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11-14 22: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追踪、会隐形“光启黑科技让战机真正隐身 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
2018-11-14 20:41 来源: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5
深圳新闻网11月14日讯(记者 张玲 刘庆康)11月14日,第二十届高交会在深圳开幕,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一行专程到访深圳科技企业光启的展台,对光启“新一代隐身技术”和“海量目标追踪技术”做了详细了解,并对光启“黑科技”产业落地实力给予肯定。
此次是光启第八年参加高交会,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参加高交会,因为光启带来了最核心的研发产品,它们能隐身,会跟踪。
能隐身,会追踪到底是什么?位于高交会主会场会展中心正门入口2楼平台的光启展位,展出了缩小版的隐身战斗机模型以及以雷达扫描方式构筑城市安防反恐网,拓展了业界对于创新科技应用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想象和定义。
这不是光启第一次成为大会焦点。20年来,高交会让众多科技新事物从这里变为现实,成立于2011年的光启也在一直奔跑,把愿景不断照进现实,从无到有,构建了超材料工业体系,率先将超材料隐身技术应用到我国新一代尖端装备上,推动中国国防装备跨代转型进程,在世界超材料产业化竞争中抢占了制高点。
“对于超材料而言,光启是行业开创者;对于尖端武器隐身和城市安防反恐产业,光启则是领跑者。”一位业内专家分析表示,作为军民融合领域的龙头企业,无论是将“超材料隐身技术”应用于尖端武器装备,还是把“海量目标追踪技术”落地于城市安防反恐,光启始终依托于明确的使用场景,致力于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用科技创新真正解决客户需求,从而创造出业界新品类,甚至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并在这个市场掌握标准制定、定价等话语权。
“或许这才是这家‘黑科技’企业实现产业落地的真正路径,是它能够始终引领行业的秘密。”
光启在深圳高交会上的展台
“超材料”让尖端武器隐身性能倍增重量降低一半
光启展台上的超材料隐身天线罩,今年也亮相了珠海航展,它的科技含量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据介绍,传统涂料隐身装备往往在实现隐身的同时,自己也成了“瞎子”,因为它无法做到隐身的同时还能探测。光启提供的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则集隐身、传感、结构、承载于一体。这些解决方案应用于战斗机、无人机、舰艇、导弹等多场景的尖端武器隐身,可以说,隐身解决方案的一体化设计相当于干了三个行业的活。
光启技术超材料863项目首席专家、光启技术总经理赵治亚介绍说,“传统做法中,一个隐身解决方案通常会涉及隐身涂料、电子设备、装备结构件制造三个行业,由于技术切割,造成隐身装备维护成本高昂、海量异构传感节点融合度欠缺、质量过大等困难。而光启的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则将三个行业要干的事,整合在一块‘超材料’中。”
被整合在一块“超材料”中的光启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被业界誉为“革命性隐身解决方案”,能够让隐身装备的隐身性提升10-100倍的同时,重量却降低50%,全寿命周期综合成本降低50%,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涂料隐身维护困难的问题。
“依靠涂料隐身的战机,通常飞行5小时,需要20人进行10天的维护,否则便无法实现理想的隐身功能,维护成本极高。采用超材料技术的隐身装备,由于是一体化设计、制备,一举解决维护难题。”
同时,光启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也解决了射频系统探测与隐身之间的矛盾,入射的电磁波、可见光或声波绕过被隐藏的物体,让特定频率通过的同时,精确阻挡其他频率的电磁波,既实现了有效通信,又屏蔽了其他频段的雷达波,让装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隐身。
当前,武器装备已经全面进入智能作战的隐身时代,光启新一代隐身技术重新定义了产业,因为它让装备不仅具备极强的隐身能力,同时拥有超强的信息化作战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其他国家的超材料相关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时候,光启早已开始了产业化的探索和实践。”
早在2012年,光启就投产了全球首条超材料中试线。这条产线集研发、生产一体,覆盖功能材料开发、验证、试产量产全流程,并配备能满足高性能、高标准军用复合超材料的全套精密设备,率先实现超材料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制备,将良品率由业界普遍的5%-10%提高到90%以上,成本降低了近百倍,实现超材料产品的产业化。
目前,光启超材料隐身产品已在空军、海军、火箭军等多个重点型号上应用,大幅提升了装备的隐身性能和对抗能力。同时,光启也建立起完善的尖端装备隐身产业化体系,推进了新一代隐身技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在建立超材料工业生产体系的时候,围绕着产业化过程形成了一大批专利。目前,光启共申请专利496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400件,实现了超材料底层技术专利覆盖。
此外,光启作为“全国电磁超材料技术及制品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于2016年9月,领衔起草并发布了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打破了欧美对前沿科技的技术和标准垄断,奠定了我国在超材料技术研究和标准转化上的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国防装备升级夯实了科技基础。
光启的超级智能追踪系统可以迅速在在人海中扫描找到某个人
海量目标追踪技术落地 开启城市安防“超级智能时代”
在深耕尖端武器隐身产业的同时,光启也把军用探测、追踪等核心技术落地城市安防反恐产业。
在光启展台,紧挨着“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的另一侧,记者看到了光启“能追踪”的画面:阴天,在繁华的商业街头,大约方圆220米内,光启“超级智能追踪系统”同时对海量的人、车、手机等目标动态实时追踪,即使跨过了不同品牌的摄像头,即使监控目标戴着墨镜、撑着伞,系统仍然保持着对目标的不间断追踪,目标身份、运动轨迹等信息也实时出现在屏幕上。
“该系统是光启将军事作战中对海量目标的动态实时追踪技术,首次应用于城市安防反恐等垂直领域的创新,开创了公共安防新品类。”光启战略与经营总裁顾新宇介绍,该系统由光电雷达、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等前端设备,以及后端的超级智能引擎组成。“前端设备犹如眼睛,后端引擎则是整个系统的大脑。”
在“超级智能追踪系统”的若干“眼睛”中,一款名为“光电雷达”的设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相比于传统前端智能摄像头只具备5到10米的探测距离,光启光电雷达能在220米内,对海量目标实现动态实时追踪。
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接入后端的超级智能引擎,不同的传感节点即能协同作战,不仅解决了跨摄像头、跨大区域的连续追踪和信息融合的难题,还有效保护了前期投资,从而实现全网低成本、大规模智能化升级。“可以说,我们通过后端的超级智能引擎定义系统的智能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智能业务升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顾新宇解释。
目前,“超级智能追踪系统”已经在多地成功应用,并多次完成犯罪嫌疑人追踪识别、走失人员找回等任务。
【关于光启】
光启是一家军民融合尖端技术创新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尖端武器隐身技术和海量目标追踪技术供应商,旗下拥有光启技术(SZ002625)与光启科学(HK00439)两家上市公司。由美国杜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的五位海归博士于2010年创建。
自成立以来,光启以国防应用需求为牵引,将实验室的超材料科学研究,转化为工程实践,完成了超材料工业体系的构建,并率先应用到了我国新一代尖端装备上,在世界超材料产业化竞争中抢占了先机,成为行业引领者。在尖端军用技术转民用的过程中,光启将海量目标追踪技术应用于城市反恐等垂直领域,依靠技术创新为公共安防带来新品类。
未来,光启将聚焦尖端武器隐身产业和城市安防反恐产业,借助本身在军民融合领域的优势积累,铸就“能追踪、会隐形”的核心能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出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