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7-7 19: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亚洲第四城 于 2018-7-7 19:56 编辑
6月增幅扩大难持续,发展基金返还取消拖累业绩,下调盈利和目标价
白云机场6月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各同比增7.5%和8.5%,但我们认为不可持续:分析历史数据发现,6月日均生产量略高于5月是常态,而去年6月日均值明显弱于5月,今年高增长主要因去年低基数。此外,公司早前公告,财政部取消民航发展基金用于白云、首都、美兰等上市机场返还作企业收入处理,我们测算公司2018/19年收入将分别减少约0.76/9.87亿元,下调2018/19/20年净利润8.7%/32.2%/32.5%至13.81/12.39/14.94亿元,EPS分别为0.67/0.60/0.72元/股,下调目标价区间至13.1-13.4元。当前股价对应19.4x2018PE,我们认为估值合理,维持“中性”。
预计全年增幅不如去年,航空性收入增幅受限
虽然6月同比增幅加快,但我们认为主要来自低基数,不可持续。受民航局时刻紧缩政策影响,公司上半年累计的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增幅分别为3.8%和7.4%,低于去年同期的7.1%和10.5%,也低于去年全年的6.8%和10.1%。因夏航季民航局指引主协调和辅协调机场增量控制在3%以内,供给紧缩政策持续,预计今年生产量增幅难超预期,航空性收入增幅受限;2018年T2投产后,出入境免税、GTC广告、一般商铺租赁将大幅增厚非航业绩表现,预计能抵消大部分T2投产带来的新增成本。
民航发展基金返还取消拖累业绩,未来不排除继续获得,但难以企及从前
公司6月15日公告,经国务院批准,白云机场等上市机场将取消民航发展基金返还作企业收入处理政策;11月29日前的半年过渡期内,继续由上市机场作企业收入处理,期满后,执行与其他机场同等民航发展基金政策。展望未来,依据财政部《民航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公司仍然可以在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民航节能减排、重大科技项目研发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申请使用民航发展基金,以减轻资金压力,但申请程序复杂,资金使用有一定要求,预计返还力度难以企及从前。
T2投产解除航站楼产能瓶颈,公司积极扩充国际线
今年4月T2投产使得航站楼产能瓶颈解除;高峰小时起降趋近但仍未达设计产能,有继续提升的可能。虽然面临香港和深圳的双重竞争,公司连同南方航空一起,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搭建广州之路全球枢纽,国际线比重稳步提升。但明年北京大兴机场投产后,国际枢纽竞争可能加剧,公司国际线提升或将放缓。
下调目标价区间至13.1-13.4元,维持“中性”评级
我们基于DCF估值法,给予新目标价13.1元;维持原估值倍数,给予20x 2018PE,得出目标价13.4元,新目标价区间为13.1-13.4元。目前股价对应19.4x 2018PE,估值合理,维持“中性”。
风险提示:时刻增长不及预期、经济增速放缓、重大疫情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