以,5月份数据还没出来,还言之过早。估计二季度会比一季度差些,不过不会差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4: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见喜欢搞主义的政府对搞经济都是不行的,国进民退绝对是倒行逆施,深圳经济好就是因为民营资本占主导,弄了一堆央企过来,怎么能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5:2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难道是错觉?我所在传行业还是很火。员工想租个农民房都难,全部爆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5:22: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二季度不会差,只会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5: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4973528 发表于 2018-6-15 13:23
你脑子是不是有毛病?
说这个话题就代表我是广州的?

你脑子才有毛病,快去看医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6: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心吧,就算同样是国企,深圳的国企都会比别地的好,土壤使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6: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季度深圳的GDP仍然是突飞猛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0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固投对 GDP增长是看量而不是看速 这几年 深圳固投增长快,但是仍然和北上天津重庆有极大的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太悲观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圳相对算好的,但全国形势不容乐观,内有资产泡沫、债务危机,外有特朗普贸易战,内忧外患,感觉今年会不会是国运的转折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6-15 17: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斌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关于基建投资,笔者有一些观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过去几年基建投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二,从总量上来看中国基建投资是否过度;第三,区分令人担心的基建和有潜力的基建。
  ......
  我们研究的城市样本大概有200多个,大城市基本都在里面了。总的来说,从全国样本来看,一线城市的基建相对GDP占比是偏低的,但是人口的流入又是偏高的,最典型的是深圳,深圳基建在GDP占比非常低,但是人口流入从全国来看非常高。广州和深圳的情况类似。从过去三到五年的样本来看,上海常住人口连续三年负增长,北京2017年也开始常住人口负增长,样本拉长一点的话北京、上海的人口流入也不错。天津特殊一点,天津的基建相对GDP比重非常高。总的来看,绝大部分二线城市基建相对GDP的占比在全样本里也不算高,大部分二线城市人口也是在流入。过去几年一个比较特殊的城市是东莞,2010-2015年东莞常住人口流出,但是最近两年又开始重新流入了。最让人担心的是人口严重流出,但是基建相对GDP占比非常高的城市。
  所有一线城市的基建投资相对其经济增长而言并不算多。大部分二线城市也是。但是,像沈阳、哈尔滨、唐山、大连这样的二线城市相对经济增长而言基建偏多。大部分三线城市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基建也并不多,真正有困难的还是四线城市或者更小的城市。
  我们综合考虑人口和经济增长,然后看一个基建的潜力。潜力比较大的,有三个一线城市,八个二线城市。潜力比较模糊的,有二个一线城市就是北京和上海,因为已经人口开始流出了。潜力比较小的只有一个二线城市是唐山,剩下都是三四线城市。这是从功能视角出发所做的分析。
  其次是从债务风险视角出发研究基建投资。我们把大概200多个地区,一千多家融资平台的资产负债表拿来之后看几个衡量债务风险的指标,包括债务率(所有平台债务之和占当地GDP的比例)、平台公司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以及流动资本比率等指标。如果流动性资产太低,短期可能会有流动性问题,所以流动性也是作为风险问题考虑进去了。
  最后,从功能视角和债务风险视角出发,综合评价各城市并对这些城市做了一个分类。
  第一类是潜力大、风险低的城市,包括了一线城市中的深圳,二线城市中的重庆、长沙、南京、郑州、武汉、合肥、苏州,以及15个三线、四线和其他城市,在全部109个样本城市中占比21%。
  第二类是潜力大、风险高的城市,包括了一线城市中的天津、广州,二线城市中的宁波,以及另外2个中小城市,合计5个城市,占全部样本城市的5%。天津是债务太高,广州是流动资产占比低,流动资产占比低有时候反而是财务管理能力强的表现,广州如果要改过来很容易。
  第三类是潜力模糊、风险低的城市,包括了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二线城市中的沈阳、大连、无锡、温州,剩下的是28个三、四线和其他类型城市。这类城市在全部样本城市中占比30%。
  第四类是潜力模糊、风险高的城市。这个类型中没有一线城市,有东莞和佛山2个二线城市,以及3个四线和其他类型城市。进入2017年后,东莞和佛山情况有明显好转。
  第五类是潜力小、风险低的城市,有唐山1个二线城市,以及29个四线和其他类型城市。
  第六类是潜力小、风险高的城市,全部都是三线、四线和其他类型城市。
  总体来说,中国的基建问题表面上看是基建问题,但是背后其实是一个城市生命力的问题。过去几年不仅是劳动者优胜劣汰,企业优胜劣汰,城市也在优胜劣汰。城市面临很大的竞争,人口在不同城市里做选择。有些城市就是在衰败过程中,它的GDP增长、人口流入情况都不好,这样的城市基建出问题的可能性也很大。而且这样的城市大部分是在三四线,甚至更小的城市,大城市主要是北方几个,主要是能源密集型转型不太成功的城市。中国基建未来面临最大的挑战,可能是城市格局重新划分的问题,也就是城市衰败的问题。
  (本文为作者在2018年5月22日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主办的博智宏观论坛第二十七次月度例会上的主旨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8 02:27 , Processed in 0.042116 second(s), 2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