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晚上,在位于西工区应天门北广场,央视2020年戏曲春晚洛阳分会场正在录制节目。 “这就是河南,这就是洛阳……”随着主持人的这句开场白,14日晚上8时许,节目正式开始录制。 尽管因为降温,室外温度在2℃左右,人在现场坐一会儿双手双脚就冻得麻木,但时长几个小时的录制现场,所有的观众配合导演组进行录制,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尤其是开场的《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全场观众用大合唱来让整场晚会刚开始就达到高潮。
“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随着经典豫剧《朝阳沟》选段在现场唱起,“栓保娘”高洁老师和“银环妈”杨华瑞老师又唱起了经典的对唱。原来高洁、王善朴、杨华瑞以及柳兰芳,这几位“老宝贝”,同时也是豫剧常青树也在寒冬来到了现场。他们的到来又一次让大家响起了最热烈的掌声。除此,在名家名曲联唱中,《抬花轿》《卷席筒》《收姜维》《打金枝》《王金豆借粮》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选段,让广大戏迷一次过足了戏瘾。
精彩仍在继续,直至14日晚上11点,节目还在深夜中录制。
来自洛阳幼儿师范学校的刘柏江,这个16岁的女孩和她的同学们共计100人,身穿红色汉服坐在前排。
“我们今天代表洛阳汉服协会参加活动。”刘柏江说,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不仅是汉朝的服饰。汉服和戏曲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她们今天在现场穿的衣服叫直裾,是汉服的一种。
在现场,刘柏江还给大家教起了汉礼。她说,汉礼有大礼和小礼之分,行礼时,女生要右手压左手,不露大拇指。
张琳是洛阳幼儿师范学校的语文老师,她当晚作为观众和丈夫以及女儿一起来到现场。她说,她和家人都很喜欢戏曲传统文化,女儿尽管才13岁,但已经知道不少戏曲种类,而且对于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豫剧唱段也是张口就来。
“特别开心能够来现场录制节目。”张琳说,这次洛阳作为分会场,能更好向全国观众宣传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她也会和家人在春节期间守在电视机旁,第一时间观看这场在洛阳分会场录制的戏曲春晚。(洛报融媒记者 李砺瑾/文 张怡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