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航
楼主: 湖蓝海

[龙城轶事] 城变:“下天入地”—你了解电缆入地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2、“箱变”让城市上空美观度增加

  “对于线缆入地,最直观的好处是城市面貌更整洁、更美观了。”太原联通运营维护部主任王文棠介绍说,传统的电线杆上,其实不仅有电力电缆、电线,为了物尽其用,上面还有很多通信线路,而且各条电线粗细、高低不均,有的线路还需要挂在房屋墙上,所以看起来杂乱无章,且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王文棠说,线缆入地后,以前的架空线和高空变压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体积更小、功能更强大、更智能的箱式变压器,简称“箱变”。箱变一般会按照间距300米的规范安置,而且尽量放到市民的视线范围之外,这在很大程度上让老百姓在感官和心理上觉得舒服,整个城市更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3、线杆消失空间开阔

   线缆统一入地,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城市用地,增加了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的空间和余地。
   传统架空线对树木、建筑物有安全距离方面的具体要求,只要有电线杆,建筑就得适当地往后退,因此城市在进行土地规划时必须把电线杆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现在电缆入地,减少了外力、交通、建筑、线路等的相对干扰,建筑、树木的空间距离就不再受到安全方面的限制,完全可以撇开电线杆这一环境因素,更好地根据实际需要来设计规划。
   太原联通主管维护、线路的副总经理王丽君说,“线缆入地节约了城市用地,增加了城市土地规划利用的空间和余地,使城市规划能够进行合理、有次序的空间布局,从而使地上建筑和地下空间得以充分利用,使城市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4、稳定性显著提高

  “线缆入地提高了电力线路的供电可靠性,专业的管沟将使电力线路总体的输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不仅可以保障当下百姓的电力需求,还可预留未来5年的城市发展需要。”太原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赵保林介绍说,现在入地电缆的设置标准都是根据未来5年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而完成的。在太原市的中心城区内,按照要求每年每户居民的累计停电时间不能超过52分钟,完成率要达到99.99%,赵保林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线缆入地为我们的这种努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电力线路、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其故障率会大大降低。赵保林举例道,“现在入地的电缆具有停电自动转切功能,一根电缆出现断电现象,电力会自动转切到其他线路上,其间的停电时间不超过1秒钟,老百姓对于这样的间歇根本感知不到。”另外,入地后,太原所有的地下电力管沟都将安装红外监测仪,并派专人巡查、维护。这样线缆的防盗、防损问题也就得到了保障,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供电的可靠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山之石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架空线路暴露出很多与城市发展不协调的矛盾,而电缆线路拥有架空线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越来越多地替代架空线路用于城市配电网中。近年来,鉴于电缆入地的优越性,国内外均开始实行电缆入地。

  上海:新建住宅小区电缆必须入地敷设

   2010年,上海市政府结合道路改造,让外环线内近20万根电线杆逐步“退役”,将密如蛛网的6万公里架空线转而“入地”。此外还规定,新建住宅小区必须做到电缆入地敷设,并规定在建小区供电、电话、有线电视等配套电缆设计方案尚未明确架空线的,电缆必须入地敷设。

  深圳:采用“熟地模式”进行改造

   在深圳和珠海,电缆架设实行管线分离,由政府建设电缆沟,无偿交给供电部门使用。至于电缆沟的建设费用,全都来自于拍卖土地所得的“国土基金”,这种做法亦被称为“熟地模式”。深圳还将电缆建设作为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纳入规划体系,由城市规划国土部门对全市进行统一规划,各相应部门则配合这一规划即“法定图则”进行自身的管线建设,以避免建设的盲目性和短期性行为。

  国外:电缆入地率均超过50%

   线缆入地是城网改造的必然趋势。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美国纽约市中心地区电缆化率达到96%,日本东京地区达到98%。德国是在1993年,1~60kv地下电缆化率就已经达到59.7%,目前新建中压电网已经基本上全部使用电缆。比利时中压电网使用电缆已占75%,澳大利亚与东南亚4国也都在强制推行电缆入地政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线缆入地城市改造大趋势


电缆入地后,府西街上空显得非常空旷。


头顶的蜘蛛网消失了,城市变得更整洁。

      2013年,太原城变改造大幕开启。其中,涉及39条市政道路改造、40个城中村、41条小街巷等。太原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城市改造中,线缆将全部入地,缆化将成为城市线路建设的趋势,逐步实现。
   2013年4月,太原市启动了新一轮的市政改造,城建重点项目53项。太原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市政改造工程涉及面广、施工范围大为历年之最。其中,市政道路改造项目41个、城中村改造项目4个、小街巷改造项目5个,续建2012年项目9个。太原联通总经理申波说,此次工程涵盖了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城中村改造等多个层面,涉及大面积房屋改迁、道路改造、管网建设等多项工作,共计500余项,涉及39条道路、40个城中村和41条小街巷。目前除续建的9个项目,已开工实施的有19个道路改造、5个城中村改造和1个小街巷改造项目。“所谓缆化,通常指将架空线进行电缆入地敷设的系统工程。”太原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赵保林介绍说,按照初步计划,2014年,太原市将对新建路、建设路、解放路、学府街、滨河东路南延、滨河西路南延、南沙河路等进行改造,太原供电公司同步制定了2014年道路改造配套电力设施迁改项目计划。按照规划方案,太原将分层分步推进电力项目实施,提前3年落实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电网布点和开关站、环网柜、箱变建设。最大限度建设电网,为太原电网奠定未来5—10年的根基,改造总量为35千伏以上68处,10千伏129处。通过沟或排管,利用垫层、竖井结构,将电缆全部入地。
   与此同时,太原联通也提前制定了相关预案。太原联通总经理申波表示,道路施工后,公司共建设保护光缆14条,布放中继保护光缆4条,主干节点保护光缆13条,大客户业务保护光缆4条。会同各道路改造指挥部、太原市通信规划设计院,针对道路施工制定了管线保护方案和线路改迁方案。配合此次道路改造,联通适时提升“精品宽带”工程,持续提高网络速度,实施了大规模的光进铜退“光速城市”宽带网络建设工作。太原联通运行维护部主任王文棠介绍说,从整个社会信息化大发展来说,宽带网是整个社会信息网络建设的基础,大容量、高品质的光纤宽带网络,更是广大市民体验丰富多彩网络生活的基础。
   因此,在配合道路施工、光缆全部入地的前提下,联通大规模实施“光速城市”工程,作为光网建设第一步,开始对太原市办公楼宇、住宅楼宇、商务楼宇、校园楼宇等进行光网建设,改造中他们将采用世界领先的宽带技术,实现光纤到楼或光纤到户,从而大大提高宽带上网速率。“随着道路施工结束,未来宽带+光纤的模式将成为市民畅游网络的基础所在。”王文棠说,如果将光纤宽带比作一条高速公路,那么与之前的铜线介质相比,如今这条高速公路已经更宽,能够承载更多的车流量。
   太原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线缆入地,不仅将城市的妆容打扮得更加靓丽,随着道路改造工程的持续推进,未来,电力、通信等企业也将提前规划,给市民创建更好的服务打下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1 10: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报道好详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1 10: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原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副主任赵保林介绍说,按照初步计划,2014年,太原市将对新建路、建设路、解放路、学府街、滨河东路南延、滨河西路南延、南沙河路等进行改造,太原供电公司同步制定了2014年道路改造配套电力设施迁改项目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我说—“入地”要比“上天”好

   如今的太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改造后并州路空中的电线、电缆能够彻底入地,马路旁的电线杆也能撤掉。
                                                                                                                      ——在太原务工的黄伟

   城市换新貌,惠民更便民,实现电缆入地,既大幅提高了供电保障能力,更增添了活力、美化了环境,极大地提升了太原的品位和形象。
                                                                                                                      ——市政府退休老干部王保国

   一年内,有好多车撞了路边的电线杆,堪称马路“杀手”,“拦路虎”终于要消失了,真的很高兴。
                                                                                                                      ——东岗路某小区居民张霞

   今年上半年,我们小区的宽带网络、手机信号偶尔会出现中断现象。希望“空中线缆”入地后,家中宽带不再断网。
                                                                                                                      ——供电小区住户王翠萍

   我们小区所在的这条道路电线杆太多了,路面又这么窄,行驶、倒车很不方便。我有一次倒车时,就不小心撞了电线杆。我们所在的这条道路线缆什么时候能够入地呀?
                                                                                                                      ——羊市街商铺老板王权

  杂乱无章的空中线缆布局严重影响到城市形象,规划线缆,“入地”要比“上天”好!
                                                                                                                      ——某国企职工郝杰

   目前,太原的架空线路故障多、运行方式不灵活,经常会造成大面积停电,由于受带电线路影响和社会各方面干扰,城市架空线路的施工难度较大,并易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断导线、漏电等事故。而且,架空线路的横跨街道和其他线路在电力杆上的私拉乱扯,严重影响城市美观。电缆入地,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电缆维修工李文鑫

   此次道路改造,实行了电缆入地,不占地上空间,有利于市容美观;同一地下电缆通道,可以容纳多回线路,输送容量的适应性强;受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供电可靠性高;电缆隐蔽在地下,比较安全;电缆线路的运行维护费用比较小,施工难度较小;配合环网柜、分接箱等设备,可进行多线路联络,形成供电网络,运行方式极为灵活,可大大缩减停电次数和停电范围,容易实现配网自动化。总体来说,我觉得电缆入地还是利大于弊。
                                                                                                                      ——府东街道路改造施工人员白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净空行动进行时



在省城很多街道都能看到这样的“蜘蛛网”



在建设南路通行的双层公交车几乎要蹭着电线经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1 10: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详细。无论如何,入地是趋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1 10: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湖蓝海

这是破朝阳街十字路口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10: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地上电缆输送工作和地下线缆接入工作要配合进行



工人在对管线进行切割、对接,之后再分为若干根细管埋入地下



工人们对电缆接头进行包裹处理



工人们在拆除电线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1 10: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1 11: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赞!!!!!!!
zxk 发表于 2013-8-21 10:59


难得有这样的记者写出这样的文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21 11: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有这样的记者写出这样的文章了
奔跑的李梦龙 发表于 2013-8-21 11:04



这样深度全方位的解读确实很难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高楼迷

GMT+8, 2025-7-23 08:59 , Processed in 0.043774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