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南宁朝

【朝】南宁所有跨邕江大桥更新完整版(20多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宁邕江大桥位于广西南宁市,为中国最早采用闭口薄壁杆件理论设计的一座悬臂式钢筋混凝土箱型薄壁城市桥。两端跨径为45m的单悬臂梁,中间5孔跨度各长55m,采用23m中间挂梁的双悬臂梁。桥全长394.6m,桥宽2×3+18(m)。上部结构的横剖面由两组独立的三室箱梁组成,两组箱梁之间用简支板支承于箱梁的悬臂上;在墩台处设置刚接的连续横隔梁,其余的横隔梁均为简支,用以支承煤气、水管管道。下部结构北岸为埋置式桥台,南岸为U型桥台。桥墩采用双柱式,支承于分离式沉井基础上。1号墩和4~6号墩为筑岛及就地预制沉井基础,2号墩、3号墩因施工水位深达11m,采用预制双层薄壁钢筋混凝土浮运沉井。于1964年7月建成通车。   设计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主持,由柳州铁路局、同济大学、自治区地质局和建工局、南宁市建设局等单位协作完成;施工又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厅工程局为主,柳州铁路局和上海基础工程公司参加了下部结构的部分施工工作。编辑本段建造历程  1958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南宁市还是以轮渡和舟楫运送过江的车辆行人,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连接吴圩机场公路以及友谊关边防公路,国家决定兴建邕江大桥。当时,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经济建设中的许多重点项目都由原苏联援建,邕江大桥就是当时苏联援建的项目之一。苏联派出了专家指导确证桥址和设计施工,经过反复的研究,最后确定大桥为钢筋混凝土箱型薄壁悬臂梁桥,选址于南宁市中心轴线位置的冬泳亭旁。大桥设计由广西交通设计院负责,施工由当时广西交通厅属下刚建立不久的公路专业施工队伍——公路工程队、桥梁工程队和筑路机械队(厂)以及柳铁第三工程队和国家建工部上海基础公司水工处共同进行,并于1960年1月破土动工。开工不久,由于苏联政府单方面撤走专家,中止援助我国的项目合同和物资,加之我国遭遇连续三年自然灾害而造成严重经济困难,大桥工程于同年11月下马停建,在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好转后,又于1963年3月复工。当时广西交通厅决定立足于厅内自己的力量,把大桥的续建任务交由属下刚组合完毕的广西公路工程大队独力承担。   广西公路工程大队是广西交通厅为加强管理和集中力量,便于恢复发展广西公路建设,由上述首次参加大桥施工的几个厅属小型施工队伍于1961年10月合并而成的公路专业施工队伍,这支队伍就是当今广西路桥建设的主力军——广西路桥总公司和广西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的前身。而在当时,该工程大队还十分稚嫩和弱小,其机械装备仅有十多辆解放牌汽车、数台推土机、一辆吊车和少量拌合机、卷扬机和车床等,在技术力量和施工方面经验也很薄弱,此前只修建过小董桥、濑江桥、丹竹江桥和田洲桥四座小桥,因此修造邕江大桥这样大型的跨江大桥,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施工开始后,由于广西公路工程大队同时还承担石武路等其他工程任务,所以投放在大桥工地的机械设备非常之少,仅有几辆汽车、一辆吊车和少量拌合机、抽水机、手摇卷绞机等简陋机具,以及手推铁斗车、锄铲、泥箕、扁担之类的原始工具,这就决定了邕江大桥的建设要通过艰难沉重的劳动来完成(竣工累计使用劳动力约60万个工日)。   大桥南北两个桥台采取人工挖基,由手锄肩挑开挖和清运土方,然后用浆砌片石筑成桥台。六个桥墩水下结构为大型沉井基础,其中1、2、3、4、6号墩采取筑岛预制沉井,5号深水墩先在南岸原南宁造船厂预制沉井,之后用轨道滑动下水,运至江上就位。上构浇注时,由于没有现成的吊装设备,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对南宁机械厂提供的万能杆件进行技术改造,制成能用作浇灌支架的“土设备”。大桥施工实行四班人马三班倒,昼夜不停,连续作业。当时我国刚度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物资匮乏,生活艰窘,各种生活必需品实行票制限量供应,每人凭票供应粮食、猪肉、豆腐和棉布等。野外施工作业粮食定量较高,米饭稍可吃饱,但加一次菜则是极大的奢望。头戴柳条安全帽或草帽,身穿粗布衣服,每天简单进食后就投入紧张繁重的劳动,夏天炎阳烘烤,冬天寒风刺骨,大桥建设者就是在这样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凭借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成功建造了南宁市首座跨江公路大桥,用热血和汗水谱写出广西建桥史的壮丽篇章。   邕江大桥于1964年7月15日竣工通车,全桥长394.6米,其跨度在当时居全国同类桥梁之首,至今仍居全国第一。建成后的邕江大桥成为连接南宁南北市区的必经之途,对南宁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边防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南宁市一个时代的标志性成就。邕江大桥通车至今已有44年,虽然历经几十年风雨和运行重压,其桥身依然结实硬朗,不显老态。它经受过1968年百年不遇的汹涌洪水漫过桥面的特大冲击而岿然不动,立于江中,令全市人民无不为之称叹。是见证南宁发展历史的标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9)中兴大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兴大桥,又称“邕江二桥”,位于广西南宁市,跨过邕江,主桥为6×85.5米,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全桥长945米。采用无支架缆索电视跟踪吊装架设,索跨640米,吊重40吨,1988年建成。 桥梁位置:向南连接着壮锦大道、五一中路、五一西路,向北沟通着中尧、明秀西路、衡阳西路。 桥梁概况:建成于1988年,是跨邕江大桥中的“第二元老”桥梁,大桥全长945米,为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 交通作用:邕江上的第二座大桥,大大缓解了邕江大桥的压力和瓶颈现象,对南宁江南与江北的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车载货运上帮助甚大。 生活影响:长期以来被称为“邕江二桥”,是江南工业运输的重要线路。二桥北岸的中尧路、明秀西路、衡阳西路是传统的市民居住区,南岸的五一中路、五一西路一带主要也是居住区和工厂单位等。该桥建成影响最大的是江南的工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08: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10)北大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大桥于2003年12月开工梁位置:从北大码头跨过邕江,连接北大南路和江南大道
  桥梁概况:北大桥是内环线上连接中心区与江南区的大型城市桥梁,工程分为主桥及两岸接线工程、江南路高架工程两部分。主桥长460米,宽40米,桥面分为双向4车道,属城市主干道I级。
  交通作用:北大桥、桃源大桥和邕江大桥连同正在修建的江滨路,形成了一个“日”字形的环道,从江北的东西两个方向过到江南都十分便捷。桃源桥和北大桥对缓解邕江一桥的交通压力,促进南岸地区经济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生活影响:堵车,其实并不是堵在桥上而是堵在邕江之北的万达、滨江路、民族大道上,长期以来这里成为南宁市交通的瓶颈,梗塞着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人流车流。北大大桥、桃源大桥、通过飞跨星光大道的立交桥在设计上就形成一个“C”型环,使南宁由西向东、由东向西原来过万达的车流带可绕江南而行,用搭桥技术解决了南宁交通的心肌梗塞,大大方便了出行。“搭”桥对江南来说,更多了两个入口与出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49:13 | 显示全部楼层
(11)桃源大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宁朝 于 2012-8-17 09:09 编辑


 桃源桥,全长1111.85米,桥面宽29米,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为50公里/小时。其中主桥为4孔长372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工程总投资2.48亿元,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道I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12)仙葫大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53:47 | 显示全部楼层

3月29日,南宁市10大建设工程之一的仙葫大桥破土动工兴建。南宁仙葫大桥位于仙葫开发区西区,大桥北连开发区码头大道,南接南宁至蒲庙南线二级公路和南北高速公路,大桥将于2006年3月31日建成。南宁市领导齐骥 、韦玲、唐济武、张国环出席了开工仪式并为大桥开工奠基。

  开工建设中的仙葫大桥桥长799.5米,桥宽28米,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其中大桥主桥长460米,引桥长330米,建成通车后行车速度达每小时50公里.动工兴建的南宁仙葫大桥是仙葫开发区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大桥建成后将能把仙葫开发区西区与南区连为一体,为仙葫南区的开发建设创造便利的交通条件,它的建设对改善仙葫开发区投资环境,盘活仙葫开发区南区土地的开发及加快邕宁经济发展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13)清川大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08: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插队了??楼主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8: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桥梁位置:南宁市区西部邕江上游,南接沙井大道和五一西路,北接西乡塘大道。
  桥梁概况:清川大桥于1997年12月建成通车。该大桥总投资3.6亿元,是跨越邕江的一座特大城市桥梁,桥全长920.5米,宽38.95 米,设机动车道双向共6个车道,桥面宽度当时在同类型桥梁中为全国最宽。
  交通作用:设计初衷与中兴大桥相似,是以物流货运为目的修建的。因为距离城市圈较远,一度被视为没能充分利用的一座桥,如今已经成南宁快速环道中的一环。
  生活影响:建成于1997年12月,由于经济的发展,南宁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作用越来越大,当时南宁市区的各个进出口都出现了严重塞车的现象,“一桥”邕江大桥、“二桥”中兴大桥的车流量已呈饱和状况,“三桥”白沙大桥也无法完全解决南宁交通紧张的状况,“四桥”清川大桥建成,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南宁交通紧张的状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09: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14)葫芦鼎大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7 09: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桃源桥的文字解说搞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19 09:48 , Processed in 0.046693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