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亚洲第四城

[经济资讯] 2018年11月14日深圳华星光电G11液晶面板线T6点亮投产,T7盛大开工仪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14 20: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星光电能拯救华为的焦绿屏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4 20: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新书记也能有马上办的魄力,要学习马上办不要畏手畏脚的等升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4 20: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topcooper 发表于 2018-11-14 20:19
这个项目看来省委也是非常重视的。

高交会亟待扩大规模,深圳会展中心太小了!期待明年3月份深圳国际会 ...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40万平米, 和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一样大。
二期10万平米, 一期和二期加起来才能超过汉诺威成为世界最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4 21: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马和李xi亲自揭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4 22: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追踪、会隐形“光启黑科技让战机真正隐身 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
2018-11-14 20:41 来源: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5

深圳新闻网11月14日讯(记者 张玲 刘庆康)11月14日,第二十届高交会在深圳开幕,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一行专程到访深圳科技企业光启的展台,对光启“新一代隐身技术”和“海量目标追踪技术”做了详细了解,并对光启“黑科技”产业落地实力给予肯定。
此次是光启第八年参加高交会,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参加高交会,因为光启带来了最核心的研发产品,它们能隐身,会跟踪。
能隐身,会追踪到底是什么?位于高交会主会场会展中心正门入口2楼平台的光启展位,展出了缩小版的隐身战斗机模型以及以雷达扫描方式构筑城市安防反恐网,拓展了业界对于创新科技应用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想象和定义。
这不是光启第一次成为大会焦点。20年来,高交会让众多科技新事物从这里变为现实,成立于2011年的光启也在一直奔跑,把愿景不断照进现实,从无到有,构建了超材料工业体系,率先将超材料隐身技术应用到我国新一代尖端装备上,推动中国国防装备跨代转型进程,在世界超材料产业化竞争中抢占了制高点。
“对于超材料而言,光启是行业开创者;对于尖端武器隐身和城市安防反恐产业,光启则是领跑者。”一位业内专家分析表示,作为军民融合领域的龙头企业,无论是将“超材料隐身技术”应用于尖端武器装备,还是把“海量目标追踪技术”落地于城市安防反恐,光启始终依托于明确的使用场景,致力于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先进生产力,用科技创新真正解决客户需求,从而创造出业界新品类,甚至一个新的细分市场,并在这个市场掌握标准制定、定价等话语权。
“或许这才是这家‘黑科技’企业实现产业落地的真正路径,是它能够始终引领行业的秘密。”

光启在深圳高交会上的展台
“超材料”让尖端武器隐身性能倍增重量降低一半
光启展台上的超材料隐身天线罩,今年也亮相了珠海航展,它的科技含量很有必要了解一下。据介绍,传统涂料隐身装备往往在实现隐身的同时,自己也成了“瞎子”,因为它无法做到隐身的同时还能探测。光启提供的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则集隐身、传感、结构、承载于一体。这些解决方案应用于战斗机、无人机、舰艇、导弹等多场景的尖端武器隐身,可以说,隐身解决方案的一体化设计相当于干了三个行业的活。
光启技术超材料863项目首席专家、光启技术总经理赵治亚介绍说,“传统做法中,一个隐身解决方案通常会涉及隐身涂料、电子设备、装备结构件制造三个行业,由于技术切割,造成隐身装备维护成本高昂、海量异构传感节点融合度欠缺、质量过大等困难。而光启的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则将三个行业要干的事,整合在一块‘超材料’中。”
被整合在一块“超材料”中的光启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被业界誉为“革命性隐身解决方案”,能够让隐身装备的隐身性提升10-100倍的同时,重量却降低50%,全寿命周期综合成本降低50%,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涂料隐身维护困难的问题。
“依靠涂料隐身的战机,通常飞行5小时,需要20人进行10天的维护,否则便无法实现理想的隐身功能,维护成本极高。采用超材料技术的隐身装备,由于是一体化设计、制备,一举解决维护难题。”
同时,光启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也解决了射频系统探测与隐身之间的矛盾,入射的电磁波、可见光或声波绕过被隐藏的物体,让特定频率通过的同时,精确阻挡其他频率的电磁波,既实现了有效通信,又屏蔽了其他频段的雷达波,让装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隐身。
当前,武器装备已经全面进入智能作战的隐身时代,光启新一代隐身技术重新定义了产业,因为它让装备不仅具备极强的隐身能力,同时拥有超强的信息化作战能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其他国家的超材料相关技术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时候,光启早已开始了产业化的探索和实践。”
早在2012年,光启就投产了全球首条超材料中试线。这条产线集研发、生产一体,覆盖功能材料开发、验证、试产量产全流程,并配备能满足高性能、高标准军用复合超材料的全套精密设备,率先实现超材料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制备,将良品率由业界普遍的5%-10%提高到90%以上,成本降低了近百倍,实现超材料产品的产业化。
目前,光启超材料隐身产品已在空军、海军、火箭军等多个重点型号上应用,大幅提升了装备的隐身性能和对抗能力。同时,光启也建立起完善的尖端装备隐身产业化体系,推进了新一代隐身技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在建立超材料工业生产体系的时候,围绕着产业化过程形成了一大批专利。目前,光启共申请专利496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400件,实现了超材料底层技术专利覆盖。
此外,光启作为“全国电磁超材料技术及制品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于2016年9月,领衔起草并发布了全球第一份超材料领域国家标准《电磁超材料术语》,打破了欧美对前沿科技的技术和标准垄断,奠定了我国在超材料技术研究和标准转化上的国际领先地位,为我国国防装备升级夯实了科技基础。

光启的超级智能追踪系统可以迅速在在人海中扫描找到某个人
海量目标追踪技术落地 开启城市安防“超级智能时代”
在深耕尖端武器隐身产业的同时,光启也把军用探测、追踪等核心技术落地城市安防反恐产业。
在光启展台,紧挨着“新一代隐身解决方案”的另一侧,记者看到了光启“能追踪”的画面:阴天,在繁华的商业街头,大约方圆220米内,光启“超级智能追踪系统”同时对海量的人、车、手机等目标动态实时追踪,即使跨过了不同品牌的摄像头,即使监控目标戴着墨镜、撑着伞,系统仍然保持着对目标的不间断追踪,目标身份、运动轨迹等信息也实时出现在屏幕上。
“该系统是光启将军事作战中对海量目标的动态实时追踪技术,首次应用于城市安防反恐等垂直领域的创新,开创了公共安防新品类。”光启战略与经营总裁顾新宇介绍,该系统由光电雷达、智能穿戴设备、无人机等前端设备,以及后端的超级智能引擎组成。“前端设备犹如眼睛,后端引擎则是整个系统的大脑。”
在“超级智能追踪系统”的若干“眼睛”中,一款名为“光电雷达”的设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相比于传统前端智能摄像头只具备5到10米的探测距离,光启光电雷达能在220米内,对海量目标实现动态实时追踪。
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接入后端的超级智能引擎,不同的传感节点即能协同作战,不仅解决了跨摄像头、跨大区域的连续追踪和信息融合的难题,还有效保护了前期投资,从而实现全网低成本、大规模智能化升级。“可以说,我们通过后端的超级智能引擎定义系统的智能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智能业务升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顾新宇解释。
目前,“超级智能追踪系统”已经在多地成功应用,并多次完成犯罪嫌疑人追踪识别、走失人员找回等任务。
【关于光启】
光启是一家军民融合尖端技术创新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尖端武器隐身技术和海量目标追踪技术供应商,旗下拥有光启技术(SZ002625)与光启科学(HK00439)两家上市公司。由美国杜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的五位海归博士于2010年创建。
自成立以来,光启以国防应用需求为牵引,将实验室的超材料科学研究,转化为工程实践,完成了超材料工业体系的构建,并率先应用到了我国新一代尖端装备上,在世界超材料产业化竞争中抢占了先机,成为行业引领者。在尖端军用技术转民用的过程中,光启将海量目标追踪技术应用于城市反恐等垂直领域,依靠技术创新为公共安防带来新品类。
未来,光启将聚焦尖端武器隐身产业和城市安防反恐产业,借助本身在军民融合领域的优势积累,铸就“能追踪、会隐形”的核心能力,为建设科技强国做出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4 22: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18-11-14 21:29
老马和李xi亲自揭牌

深圳又收获了一个广东省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可喜可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3: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产屏的量上来了,下一步就是质的问题了,大品牌的高中端电视没有采用国产屏的。
再下一步就是解决的电视芯片的问题了。
最近买电视,国产的不是漏光就是偏色,竟然连三星的入门级产品都不如。
国产电视的路还是比较艰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14:2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项目在光明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20: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引领 华星光电t6投产暨t7开工活动成功举行
2018-11-15 09:56:00
汉网
原标题:创新引领 华星光电t6投产暨t7开工活动成功举行
2018年11月14日,第二十届高交会华星光电分会(华星光电自主创新成果展示会),在华星光电G11产业园举行。与此同时,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简称“t6项目”)开始投产;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7项目”)也于当天正式开工建设。

华星光电自主创新成果展示会暨t6项目投产、t7项目开工活动现场

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简称“t6项目”)投产仪式
深圳市市长陈如桂,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国家工信部电子司副司长吴胜武,广东省工信厅副厅长杨鹏飞,旭硝子株式会社社长岛村琢哉,TCL集团董事长、CEO、华星光电董事长李东生,华星光电CEO金旴植,以及政府代表,行业专家,股东,合作伙伴代表等800余人出席此次活动。活动由华星光电副总裁张锋主持。

TCL集团董事长、CEO、华星光电董事长李东生致辞
TCL集团董事长、CEO、华星光电董事长李东生表示,t6项目于两年前开工建设,仅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完成项目投产,创造了又一个半导体显示产业建设的新速度!同时,t7项目也于今天正式开工。李东生借此机会,向各级政府、银团、海关、供应商、客户以及项目建设者的鼎力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华星团队将再接再厉,让t6项目在产品、技术、工艺、效益等方面做到全球领先。凭借华星t6项目创造的良好平台,李东生有信心将深圳打造成全球大屏幕产业基地当中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技术最领先的半导体显示产业基地!

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致辞
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实体经济发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为推进华星光电项目,市委市政府成立了G11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大力支持并解决华星项目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保障了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华星光电成长于深圳,扎根于光明,在产品技术、生产工艺、经营效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已经处于全球产业领先水平,今天投产的t6项目和开工建设的t7项目将推动光明区成为全球产能最大、集中度最高的半导体显示产业基地,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华星光电副总裁张锋主持本次活动
在陈市长、李东生等嘉宾的共同见证下,大屏幕上实时传送t6工厂、AGC工厂投片的画面;同时,t7项目工地数十桩机同时打桩,轰鸣阵阵。

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7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t6、t7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完善华星光电在深圳的产线布局,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为广东省、深圳市半导体显示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15 20: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TCL旗下华星光电亮相高交会 获多项优秀产品奖https://www.pconline.com.cn/xinwen/1198/11981917.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1 12: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投资1891亿元 解秘华星光电是如何在深圳这一线城市投资赚钱的
2018-11-21 08:52 手机报在线 中字
2018年11月14日,华星光电投资465亿元的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建设项目(简称“t6项目”)正式投产;另外,投资426.83亿元的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简称“t7项目”)也正式开工建设。从2009年开始到目前为止,华星光电已建成和在建的产线有6条,累计在面板上的总投资达到了1891亿元。

华星光电t6项目为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主要生产43、65、75英寸液晶显示幕及超大型公共显示幕,设计产能为每月9万张基板。而t7项目主要生产65、75、85英寸的8K超高清显示屏及65、75英寸的OLED显示屏,设计产能为每月10.5万张基板,计划2020年底投产,2021年量产。

华星光电在面板上的运营风格十分稳健,除了在建线时,全部采用最成熟的技术与设备外,其生产的产品也尽可能的标准化。在前期三星还持有其股份时,借助三星的技术与市场,华星光电迅速完成了自己的技术与产能积累,并成长为全球举足轻重的面板厂商之一。预计华星光电这两条产线投产后,华星光电的面板产能将直追LGD和京东方,位列全球第三,当然,前提是后面的鸿海和惠科的投资脚步会不会加快。

华星光电得益于产线的技术成熟与产品的标准化程度高,在吸收了台湾的产线工程管理经验后,对产能提升方面也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华星光电此前建设的两条8.5代线,在筹建时的设计产能也分别都是10万片/月,但后来在华星光电的产线工程人员努力下,已经把实际的量产产能分别提升到了16万片/月和15.5万片/月。

华星光电t7项目第二条11代线投资规模与t6项目第一条11代线相差不大,但产能就已经开始往上调整,相信未来这两条产线运行稳定后,华星光电也同样会把它们的产能进行极致的压榨,说不定运营这两条产线几年后,又会被华星光电弄出三条产线的产能来。

也就是说,目前华星光电这两产线按设计产能满产后,差不多每个月可生产200万平米的面板,如果华星光电继续采用运营8.5代线时的经验进行产能榨取的话,最后这两条产线每个月可以生产出约300万平米的面板。

加上现在华星光电8.5代线每个月约有170万平米的面板产能,华星光电几年后的实际产能保守估计都每个月将超过450万平米,相当于每年有5400万平米的面板产出。如果按55英寸的电视面板来算,太约相当于每年可以装机5000多万台。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的电视销量还不到2.2亿台。

实际上,也正是基于华星光电上面这些原因,华星光电目前也成了中国内地最赚钱的面板企业。TCL集团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华星光电实现销售收入190.5亿元,占到当期TCL集团总营收的23%;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61亿元,税后净利为18.2亿元,占TCL集团当期净利润超过了六成。这对于以销售产品为主,并把实体工厂投资建设在深圳这种一线城市的企业来说,华星光电的业绩无疑让业界十分眼热。

从现在的电视面板发展趁势来看,一般43英寸的电视为2K屏,50英寸的电视一般为4K屏,未来电视普及到了65英寸以上后,基本上会采用8K屏,这样才能在最佳观赏距离上,画面能够保证足够的细致。

据李星了解,目前华星光电的8.5代线主攻32英寸、43英寸和55英寸,基本上保证了光罩的线宽、线距分辨率在同样的水平上,因此产线的工艺参数通用性很好,所以产品的品质控制、产品良率与生产效率十分有保障。华星光电的两条11代线,应该仍然延续了前两条产线的光罩的线宽、线距分辨率工艺参数,主要面向65英寸、75英寸,然后可能会跳过85英寸的规格,直接上110英寸,基本上都是生产8K屏。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电视市场50英寸以上的电视占到了一半以上的市场份额,标志着基本上在普及4K屏市场。虽然4K的电视内容还很少,但据李星跟业内人士交流后获悉,随着未来5G移动网络的正式推行,4K电视内容将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产品,同时8K电视内容则将在高附加值的点播内容上成为主流。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华星光电从产品线和投资时间线上,都踩准了市场的节奏,以最小的成本取得了较好的收益,成为了面板界投资成功的少数典范之一。另外,华星光电为了保证这两条产线的产品竞争力,也在考虑未来在OLED印刷技术突破后,利用两条11代线来生产4KOLED面板的可能。

从李星了解的目前工艺现状来看,用11代线来生产4KOLED面板,其实产品的线宽、线距限制对于现在的工业喷墨打印机来说,完全没有问题,而且也很容易解决均匀性和喷头易堵的工艺难点,目前行业的困难主要是OLED发光材料的处理工艺还不成熟,另外就是给11代线的工业喷墨打印机工作车间抽真空,是个十分耗时的麻烦工程。

华星光电与TCL集团都是广东聚华的资本与技术投资方,广东聚华的印刷显示技术平台能不能在这两年取得突破,也是华星光电这两条11代线能不能快速量产OLED面板的关键。如果到时广东聚华的印刷平台还没成熟的话,说不定华星光电也只能借鉴LGD的W+RGB彩膜的工艺,自己研发或取得LGD的授权,来生产4KOLED面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1 15: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圳 发表于 2018-11-21 12:29
十年投资1891亿元 解秘华星光电是如何在深圳这一线城市投资赚钱的
2018-11-21 08:52 手机报在线 中字
201 ...

**产业引导与发挥市场化机制的完美结合,这一单干的非常漂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1 16: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华星光电是深圳在面板产业逆袭的漂亮一战,全部投产后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
关于深圳的芯片制造,一直有人认为全国布局已定,没深圳什么事了,
需知芯片制造在全国范围内只是低水平而已,何来布局已定,
ARM落户深圳,紫光集团成为深投控的下属企业,加上下游需求量最大的各种产品和运用场景,深圳的芯片制造产业完全值得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1-21 17: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DarthVader 发表于 2018-11-21 16:38
华星光电是深圳在面板产业逆袭的漂亮一战,全部投产后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
关于深圳的芯片制造,一直有 ...


不知道紫光会不会后续在深圳这边建立晶圆厂,看报道深圳提出要补齐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环节的短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5-18 19:29 , Processed in 0.040890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