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5-9-24 05:1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近日,北京歌舞剧院项目顺利通过地上主体结构工程验收,标志着工程建设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为后续屋面工程及室内外装饰装修的加速推进打下基础,预计今年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目标。
项目是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首都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地处北京市朝阳区核心地段,位于双井桥东南角,毗邻国贸CBD,紧邻双线地铁和地铁站,距离10号线地铁区间最近仅有5.9米,距离地铁出入口最近2米。同时,建设用地面积仅6871.26平方米,可利用的地下空间不足4300平方米,但需要建设地上面积10420平方米、地下14600平方米的空间,匹配1100座专业音舞类中型剧场和一个410座综合性小剧场、5个排练厅以及停车库与相关配套用房,不仅面临着施工组织与资源配置的巨大压力,还存在场地异常狭小、基坑变形控制要求高、剧场声环境要求高、空间利用率要求高等“一小三高”的极限挑战。
为解决穿入红线内地铁区间上部复杂的悬挑-吊挂钢结构施工难题,项目团队联合清华大学,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在施工过程中,借助迈达斯等软件进行全过程模拟,对钢梁安装、混凝土浇筑及钢结构支撑拆除等复杂工序进行严谨的方案设计和比选;通过前瞻性地设置复杂受力钢构件变形预调值,从源头成功控制了复杂悬挑-吊挂钢结构的累计变形与应力集中,避免了混凝土开裂风险;在复杂悬挑-吊挂钢结构部位巧妙融合调谐质量阻尼器(TMD消能减振构件),经过TMD参数与安装位置优化,显著降低了行人在大跨度悬挑钢平台走动时产生的振动,确保了未来的观演人群舒适度与结构安全;在高难度的屋盖桁架吊装环节,通过精准的数值模拟分析,不仅优化了高达28米的临时支撑体系以节省用钢量,更实现了屋盖桁架安全高效的整体吊装。
这一系列系统化的管理举措和精准的技术攻关,不仅成功解决了项目在施工精度、变形控制和振动舒适度等方面的挑战,有力保障了项目的主体结构验收,也为项目后续施工与长远运营夯实技术基石,形成了一套在复杂城市环境中极具推广价值的建设经验。
目前,项目近300名建设者正以通过主体结构验收为新的起点,全力以赴推进屋面工程、地上部分二次结构、机电安装、外幕墙施工及室内精装修各种材料选样封样、深化设计等施工准备工作,向着年底实现外立面亮相,内装完成总量80%的计划目标奋进,为推进“艺术之舟”扬帆起航,助力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北京城建的智慧力量。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