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点无锡曾经流失的大学
1、无锡国专:北有清华,南有国专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简称无锡国专,其诞生于 1920 年那个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 。彼时,新文化运动兴起,西学思潮汹涌,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著名教育学家唐文治深感忧虑,毅然辞去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职务,回到无锡,在施肇曾的出资捐助下,创办了无锡国学专修馆,这便是无锡国专的前身。
学校最初租用惠山脚下 “锡商山货公司” 的两幢楼房作为校舍 ,条件简陋,但师生们对国学的热情高涨。
1921 年,学校迁至无锡学前街学宫东部,此后逐步发展壮大。
1928 年,无锡国学专门学院被批准立案,成为国家承认的正规高等教育机构 ,1929 年定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无锡国专的教学特色十分鲜明。在课程设置上,专注于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经部以唐文治编纂的《十三经读本》为主 ,史部涵盖 “四史”、《资治通鉴》等,子部有《二十三子》等,集部包含《昭明文选》等经典。教学方法上,注重读原著与写作训练。
学生们每周都要研读大量古籍原著,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写作训练也毫不松懈,每两星期作文一次,当堂三小时交卷,作文成绩优秀者还会获得膏火费奖励 。而且,学校特别重视品德教育,强调学行合一。唐文治参照《白鹿洞规》《东林会约》等,制订了《无锡国学专修馆学规》 ,要求学生 “检束身心,砥砺品行”,在生活的点滴中践行道德规范。
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无锡国专培养出了众多杰出人才,如唐兰、吴世昌、王蘧常、蒋天枢、钱钟联等 ,他们在文史哲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力量。
然而,命运似乎没有眷顾这所学校。
1949 年 4 月,无锡解放,学校改名为私立无锡中国文学院 。
1950 年秋,并入苏南文化教育学院。
1952 年,在全国院系调整的浪潮中,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和东吴大学、江南大学数理学院合并,在东吴大学旧址建立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 年改名苏州大学 。
无锡国专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无锡也失去了这颗闪耀的国学教育明珠。
如果无锡国专能够留存至今,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教学模式,必将为无锡的文化教育事业注入强大动力,提升无锡在全国文化教育领域的影响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